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取经重录15

痰湿水饮经常并结出现,因为其形成的机理有类似性。比如水与饮同时出现,谓之水饮;水与湿并结出现,谓之水湿;痰与湿一起并结,称之为痰湿、痰饮等等说法。捋清楚这些概念,就先得弄清楚痰湿水饮形成的机理,这个之前讲过,这节课不再细讲。因为痰湿水饮其形成的机理有某种程度的共性,所以对治的药材也经常具有共性,比如治痰的药,好多能治湿;能主水的药,好多也能顺带把痰湿清理掉。这些知识以前都讲过,所以一带而过。

这节主要讲湿热。湿热的治法是伤寒一脉的薄弱环节,也确实不好治。就像这本《赵绍琴临证400法》,赵老专门把湿热病按照上中下三焦分别讲述,也说明赵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而且讲述也颇为细致,对咱们的学习而言,抓住其治疗湿热的关键原理,就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湿热一证,仍然是从病位病性的角度思考,仍然是从藏腑功能以及藏腑间的作用关系去思考。藏腑间的作用关系就是传变,病性就是湿热,关键就是解构病位。主要研究不同病位的湿热,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诊法就是湿热证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症象规律。症象包含症状和脉象、舌象,把握其症象规律就是诊断的学习。梳理其卫气营血、三焦、五方、藏腑这样的病位,以及湿热的病性,这些就是理论的学习、理论框架的构建。不同的病位对治以什么不同的方药处理,这就是治法。其中最难的显然是诊法。

人类学习中医注定诊法是最难学的。这话听着有点怪,解释一下就不会觉得怪了。咱们的学习分三大块:理论、诊断、治法。理论的构建用的是思维能力,大脑的思维是可以做无限推演的,约等于没有边际、无穷无尽。治法用的是天地万物自然的药物,或者是针,或者是其他的治法,世间万物也可以等于无穷无尽。但是诊法,用的是眼睛的望诊、手指触觉的脉诊、嘴巴的问诊,用的是人体的感官。感官的带宽是极为狭窄的,这种天地设置就决定了诊法是最难学的,没法根本解决。所以人的禀赋就决定了咱们的造诣就像个倒置的葫芦,葫芦两个鼓,下面小的鼓是理论,上面最大的鼓是治法,中间的细腰是诊断。在分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这种结构无可避免。有没有可能借助医疗设备、检测仪器来拓展中医的诊断能力?有可能,只是这事还没有人去研究。而且研究完之后还得把它纳入传统的中医体系里,这活不好干。

方法论就是这样。对湿热病而言,首先要知道痰跟湿之间的关系;其次要知道湿产生的原因;湿与其他邪气并结之后形成的病理产物,不同的病邪产生不同的治法。结了不同的虚,有兼治虚的不同治法;结了不同的实,有兼治实的治湿方法。治湿确实是中医最难的一块,治湿的各种方法之前讲过,在此不多说,因为本书主要是偏重湿热这方面。在治湿热之前,还有一点需要了解:如果一个人的脾胃功能非常好,不会得湿热病。即便得了,拉稀或者呕吐后就好,不会形成顽固的湿热体质。

说到体质学说,近十几年新诞生了一个学说,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了一种思路:人会形成一种顽固体质。顽固的体质跟新得的病虽然治起来方法差不多,但是顽固体质不好治或者根本治不好,新得的病是能治愈的。不是湿热体质的人得了湿热是可以治好的。不是湿热体质的人得了湿热,如果一直没治好,拖十年、二十年也变成湿热体质了,所以终极根本在于脾胃功能变差了。

赵老提供了一大套治湿热的方法,看似繁琐,看透了就是一个方法:透转。用咱们的话说就是通行。注意这种思维:通过运化、透转、通行的方式把湿热打开。而不是看见湿和热就用寒凉燥湿。望文生义,见热用寒,见湿用燥,就效率低。

再想起咱们的惯用思维——阴阳观和整体观。看到湿热自然能想起湿寒(寒湿),治寒湿伤寒一脉很擅长。看到湿热自然想起湿热跟阴虚并结、湿热跟阳虚并结、湿热犯血同时兼见瘀血并结,不同的情况分别如何拆解。总体说就是通行、透转、开散的方法治湿热,而赵老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关于湿热的条文呢?就是因为变化复杂,湿热可以跟不同的邪气并结,可以犯不同的藏腑病位。这种学习方法,还是老思路,先抓其共性,再抓不同之处。共性是湿热,其次所有的湿热证必定是脾胃运化能力变差了,如果运化能力很强,不会得这个毛病。不同之处在于:与不同的虚并结,与不同的实并结,犯到不同的藏腑病位上。

