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取经重录11

上节捋了一下卫分病的症象规律、背后原理、治证原则。在《赵绍琴临证400法》里,气分证的内容更多,多到症象推演极为繁琐。所以咱们逆向讲解,先给出结论,根据结论再进行条文理解,就容易得多。气分功能和卫分功能都属阳,都是以阳的角度讨论阴阳一体。前辈医家有一种表达方式,称之为气分病、血分病。这个词咱们之所以不用,是因为纳入了卫气营血的这套体系,表述上容易产生混淆,所以不用这个概念。但这个表述背后的分类是有效分类,咱们讲解一下这个,品一品就容易理解卫分和气分、营分和血分是如何以阳的角度讨论阴阳一体、以阴的角度讨论阴阳一体。

卫分和气分的关系:气分在表的功能被理解为卫分,所以卫分本质还是气。只是这个气是负责在表卫外固里,还是负责在里气化功能。表里之间自然不可分离,表里其实也是一组阴阳。同样的概念,也有的前辈医家表述为阳证、阴证。咱们更不用这个表述,因为阴阳概念过于宽泛,极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咱们尽量用狭义化的表达,来尽可能减少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误解。所以无论称之为气分病、血分病、还是阳证、阴证,先把背后的宏观意思弄明白。但凡是无形的、气化的、功能的都称为气分证,在卫气营血学说里主要表达为卫分和气分。反之,凡是涉及到有形层面,开始影响了有形,或是有形受损之后影响了功能,原因在于有形受损,称之为营分、血分,或者称之为阴证。

还需要理解一个概念:无形的气化功能和有形的所在,这两者之间不可分离。比如:津液属有形,但是津液里的热量是无形的;血属有形,但血里的热量、推动血和津液前行的动力都属无形。治有形受损的病,必须恢复气化才有可能恢复有形的损伤,否则这个损伤永远治不好。但是只治气化功能来彻底恢复有形损伤,也不会那么容易。因为一旦出现有形损伤,其背后的病因就会趋于复杂。

为了好理解,咱们必须打比喻说明。因为咱们无法把中医行之有效的理直接展现在人的眼前,虽然这个理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体,但它不是可视化的。这是远古先贤通过向内观察自身,向外观察天地而理解出的一套规律,使之成为一套治病的法则。它是通过感官、通过关照,向内探知而展现出的医学。向外探知而展现的医学就是西医。

打比喻说明。比如脾受损,脾是负责运化的。当脾的有形受损,就好比大本营破败了。要恢复大本营,肯定先确保政令、指令能发出去。虽然大本营破败了,但是指令还能正确的发出去,才有可能修复大本营。就好比指挥部让敌人毁了,但是仍然可以发得出指挥命令,换个地方重建指挥部。尚未重建完毕的时候,肯定受影响,功能不足。指挥部就是这有形的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治有形损伤病的时候,只是通过恢复其气化功能,不能快速的治好这种病。可是没恢复气化功能,就彻底治不好。

同样一个病,比如被诊断为真武汤证。有有形的损伤现出的真武汤证,肯定比没有有形损伤的真武汤证更难治。没有有形损伤的真武汤证,你可以预估吃完几幅真武汤之后会明显改善。可是如果已经有有形损伤,就不敢保证只靠真武汤能治彻底,后续会有变化。就算用真武汤能治好有形损伤,那也得治更长的时间。于此能判断出,同样是真武汤证,哪个恢复的快,哪个恢复的慢,哪个更难,哪个更简单。有形的损伤一定会表现在有形上,不管是脉、舌象、面色或者身形,一定有有形的对应展现出来。

把例子举的更细一些,同样的真武汤证,一位只是舌苔不正常,舌质没有坑坑洼洼,也无暗斑驳杂之色,唇色相对调和,面色也无深浊污暗,脉象只是又沉又弱又濡,那就知道这个真武汤证比较轻。只要辨证准确有把握,能保证很快见效。反之,舌色驳杂阴暗,面色晦暗,脉或紧、或牢、或弦细,跳的顶手,显然这个不好治。

通过这个例子来品有形是否受损,这种偏于有形受损的则是阴分证或是营分、血分证。或者称之为阴证,怎么表达都有。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背后这套关系,只靠这些词就费劲了。

有形和无形在六经上是什么样的状态?很显然,容易理解的是:三阳证偏于气分、偏于无形、偏于功能,即便三阳病有伤到有形的病,也只需要恢复气分的功能,有形损伤自己就好了。不管是附着肌肉造成的溃烂,或是热伤到三阳的津液、血,甚至是最为简单的大便燥结,更复杂一点的阑尾炎,只要把气化功能恢复,把那些邪气攻掉,有形的受损就能得以自愈。

