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取经重录 20

处理痰热闭郁,乃至于兼有伤津液或者伤阴的问题。在赵老的表达体系中,伤津液和伤阴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相当于咱们说的:伤的是津液、还是肾水、或者三阴的阴。这几个问题并结的时候,处理痰热则需要分清楚:热影响的是哪个藏腑;痰或湿影响的是哪个藏腑。病位弄错了,病性治对了也会有效。但如果能把病位辨的更准确,显然效率会明显提升。

温病体系的病位:卫气营血四个大层面,各藏腑定位。根据这样的思路来看气分证治第三条和第七条,这两条都是痰热闭郁。这个方法同样可以治湿热闭郁。

(三)清肺热兼以润燥,肃喘咳而止痰红。

沙参20克 杏仁10克 麦冬10克 生石膏10克(先煎) 桑叶10克 炙杷叶15克 旋覆花10克(包) 瓜蒌仁30克 阿胶10克(烊化)

(七)清痰热以消痞满,宽胸阳以散其结。

黄连6克 瓜蒌20克 枳实4克 半夏12克 旋覆花10克(包)片姜黄6克

为什么把这两条放一块对比联系呢?两个知识点:

  1. 这两个条文都用了旋覆花配瓜蒌的用法。一个用瓜蒌,一个用的瓜蒌仁。
  2. 这两条都说明了一种痰热闭郁之后,气机升降失司,使得痰热上犯的问题。

瓜蒌配旋覆花的用法,可以治疗痰湿上逆。这个治法在伤寒一脉的体现就是旋覆花代赭石汤,显然加了代赭石,重镇下沉、降逆的力量会更强。旋覆花配代赭石,我会用来治痰湿闭郁出现的便秘。如果便秘的更狠,肠道不畅,需要通一下胃肠道,加一点黑丑(0.5克~1克)。此条文,赵老讲了一个更为柔和的方法:旋覆花配瓜蒌,主要是治痰湿犯上焦,上逆。而且注意观察用量,无论是用瓜蒌20克还是瓜蒌仁30克,量都比较大。瓜蒌是有一些润性的,但是直接靠它润养津液是远远不够的,可以理解成是不会造成津液更加干燥的化痰药或化湿药。

第三条和第七条分别给了两种润法:

  1. 麦冬加阿胶,这都是润性的。
  2. 第七条里没有明显直接用来润津液的药(只靠瓜蒌的润性不行),不是以润为主的条文,显然说明这个条文所治证的这个病,津液亏的不厉害,不需要润,只要把痰热的闭结打开就好了,津液能自己回头。不用直接润津液的治法也是一种治法。不治也是治法的一部分。

再看气分证治第三条:

(三)清肺热兼以润燥,肃喘咳而止痰红

燥热伤肺,发热头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燥,甚则痰中带血丝,喘息气急,鼻燥咽干,心烦口渴,胸胁疼痛,少气乏力,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象细弦小数。此燥热耗气,肺津亏损之证,宜清肺润燥法。

沙参20克 杏仁10克 麦冬10克 生石膏10克(先煎) 桑叶10克 炙杷叶15克 旋覆花10克(包) 瓜蒌仁30克 阿胶10克(烊化)

沙参20克。沙参分北沙参和南沙参,北沙参可以起到润气分津液的功效。南沙参可以帮着开痰、化痰,虽略带一点润津液的功效,但可忽略不计。南沙参有点类似于桔梗,可以刺激人体排出痰,但不像桔梗有上提之力,属于没有上提之力的桔梗。

杏仁也有润性,单靠杏仁去润也不行。一般用杏仁取其温和的开散之力,还有一些温和的降肺气化痰的功效。

痰热是病性,接着看病位。伤肺且肺燥,条文里已说明,并给出了解释。但如果细看条文“舌边尖红”、脉弦,还有桑叶、阿胶、旋覆花等药,那咱们能判断出这个痰热影响到肝了。因为知道润的时候,阿胶主要用来润肝、润心。润肾、润肺的时候不会首选阿胶,虽然阿胶能间接润肺,但是直接润肺的是麦冬。

旋覆花有一定入肝的倾向,其性开散降逆,能开散痰湿,还有一些开散血的功效。虽然治瘀血、活血不是它的主要功效,但如果血上的问题是因为痰湿浸染了血脉造成的,那此时旋覆花很合适。可以理解成是其兼职,主职还是治痰湿、开散、降逆。主要的工作单位还是肝,兼职管肺,业余也能管脾。

