温病取经重录5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病证治,卫分证治四法。

已经学习了第一法和第二法。第一法是没有明显的热,有热但不重,称之为温热。先做一个名字上的狭义界定:温热就不是特别热,特别热就叫热。温热之邪闭郁了体表,卫分闭郁不畅,所以只需要散卫分,把卫分打开即可。因为他没有明显伤津液,没有明显入肺,既然没有明显伤津液,就更不可能伤血,所以不可能是营分、血分。既然不是大热,所以不是气分。入了肺,就会出现咳嗽,尽管还是卫分病,表证也能见咳。气分病也能见咳嗽。营分、血分也能见咳嗽。由此可知,肺家病从卫分、气分到营分、血分都有可能得。举一反三,脾家病有没有可能从卫分到气分、再到营分、血分?当然有可能。换言之,如果以藏腑的角度来思考,就肺家而言,从卫分、气分到营分、血分都有,脾家也是,其他各藏亦是。

但是肺有一个独特的功能。肺合皮毛,肺主表,所以他又比其他各藏更倾向于容易得表证,因为这就是它管的工作。脾家当然也有表证。比如伤寒论中太阴篇,只有两个方子,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都是以桂枝汤打底。六经体系中,各经都有表证的概念和临床观察,基本在学术圈内已经形成共识。六经的每一经,或卫气营血的每一层,都有各藏腑的病,只是会有发病的概率倾向。如此再深入一步思考,如果只用藏腑学说,会面临一个尴尬:同样都是藏腑学说,到底是哪个层次的病?不管是六经的层次,还是卫气营血的层次,少了层次之后,单独使用藏腑学说,是不是在整体上、立体上有所欠缺?没错,这正是单用藏腑学说,很多医家说不好用的原因。藏腑学说善于细化,而不善宏观,这是咱们反复强调的一个学习要点。如果不学藏腑学说,细致的病治不了,就意味着错综复杂的毛病治不了。只用藏腑则容易失去整体、失去层次,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同理,只用六经而脱离藏腑,细致的病、错综复杂的病治不了;虚实夹杂的虚损证,处理起来极为困难,疗效不佳。卫气营血学说本身就跟藏腑学说结合在一起的,根本不存在单独脱离藏腑学说的卫气营血学说的使用方法。

回到温病证治,前几节学习了前两法,刚刚又稍微总结了一下。因为咱们演示的是学习方法。如果仅从知识的角度上说,只是把知识罗列出来,没有必要这么讲。每节课罗列出新知识,靠大量知识积累的那种课程,没有学习方法包含其间,融会起来就会非常困难。知识间的联系,是咱们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卫分证治第三法:

(三)清润宣降,肃肺止咳

沙参10克 浙贝母10克 桑叶10克 杏仁10克 香豆豉10克 炒栀皮6克 前胡6克 鲜梨1个(连皮去核切片入煎)

方中往卫分、往表走的药已经很少了,只有前胡和桑叶,而不像第一法中有好几味开表的药。立刻就能发现,病情已经开始越来越入肺,只是尚有卫分病的存在。

注意此处的表达:这些表达意味着,这些药的药性是知道的,可以通过这些药的药性反推要治什么,以方测证、以药测证。

是不是有个困境:如果是初学,药性是不知道的,以方测证的方法用不了,那怎么学?根本的方法就是滚雪球,一开始鸡蛋大,慢慢滚,当球慢慢大了之后,再吸收其他的知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个雪球到底滚多大?太大了容易散,太小了不够用。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看自己的机缘。就学习而言,把雪球滚的越大就意味着越容易散,意味着架构连接不稳定,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让架构变得非常稳定,要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越大。雪球越滚越大,不断增加他的体积,就好比要不断吸收知识。吸收的知识越多,构建其稳定连接的难度就越大、融汇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句话的另外意思就是大量的积累知识,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差,尤其5-6年之后,会发现一味的积累知识并不会提高医术,或会感觉自己有了瓶颈。大量的积累知识,可是自己的医术能力却不见明显提高,当有这个感觉,就是该构建理法框架体系的时候了。如果初学就有一个框架供学习,是最好的情况。可以在这个框架上增增减减,修改成自己的,就像咱们学温病,显然并不完整的复制温病框架,而是把有益的部分吸收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以方测证、以药测证?这是另外一个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对用药的解释和运用方法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赵老这个方子,炒栀皮可以用炒栀子代替。豆豉、杏仁伤寒一脉也都用,浙贝母(即大贝)等其他药都不用。