三阴证的有形和无形,比如三阴证的真武汤证、四逆汤证、苓甘五味姜辛夏汤等等,通过分析这些方子就知道,它们没有攻消有形的力量。那么用它们治有形病的时候就有两种可能性:气化功能恢复后,有形可能被消掉,也可能消不掉。消不掉的就必须攻伐有形,这是从实的角度说。从虚的角度,大本营本身功能就弱了,干某些活就不擅长,比如燥热之力不足,那可能用附子理中汤、真武汤,这些方法就好比通过外部力量的干预,让他得以渐渐恢复本身就该会的功能。直到把外力撤了,不吃药了,功能也回复了,自己就能产生足够的阳气的功能,这是治虚证的角度。病情入了三阴,就有伤到根本功能的倾向,使其生成造化能量的能力变弱,这就是根本虚。同时也有形成有形损伤的倾向,而有形的损伤一定伴随着有形的邪气停留。这就是为什么三阴证错综复杂的毛病治起来麻烦。既要把有形的邪气清掉,又要把有形损伤使得功能减弱的问题解决。所以说到这,大家就能体会到六经体系中,三阴证即包含无形的气化功能,也包含有形的大本营。太阴属于生产部门;少阴是搞战略储备、储存;厥阴是凝聚人心的。

咱们再把思路跳转到卫气营血学说。因为这套学说用来处理的问题,确实偏于热邪及热邪伤阴,如何治疗阳虚则论述不足。这就势必造成咱们学习这套理论的一个困难:少一半。阳邪这块讲的很细腻了,阳虚讲的不足。历史上前辈也没把阳虚这块在卫气营血学说里给补上,于是造成误解:卫气营血只能治温热证。而实际情况是治阳虚证伤寒已经很擅长了,不需要在卫气营血里再加上伤寒。学习的困难就因此产生了。这有历史原因,也有实际应用层面不需要它的原因。可是在咱们学习完善理论框架这个层面,它又是必须的。如果不能把治阳伤证、治阳虚证的这套方法、这套思维补充到卫气营血学说中,那就做不到卫气营血学说和六经学说的整合。

就难度而言,用六经体系吸收卫气营血学说治温热病,相对比较简单。必须再次确认一下学习方法:咱们是用六经体系融合卫气营血学说。

要是用卫气营血学说把六经体系中治阳虚证、伤阳证吸收进来,极为困难。这件事有学术价值,却没有临床实用价值。所以在医学史上,确实没人做这件事,咱们也不会做。

把卫气营血学说中治阳虚证的理论体系完善起来,这件事难点在于,如果没把卫气营血真正理解,也很难把它融入六经里。我之前录了几节温病课程,后来决定舍弃,原因就是试图把卫气营血学说的东西融入六经里。录完后觉得不行,因为如果没有对卫气营血学说的理解,看不懂。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我完成了把所有卫气营血学说这些治温热病的条文,嫁接到伤寒,每一条都这样。那我只能是硬讲,听众听第一条时,不理解,做不到举一反三,但是听多了也能理解。问题是我没有把这个事全部完成。在我的体系中,只是挑出了一些温病的东西来弥补学伤寒和远公的不足,是有选择的吸收,而不是全面吸收。于是,录的课程就凌乱,所以决定倒回来重讲,还是按卫气营血的思路讲。这样的好处是,理解了这个思路后,后面的活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如果不懂卫气营血学说,只是把温病的治法嫁接进六经里,那就必须我把所有的治法都完成,但是这件事我没完成。所以新教材我改思路了,基于原理性讲卫气营血,基于让学员有能力理解卫气营血学说后,自己有能力把卫气营血学说的治法嫁接进到伤寒六经的体系里。

要理解卫气营血学说和六经学说,它们的桥梁是:要理解有形和无形。用咱们的比喻就是理解了无形气化的功能和有形(相当于管理全身发号施令的大本营)。只要理解了这个,那么卫气营血学说和六经学说就有了彼此兼容的桥梁。这当然是要以藏腑学说为基础,卫气营血用的是藏腑学说,如果六经学说脱离了藏腑学说就无法理解卫气营血学说。在卫分病中,还未涉及到复杂的藏腑学说,因为只是个表证,病还没到里面扰乱藏腑。但到了气分病,就一定和藏腑学说密切相连了。哪一藏腑功能异常导致的热(因为温病学说主要讲热),这个热又跟其他邪气怎么相互传变;以及这个热夹着其他邪气,又怎么伤到了阴,这是温病的主线思维。一句话:卫气营血四个立体层面,结合每一个层面,都有可能出现某一或某几个藏腑的功能异常。藏腑学说加上卫气营血四个层面,就是解构温病学说的密码。

听着很耳熟吧?咱们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解构六经的。六经的六个层面,每个层面的藏腑解释,六经加藏腑也是咱们解构伤寒论的密码。这些理念性的东西先确立下来,再从知识的层面看,就好整合了。如果开始就大量一条一条罗列知识,容易听的很凌乱。