按照这个思路去梳理湿热证治的上中下三篇,就很容易了。咱们不逐条细讲,大概串一下。在串的时候,注意症状规律。赵老写的书是先把病机写到第一条。

比如上焦湿热证治的第一法

(一)辛宣芳化以疏表邪,苦温淡渗兼畅中下。

这是病机,同时给出了治法。既然是辛宣、疏表,那明确说明病机就是困滞住了,湿热困滞住之后,还困滞住表,所以要辛宣、芳化、疏表。不但要往表去通畅,还要往中下通畅,打开上下通畅的渠道,把湿热给疏导、疏散出去。这不难理解,打个比喻,如果屋子里煤气泄漏,你想的办法肯定是把窗户、门打开,把毒气散出去。肯定不是想办法弄点化学物质把毒气给中和了。在屋里把一氧化碳中和的思路就是寒凉燥湿。琢磨出这个本质区别了吧?赵老这套方法用的不是怎么把湿热干掉,而是想办法怎么把这股湿热请出去。如果用术语表达,就是以透转开散为主,以寒凉燥湿为辅。按照这思路再去解构赵老的方子,就不会看的犯迷糊了。学伤寒论、学经方的,初看温病派的方子容易犯迷糊,因为这些方子确实显得乱。咱们之前比喻,温病方子好比阵法,单兵素质不那么强。伤寒方子用的特种兵,每个兵都是主力。

比如上焦湿热证治的第一法

(一)辛宣芳化以疏表邪,苦温淡渗兼畅中下

湿邪困表。发热恶寒,头重昏蒙,其势如裹,身重疼痛,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或呕恶纳呆,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当用辛温芳香以疏解表邪,苦温以燥湿畅中,少佐淡渗,以通利下焦水道。

藿香叶6克(后下) 苏叶6克 白芷3克(后下) 半夏曲10克陈皮6克 厚朴6克 川连3克 茯苓皮10克 滑石10克

加减法:

若表邪不解,巅顶作痛,恶寒体痛时,加陈香薷3克(后下)、藁本3克。

若胸闷恶心,甚则呕吐时,方中加姜竹茹10克、生姜3克,半夏增至12克。

若呕吐较重,接近喷射样呕吐时,可先用玉枢丹1克研细,以生姜汁10滴、佛手片10克煎汤,俟冷送服。服后30分钟至1小时,再服汤药。

若大便作泄,腹中时痛,可于方中加木香3克、灶心黄土30克(包煎)、黄芩10克。

藿香、苏叶、白芷、半夏、陈皮、厚朴、茯苓皮这些药都不是寒凉性的。此方中属寒凉性的只有黄连3克、滑石10克。所以在温病体系里,治疗湿热,寒凉燥湿的方法是辅助。

藿香能走表,但是藿香也擅于处理中土的湿气困滞,其本质是开散剂,具有散性。苏叶、白芷、半夏、厚朴、陈皮都具有散性。茯苓和滑石都是利水的,不过滑石性寒。苏叶在解表的同时,有点入肺、入肝的功能,能辅助性的帮助肺气和肝气升发、宣散。白芷善入窍,也具开散性,性偏温。苏叶、白芷、藿香都偏温,所以是取其开散透表的功效,而忽略其偏温的性。虽然是湿热,但是遇见这种开散透转的性质之后,热被散出去了,所以不会热上加热。仍然体现的思想是“动起来,就活了;封死了,就完了。”