沙参,这里没说是北沙参还是南沙参,要是北沙参是为了养津液,南沙参是为了化痰,看情况选择是化痰还是补充津液。桑叶、前胡、梨伤寒体系都不用,这时候要以方测证就不行了。

万事开头难,滚雪球总是一开始特别慢。先对药有个粗略的理解,可以上网查或者查药书。然后再看赵老在什么情况下用这味药,进而学习他更细致的功效运用。同一味药,出现在不同的证治之中起的什么功效,这么就掌握了。跟咱们学伤寒的药方法一样。揣摩同样一味药在不同的条文、不同的方剂中起什么功效,扮演什么地位,这样反复对比就能掌握这味药。所以淼叔一直强调的是学习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而学习的方法论又是由这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造就出来的。人没法使用那些自己性格和价值观不支持的方法。能力倒在其次,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但是比培养能力更困难的,就是培养性格和价值观。举个例子,急于见效的人,不管是学习还是治病,就很难学习需要缓慢打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价值取向不支持。再举个相反的例子,如果自己或自己家人,得的是错综复杂、虚实夹杂的毛病,所有快速、大开大合、大补大泄的方法都治不好。他的目标就逼着他就得学慢慢打基础、细腻而扎实的方法,否则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候他至少会去尝试,是否成功,就看性格和价值观是否支持。

在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之下,能够长期听咱们这套课的人,大致都是自己想学中医,或是自己面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找不出门路的非专业、非职业、又对中医技能有强烈需求的爱好者。这个群体其实是被整个中医教育体系某种程度抛弃掉的。没有任何一个现存的教育组织或教育机构,为这些人提供服务,提供教育、提供有效的真正能治好病的中医培训。因为总不能工作不干了,脱产去学校学几年。于是大家迫不得已开展了自学之路。但自我探寻的道路是如此难走,像这一大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真的不是只靠知识的积累就能解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群里讲课的时候,多一半都是在讲方法论、心态论。平台课我当然不能花超过一半的时间讲这些东西,只能用小部分的时间。咱们也不是单纯的把这些知识罗列出来,那么做意义不大,而是通过咱们学习这本《赵绍琴临证400法》所遇见的所有困难,把这个困难说出来,把怎么解决困难的方法说出来,把支持解决问题的心态建起来,有了这些能力,大家就具备自学的能力了。

等以后你们有了自己的学生之后,就能体会老师的痛苦。没有建立起自学能力的人,对老师来说是极其痛苦的。比如同样的问题,要无数遍的重复回答,教学效率极低。比如你讲述的知识点,学生能记住一半就不错了。比如你认为重要的理念或者概念,反复说了多次,仍然有人听不懂。其实本质上也没办法,因为学习的过程也是某种程度的优胜劣汰。或者某些学生不适合学习你这套学说体系,可能适合学别的,这时候要考虑的不是怎么使劲教会他,而是再给他推荐个老师。在古代也常有这种事,老师教学生发现怎么也教不会,给你推荐个老师,一教就会了。这种情况更多出在佛家禅宗上,其他领域可能称之为背叛师门。大量的知识排列性、灌输性的教育方式是极其低效的,这事我试验过。所以现在教学我换方式了,不是想办法把知识趸到学生脑子里,而是改成想办法启发他的思维,启发方法论、心态论,以及价值观。用这种方法显然并不能保证大概率教学成功,但好处是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先记住这句话:咱们中医治法所成是法天地之理,而天地之理是不可能靠大量的知识积累而有所领悟。知识是必要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环。用大白话说,知识是必须的,没知识肯定不行,但是从有知识到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之间的壕沟不是一星半点。有了这些理念的铺垫,再看看如何整合式的学习这些知识。

以第三法为例,这些药初学看不懂,就得查。但显然漫无目的、没有主旨的查,效率会极低,而且极容易遗忘,所以在查药之前,就要以一套理论框架的指导去查这些药性。赵老已经告诉咱们,这个病是外感温热之邪,消耗了肺家津液,但是还兼一些卫分表证,微恶风寒、头疼。

原文:

外感温燥之邪,消耗肺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尿少色黄,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部略大。当用清润宣降法,以止其咳。

口渴、口干、鼻干、咽干等症状显然是伤津液造成的。肺家津液伤了,有痰也咳不出来,或者很少能咳出来,痰被越烧越干、越粘。尿也是,津液慢慢被烧浓,所以会发黄。

但是舌苔是比较薄的,还是薄而白,从这能知道,还没有形成太多严重的痰湿,由此可以反推“少痰”是因为痰还不重,不是因为痰特别重还排不出来的少痰。舌头干,是因为伤津液,跟口干、口渴、鼻干一个原因。