卫气营血在治法层面的表现还是主要治热证,以及这些热如何伤到津液,伤到血,进一步如何伤到有形的层面,这当然都是已到营分、血分。如果咱们读赵老的医书,有种强烈的感觉,无论治什么病,轻到感冒,重至癌症、白血病,赵老的治法就是让卫气营血四个层面通畅起来。造成不通畅的原因,温病学说更偏重治热,乃至于形成有形的邪气停留、积聚。不管治什么,就一个大方向,让卫气营血四个层面通起来。我初学温病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方法行吗?赵老以其医学地位,以及实际的临床疗效告诉咱们:行!必须得补一句,咱们看到的赵老的资料,不能完整的代表赵老的理念。比如我最想看赵老是如何处理阳虚、伤阳的情况。这些资料确实少,但是在临床中他一定遇见过大量这样的案例。但是最后传世的书上,肯定要做个选择,赵老以及赵老的门人、后人,更倾向于把那些温热病为病因的案例给保存下来。于是咱们只能去逆推,把握住赵老无论治什么病,都让卫气营血各个层面通起来的治则;以及少量治伤寒、伤阳的案例,反过来想象推演——以这套学说是怎么实现治伤阳证、治阳虚。这很难,如果我想完成这件事,需要全神贯注的花五年时间,但我拿不出这个时间,所以只能把如何做这件事的方法传递出来,如果有学员愿意做这件事,可以试试。

人的寿数有限。我讲过两遍中医(《伤寒论》),第一遍用了七年,之后停了3~5年,在这期间沉淀了一下思绪,总结了一下之前教学的失误,开始讲第二遍。这次讲课我预估要花五年时间,但现在看来五年还是不够。按我现在的年龄,这一生绝对没有时间再讲第三遍。所以,没有完成的一些学术研究,只能交给学生。基本这套课程讲完,我也快50了。说到这,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我重视方法论、心态论、文化论、价值观等这些方面的讲述,尤其在群里讲的更多。我希望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为重,知识传授为次。知识就在书上,只要有了领悟能力,书上现成的知识就可以翻。翻完了就是你的。如果没有领悟能力,书上的知识永远是书上的,老师讲的永远是老师的。我现在的这个教学方法势必成材率较低,但是一定有成才的,一定有人能超过我。如果你的目的是传承中医,你一定希望你的学生中有更多超过你的。尤其是当最后一次教学资料,之后不再教学的时候,更希望有学生能超过我。要是学生都不如老师,就苦了。

中医思维是二元合和整合,相制相生,并非纯对立。正确的东西不可能全对,错误的东西也不是全错。是对是错只在你用的环境是否合适,而不在其本身的属性上。寒证用热药治,合适。但是寒象却不一定都是由寒证造成的。其他原因也能造成寒象,这时候就不能用热药治。如果采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那看起来的寒象永远用热药,看起来的热象永远用寒凉法、清热法。这种对立似的思维,用到临床上就经常犯错。看见热就清热,怎么热老是清不掉?明明是寒证,用了热药为什么不见好?因为在人体,寒和热、正和邪不是泾渭分明,天天想着打架,他们是彼此依存的关系。所有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的,人体内化生的邪气,之前这股气一定是正常的,现在变得不正常了。之前是水谷精微、营养物质,或藏腑组织,现在变坏了,变成了有形的邪气抟聚。如果仅用二元对立,敌我论来判断的话,治法只有一个,就是怎么把敌人干掉,其结果就是身体越来越虚,越虚就越容易产生代谢废物、病理产物,就会有更多的正气化为邪气。从这就能体会一点,所有复杂的病,都无法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治好。更合乎于天道的原理是:正邪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拿温病擅长治温热证来说,这个热是内在产生的,不是源自于外在添加的一股热量,是人体从水谷精微、消化饮食中提取出的一股气和能量化成了邪。如果不断把它视为敌人,不断的损夺,不断的清热,而用之太过,其本质上就是损夺人体的阳之根。

再品品赵老治温热病的方法,就是让卫气营血四个层面通起来,只要通起来,把这点热运到该去的地方,它就不会在某个地方为祸。而并非简单的用大寒的方法把热清掉、折掉。赵老医书从头至尾所透漏的就是“通”字,用通的方式令阴阳平衡。通的手段:

热特别盛,寒凉清热。

热不那么盛,而是闭郁。需要把闭郁之气通开,看是气机闭郁、是痰湿闭郁、还是血闭郁。既然把热闭出来了,就得通。伤到的津液、血,就要补、要养。

其实说来说去就这么几招,之所以方法变化多端,是因为针对卫气营血不同的四个层面,每个层面又有不同的藏腑。不同的治法、不同的药恢复不同的藏腑功能。主要还是偏重于热伤阴、热闭郁的角度。所以咱们中医说来说去,学的就是这点简单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特别简单,但是它可以万变,一万变就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