在后续不同的条文中,变化就是热偏盛了,加哪些药;或者是闭郁偏盛了,加哪些药;闭郁在不同的位置,热在不同的位置偏盛,加哪些药,都是这种变化。

就比如第一法后面有表闭郁的重了,这时是湿热的闭郁,注意看症状规律,被湿热闭郁照样会出现恶寒体痛。不是只有寒证袭表才恶寒,学热证的时候也有恶寒;学湿热的时候,在卫分也有恶寒。用六经的说法,太阳受了寒会恶寒,受了热、湿热等邪气一样有可能出现恶寒。这样就在不断整合自己的理论。从不同的条文中找到不同的证据,来逐渐完善自己的思维方法、诊法体系、理论体系、治法体系。表被湿热闭的严重,怎么办?要是伤寒一脉,就比较粗放:麻黄配白术、麻黄配桂枝、麻黄配薏仁。看着比较强硬,本质还是开散。温病用药比较细:香薷3克、藁本3克。不是必须得香薷加藁本各3克,而是告诉咱们香薷和藁本都有开表的功效,用的时候,取一个就可以。

这个条文同时也告诉咱们,香薷比苏叶、藿香等具备更强的开表性。看到这里,就知道香薷是可替代麻黄的药。这个想法对不对呢?试验一下就知道了。下回遇见表闭的,比如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把麻黄改成香薷。下回遇见麻黄汤证的,把麻黄换成香薷试试。或者小柴胡汤证合麻黄汤证的,就是得了柴胡证但又无汗的,在小柴胡汤里加上香薷试试,看能不能好。一试发现好了,而且试出了使用剂量的经验,就是你自己的实际能力了。所以条文是这么阅读的。

若胸闷恶心,甚则呕吐时,方中加姜竹茹10克、生姜3克,半夏增至12克。

胸闷恶心,甚则呕吐”是湿热闭结造成的,因为病因和病性在条文里已经定下来了,就是湿热。赵老用竹茹、生姜、半夏。生姜和半夏治痰湿呕吐,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竹茹不太熟,伤寒论里也用竹茹,但是用的比较少。同样的学习方法,这里发现竹茹不但能治痰,还能治湿。

一看半夏,也立刻能明白了:在津液不太亏的时候,能用半夏治湿热的,取半夏的开散性。但如果津液亏了,就别用半夏治湿热了。本条中的半夏是曲半夏,伤寒一脉习惯用生半夏。曲半夏是什么功效?经查询得知:是放了面粉、生姜(姜汁)经发酵曲制制作而成的。凡是经过发酵的东西,都有入脾的倾向。深度发酵有臭味的东西,能入肾。曲半夏显然是入脾的,这也是炮制药材的用意。单用生半夏是兼管脾,但没有强烈入脾的倾向;也能入肺,比如经常治肺病的方子里也有半夏。同时经过加面粉、姜汁发酵,半夏的燥性会降低。这是讲怎么学药:查完药之后,怎么成为你对这个药的理解,那就能用了。如果查完之后,记忆的还是书对这个药的理解,自己还是不会用。书上的知识再丰富,没消化也不行,哪怕咬下一口也是自己的。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书中的每一个加减变化,都可以很容易的去理解,因为病位、病性已经界定好了。

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再看上焦湿热证治第二法。

(二)辛香以解表邪,清凉而祛暑热

寒湿困表,暑热内蕴。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痛困重,胸脘痞满,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薄腻而白,脉象沉濡滑数。当用辛香疏解以治寒湿外束,清凉宣透以祛暑热内蕴。

陈香薷6克(后下) 鲜藿佩各10克(后下) 大豆卷10克 厚朴6克  连翘10克  芦根20克 六一散10克(布包煎)

加减法:

若中焦湿阻较重,胸闷脘痞,苔白润滑,大便溏薄时,加草蔻2克、半夏10克,以开郁化湿而畅中焦。

若热邪较重,口苦心烦,急躁梦多时,加川连3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

若湿郁中焦,消化欠佳,脘腹胀满时,加木香6克、大腹皮10克、焦三仙各10,以退其胀。

乍看方子跟一法很接近,细看发现第二法里加入了一些寒凉透散的药。连翘、芦根都具有凉性,不是很强的寒凉,是具有凉性的透转开散,而不像上法具有温性的透转开散。

看到这立刻明白一个道理:原来透转开散用温性和凉性的药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用就行。什么是适当的时候?湿热并结,结的以湿更重,那就不必在意苏叶、白芷、藿香略微有点温性,取其开散。但湿热并结之后,如果热也很重,再枢转开散的时候,尽量用凉性枢转开散的药,显然这样更对症。

不禁想问,第二法如果仍然用那些偏温的透转开散药行不行?其实也行。赵老写书讲课,为了讲明这个理,必须得有一个治法与之对应来阐明这个理,真到治法的时候,其实更为灵活。第二法里连翘、芦根都是凉性,就用不着加黄连3克了,那第一法中的黄连3克也就理解是什么意思了。