“脉浮数而右部略大”,右部略大指的是右寸肺脉,所以要肃肺宣肺。“数”是有热,但是舌苔没有黄,也没有干垢、暗黑的颜色,只是舌尖、舌边有点发红。说明不是特别强盛的热,是局部的热。注意舌尖、舌边发红,在这个案例上,明显赵老教了咱们一个诊断技巧:就是肺热有可能现出舌尖、边发红。以前讲过,舌尖、边红有可能是少阳郁热,或不管哪里的郁热。此证显然是肺家郁热,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更广泛的判断结论:舌尖、边发红的是郁热,可能是少阳、太阴。要按卫气营血,可能是卫分病、气分病,但一定是郁才边、尖红。整个舌头红就是全身都热。知识重在联系。如果舌头是一个个小红点,那也是郁热,只是郁的更轻一点。

当你看完赵老对这些病的症状描述的时候,赵老又给出了这个病的病机,就是卫分有热闭郁了肺,病开始倾向于入肺了,肺气被闭,郁而化热,热而化郁,热和郁同时存在,还干烧津液,这便是此证的理。以这个理为宗旨,再去查这个方中的每味药,就不至于散乱无依。这就是学习方法,这几味药就不一一去查了,只以一两味举个例子。

沙参简单说说,不以为例。此处肯定是北沙参,因为此证还是得用北沙参来补充津液。

浙贝母:查一下也叫大贝,因为个头比较大。现在学习的好处是上网就可以,比古人容易的多,过去得翻书,古代书也贵。随便搜“浙贝母”,打开5~8个介绍的链接,对比一下差异,找其共性。总结的同时,按照刚才整理的理:卫分病兼犯肺家,热郁伤肺,伤了津液。按照这个理去理解这些药,为什么这些药组合在一块,能治这个病。浙贝母别名:大贝、象贝、珠贝。大贝这个名也常用,但去药店抓药时就写浙贝,因为有的抓药员工不太熟。顾名思义:浙贝肯定出自浙江一带,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心经。咱们在查药性的时候,性味归经是起效的根本原因。但是恰恰在不同地方查,有时候可能不一样,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另外一个困难,描述并不统一,因为流派太多。历史上诞生这么多流派,对同一个药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表述不一样,这只能慢慢适应,也肯定能适应。对浙贝母的性和味,基本描述都是性寒味苦。苦则开散,性寒用来处理热证。补充一下:平时说苦则辛散软坚,苦则寒,苦则入心,这些表达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类象似的表达。万物类象的思维,是学习中另外一个困难。因为从学校没有接受过这种思维训练。这里说的味苦,可能指的是苦能入心、可能指苦则性寒、可能指苦则软坚开散,具体是哪个,得看完整的表述。中医并非一一对应的思维方式,而是万物相连、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这个习惯慢慢练。

紧接着看归经,归经是看这味药入哪、走哪。网上能够查到的所有能够归经的表述,大多数都是藏腑学说的表述,需要你自己把六经和卫气营血的表述补充进去。因为用卫气营血和六经学说,自然要知道这味药入哪层。这同时也是不同学说之间,相互融会贯通的困难所在。比如用六经学说,贝母入哪经?伤寒论根本不用这味药,无法在伤寒论的条文、方药对比中领悟他的运用。这个表述如果是温病派?如果是藏腑学说?直接拿到六经体系中使用,就会有困难。如何解决?先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既然赵老把贝母用在治卫分证治的方法里,说明这味药不管是直接功效还是间接功效,能够治卫分病或者表证,甚至是六经表述的太阳病。下一步就是理解他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因为能入肺,而肺能主表,肺合皮毛。当肺气被闭郁,尤其还有痰湿闭郁,痰湿还兼化热闭郁,影响了肺气,肺气受影响,主表的能力受影响,这时候可以用贝母,所以他是间接治表,不是直接入表。桑叶直接入表、前胡也能直接走表,即卫分或太阳层面。而贝母间接功效是走表。于是当咱们补充了这些经过思考、融会贯通之后的知识,会发现前辈留给咱们的归经学说是不够完整的,只是一个启发,后面的工作得自己做。像咱们这套课程,就是把前辈的启发,用现代的大白话说出来。咱们的前辈古人,中文的语法体系中,擅长万物类象,大而化之,没有精确逻辑的表达方式。咱们也就是试着用精细逻辑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大而化之、万物类象的中医概念、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尝试,就是因为咱们当代人已经不适应万物类象、大而化之、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这显然不是靠我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靠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几代人来完成,到时候不必知道有淼叔,带着先祖的学问传下去才是必要的。华夏传统的价值观相信,你把大环境弄好了,受益的终究是自己以及后人,而且是长久的受益。