再往下梳理就不一一举例了。不外乎就是兼有的不同病性,或热多、或湿多。或在不同的藏腑病位,在脾、在肺、在心,有不同的治法。甚至阻滞了经络,通畅经络有相应的方法,后面都有。热偏盛的怎么兼治热;壅滞闭结偏重的,闭在哪就用治哪的药,就都能梳理起来。

中焦湿热证治,湿重于热篇里极其珍贵的出现了一例用温阳法的条文。

(八)温阳以化气,利水而消肿

湿热病后期,由于湿遏伤阳,温化失权,心阳衰微,火不制水,水寒之气泛滥。症见心悸头晕,肢冷身肿,舌胖嫩苔水滑,脉沉弱或沉迟。用温阳利水方法,仿真武汤意。

淡附片6克(先煎) 茯苓15克 白术10 白芍10克 生姜3克淡干姜6克

从这能理解两个问题:

  • 湿热久了之后,热也会慢慢的把元阳给消耗掉,壮火食气。热是如何伤到阳的,其原理之前讲过,此处不细讲。
  •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散性、凉性、寒性的药对脾胃阳气、元阳有损伤,此处是要处理一下的。

一个湿热证,治了一段时间后变成寒湿证了。中焦篇和下焦篇里分别列举了热重于湿、湿重于热的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赵老写的书真的非常照顾后辈了。虽然看似方法复杂多端,但仔细梳理,就是邪气从那几个渠道出来:从表就解表;从呕吐就催吐;从小便水道走就利尿;从肠道排出就通大便,翻来覆去就这几个渠道。每个排邪渠道分别用什么药,条文中都有一一描述,说的非常清楚,咱们就不累述了。比如犯了肠胃、三焦,出现大便黏糊,还大便不畅,兼有恶心、犯恶作呕,治法依然是开散和加大黄。如果大便很通畅,反而出现小便异常,黄、浑浊、泡沫等等,那就知道需要从小便通,用滑石、寒水石、茯苓等药。如此一梳理条文之中的用药,整个思路就非常的明确。

在阅读这些条文的时候,注意一下对藏腑的归类。比如如果肝上有实热,赵老习惯用青蒿、郁金、丹皮、苏梗等这类方法,也有加柴胡的。还有钩藤、羚羊角粉、水牛角之类,也经常用来治肝的热、实热。

把这些藏腑用药归类一梳理出来后,再去阅读整个《临证400法》的前文,就可以做到进一步理解赵老用药的规律。但话说回来,只是理解一个粗略的大概,也就能有效了,也就达成了向温病取经的目的了。因为这些条文,赵老直接说明病机了。

比如中焦湿热证治中湿重于热的第五法:

(五)祛湿清热,通络息风。

湿热蕴蓄中焦,壅滞筋脉,筋脉失于濡养,拘急挛缩,而成动风,牙关紧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神识昏蒙,舌苔黄腻,脉濡。治用祛湿清热,通络熄风方法。

大豆卷10克 秦艽6克 威灵仙10克 炒地龙15克 炒黄连5克 海风藤10克 丝瓜络10克 木瓜10克 六一散10克(布包)

威灵仙、丝瓜络、海风藤乃至于地龙,一看立刻就能学会这些药可以通经络。既然要通经络,说明湿热阻滞的是经络。所以说什么病位、什么病性,什么病机针对什么药,几乎赵老都已经说的很直白了,比伤寒论直白的多。所以咱们读温病赵老的书,之所以觉得费劲,本质上是不习惯,其实赵老的书比伤寒论读起来容易的多。伤寒论是不讲理论,也不讲药解的。要学伤寒论,必须自己把理论和药解补足。再看赵老的《临证400法》,理论、药、症象规律都基本说明了,所以真正的问题就是咱们愿意在这上面花多少时间而已。

再比如湿热阻滞经脉或血脉得了痹症,赵老给出的治法是加风药,加蚕砂。

中焦湿热证治,湿热并重

(四) 清湿热,通血脉,宣痹止痛

湿热之邪郁阻骨节经络之间,而成湿热痹痛。症见壮热寒战,骨节肿痛,面色晦暗不华,舌苔灰腻或黄腻,两脉多属濡数。用清化湿热,宣痹止痛方法。

大豆卷10克 防风己各6克 杏仁10克 滑石15克 连翘10克 山栀6克 半夏10克 晚蚕砂10克 赤小豆皮10克

加减法:

若湿邪闭遏较重时,可加重疏风药,如羌活3克或独活2克,但不宜药量过多,恐其助热而病势加重。

若肝热筋脉失养,可于方中加木瓜10克、赤芍10克、川萆薢10克。

若湿阻络脉,关节痛甚者,可加桑枝30克、丝瓜络10克、海风藤10克,以宣痹而止痛。

如果痹的重了就用更加强的风药:羌活、独活之类,同时可以选择更多的通络手段,比如丝瓜络、桑枝、海风藤。这是告诉咱们这些药可以治痹证。而痹证的原因,就是气脉、血脉不畅,反过来就是告诉咱们,像桑枝这种药是能够通血脉或气脉的,桑枝主要是通血脉。防风、羌活、独活显然是通气脉,强行疏风以通气脉。

要将这些治法、药物,按照病位、病性做一个分类。主要是病位,藏腑的病位、三焦的病位、卫气营血的病位。分类后便条理分明了。按照这个思路看任何条文,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并且学完就是你的。

就比如湿热阻滞造成了听力下降。

中焦湿热证治,热重于湿

(二)清泄湿热以畅三焦,通畅气机而利清窍

暑热挟湿,弥漫三焦,升降失常,身热面赤,头晕耳聋,汗出口渴,小溲黄少,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当以泄湿热,利三焦为主。

滑石10克 生石膏15克(先煎) 寒水石10克 佩兰10克(后下) 杏仁10克 银花10克 竹叶茹各6克 通草3克

加减法:

若湿阻清阳不升,两耳失聪者,可加辛香宣窍之品,如晚蚕砂10克、菖蒲6克、郁金6克。

若上焦热郁较重时,可加马尾连10克或川连粉3克(冲)、半夏10克、陈皮6克。

若舌苔垢腻且厚者,加焦麦芽10克、焦槟榔10克、鸡内金10克、香稻芽10克。

两耳失聪者,可加辛香宣窍之品,如晚蚕砂10克、菖蒲6克、郁金6克。”所以藏腑学说不是看见眼睛的毛病就想起肝,看见耳朵的毛病就想起肾。在这里郁金主要是入肝的,肝的失常也能造成耳朵听力功能的失常。换个说法,当湿热阻滞耳窍的时候,赵老给出的三个加味用药是:蚕砂、菖蒲、郁金。明白了这种治法,不一定非得用这三味药。只要能帮助打开闭结在耳窍的湿热,其他药也可以。

咱们一开始说,凡是湿热病,必跟脾相关,脾的运化力不足才会被湿热困滞住。于是在湿热篇中,治法最丰富的就是各种治中土脾胃为湿所困滞的方法。比如:

芳香开散化湿的方法:木香、砂仁、佩兰、藿香、苏叶、苏梗。

甘淡渗利化解中土之湿的方法:淡豆豉、大豆卷。

脾胃肠道有点虚,这时候不太适合用补性的党参、人参、西洋参、黄芪等药,赵老用焦三仙。

其他的像通过利水道而打开中焦的,就归入利水的方法里。通胃肠道、通谷道、通大便来打开脾胃的,就归类于下法里,但肯定都不是大剂量用,肯定不是大攻大伐。看下赵老用大黄的药量,都是很小。因为湿热是一种粘滞之性,快了也攻不掉,所以就用小量慢慢攻、慢慢通。本质是通,而非直接大攻大伐。

另外,按照一气周流学说,四维运化中土,中土驾驭四维的方法,在赵老的治法中也是有体现的。通过治肝的郁结,间接治脾的实热。通过治心火、心血,间接辅助治中土实热。通过治肺、治肾辅助治中土实热,如寒水石、滑石。寒水石能入心、入肾。滑石主要入肾。只要是治中土,无论哪个流派,都不能脱离四维与中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不带着东南西北四维治中土,不是真正的治中土。像脾土派的李东垣,一气周流的黄元御等各位先贤,都讲述了这个道理。

如此一来,把湿热的证治捋了一下。讲解仍然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而不是每个知识点逐一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