浙贝入肺,显然是因为其开散性,能把痰和闭结之气给打开,是一味开散药。半夏也是一味开散药,但是半夏性燥,有很强烈的燥性。一般燥力不足的时候,用半夏增加燥力,燥力太过就是半夏的毒性。所以毒药是治病的良药还是祸害,就看医生用的对不对,跟药没关系。浙贝归心,是因为味苦,苦入心。

我在临床中用浙贝的体验是:浙贝并不特别寒。如果真是热证,用浙贝去不了热,但是热证结住了,因结化热的结热或郁热,用大贝很合适,能把热散掉。所以浙贝不是一个以寒凉去处理热的方法,而是以开散处理热的方法。

怎么知道不是性大寒?如果性大寒,用在三阴阳虚、或者三阴寒证的人身上,立刻就会加重,起反作用。但是使用浙贝时,没有这种表现。三阴阳虚或者三阴有寒证的,仍然可用浙贝,会见效,不会另三阴更寒。但是因为浙贝的散性,气虚的人使用时需注意,因为性散的药都耗气。但这句话不要理解偏,并不是气虚的人就永远不能使用开散的药。如果气虚又得了必须开散的病,不用治不好,用多了耗气,把握好这个平衡是制胜的关键。每一味药都有他的偏性,永远是取其利而尽量避开弊。其实避不开,只是利弊同时存在,利大于弊就用它。三阴病没有一个方法是完美无缺的,一定伴随着某些弊,只是这些弊能被良好的控制住。在你发现气虚为最突出矛盾的时候,在使用开散药时,一定要配合上更为主的一些益气药。或者暂时不用开散法,先养养气。

研究一味药,一般把功效的表述拆成两部分:功效、证治。功效是指在理论上的作用,证治是指外在症状上的对应性。比如止咳、消痈,这都是外在可见的症状,还包括肺痈、乳痈、瘰疬(淋巴结)……这就是文化断层,说淋巴结都知道,瘰疬只有中医人知道。如此要拿性味归经来理解功效证治,为什么能治肺痈、乳痈、瘰疬?因为这些病都是郁结而成,而且里面有痰的郁结,有气的郁结,可能还有热的郁结。同时在你查他功效证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能治外感、表证,于是你总结出:用贝母治表证是间接疗效。是因为治好了肺,肺好了能去主表。直接疗效还是间接疗效,就像附子回阳,令阳气回藏,也不是直接疗效,是间接疗效。就像地黄治痰湿,所谓增水而行舟,也是间接疗效。

桑叶:能查到一大堆关于桑叶解表的描述,同样能入肺、能开散,桑叶跟浙贝不一样。打个比方,浙贝能在肺里散,散的是痰,乃至于痰结热、郁结热。而桑叶入肺之后,是从肺往表、往太阳、或者往卫分去散,从肺散到体表,以一种寒凉的性质去散,偏寒凉。桑叶不是特别寒凉。咱们说的大寒之药,指的是那些三阴寒证不能吃,吃了就会加重的:石膏、黄连、黄柏,乃至于大青叶。桑叶能散肺的热、散体表或者卫分太阳的热,是个开散性的凉散之药。

桑叶除了入肺、入表,还能入肝。如何理解入肝?凡是入肝,一定是能够发挥肝的功能。肝的主要功能,一阴一阳,阳主要是疏泄调达,阴则是肝藏血。肝藏了足够的血,就能够节制疏泄之力不能太过,间接的辅助疏泄。

当查桑叶功效的时候,再对比贝母,大量桑叶能解表,而贝母没有,这么一对比,共性和差异都出来了。就是这么去学习药性。

但是必须要记得,在查药性之前有一个宗旨,宗旨就是理法。现在是看到赵老的书去查的药,以这段书所描述的理做为宗旨来查阅这些药,这样学的药性在脑中就不是零散分布的状态。零散存在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当你学习发现,学了很多又在不断遗忘,然后又不断记忆,那就得想办法了。就得从学习方法论上找解决方案。

这节的教学目标,就是向大家演示怎么学习,怎么以理驭法的去学习、查资料。把零散的知识怎么整合成一个整体。怎么相互联系、相互对比其差异和相同之处。

最后再说一句,一定要改掉被动灌输的学习方法。学中医必须是老师说一句,你举一反三,推导出三四种变化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