所以这第三条完整表达是:病位是气分证。藏腑病位主要是肺,稍带祸害了肝。病性是痰热,伤了津液。虽然伤的是肺家津液,但此处的肺家津液只是气分,未到营分。

当咱们分析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就能开出行之有效的方子。病位、病性、传变。传变是肺传到肝,肺里的痰热不但伤害了肺,使得肺变干燥、还有痰,痰热还传到了肝,所以治肝也得兼治痰。这些痰或者湿,即便是从肺、脾传到肝上的,因肝的功能藏血,所以就会化成一定程度与血相关的病。但是因为还没形成真正顽固的瘀血或者血瘀,所以不用以活血为主。把祸端处理了,肝也就好了。临床怎么判断肺有没有真正祸害到肝?凭脉就特别容易,比如肺脉出现明显痰湿象,或滑、或濡、或弦、或紧,也影响肝脉了,那就是传过来了,就一块处理。如果出现了一些类似于肝的症状,或者微弱的一些脉象信息,但是不明显,病位主要还在肺,基本就知道把肺治好后,肝也能好。

所以在第三条和第七条里,其化痰湿的方法还是开散法,也可以表达为:破散的方法来治痰湿。

(七)清痰热以消痞满,宽胸阳以散其结。

热邪蕴郁,与痰水相结于胸中,身热恶热,头晕面赤,胸脘痞满,按之作痛,渴欲冷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便秘溲短,舌苔黄腻而滑,脉象滑数有力。此属痰热结胸之证,可用清热化痰散结方法。

黄连6克 瓜蒌20克 枳实4克 半夏12克 旋覆花10克(包)片姜黄6克

加减法:

若胸中气机阻滞甚者,加苦桔梗6克、杏仁10克、炙杷叶15克。

若舌苔白腻滑润,胸中堵闷,意欲太息,可加制厚朴6克、佛手片10克、苏藿梗各6克。

病位:发现有黄连和姜黄,症状有“胸脘痞满,按之作痛,得水则呕”,有呕吐,但是没有明显的肺家症状,喘咳等,甚至连比较容易出现的呼吸短促、胸闷都没有。所以此证没犯肺,犯的是心和脾。同样是痰热,犯了心脾。

这个毛病,按照伤寒一脉的治法用小陷胸汤。瓜蒌、半夏和黄连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瓜蒌实大者一枚

再看个小细节,举例一讲就过,不会用太多的精力讲诊断的细节。有一个症状是“舌苔黄腻而滑”,连舌苔都不干,所以不用润津液。沙参、麦冬、甘草都没有。脉滑,说明里面有水分。有水分的湿,脉会滑,如果津液亏、阴亏,水分干燥到一定程度,有湿也不会表现为滑脉。后面的条文加减法中提到了有胸闷、呼吸不畅的情况。毕竟心和脾都被痰湿堵住了之后,肯定影响胸中大气,所以出现呼吸不畅很正常。赵老给出的治法是:厚朴、佛手、苏梗。

回到刚才说的小陷胸汤。小陷胸汤出在太阳篇,按六经说就是太阳阳明的痰热证。第三条也是太阳阳明的痰热证,还伤了津液。伤的是三阳的津液,如果放着不管,就容易入三阴,按温病学说就是容易入营分、血分。

思路:怎么知道入的是三阳?用的石膏清热,就知道肯定是三阳。三阴的热用石膏清不掉。怎么知道很有可能即将往里传?因为用了阿胶。阿胶、麦冬、瓜蒌仁、杏仁,仁都有润性。还有沙参,也能润津液,所以很注意保护津液。为什么要保护?因为受伤重,伤的重就容易往里传。热邪扫荡往里传,都是在损夺津液,上面一层的津液拦不住,就往下一层传。同理,寒邪往里传也是一层层扫荡,上面一层的阳气顶不住了,就往下一层传。所以要保津液、保阳气。

气分证治第三条和第七条,以六经分析是太阳阳明。

判断是阳明好理解:因为有口干、口渴、咽干、口燥,一派热象。

太阳怎么判断?没有脉浮、恶寒、发热这些太阳的规律症状。以前也讲过,通过规律性的症状确定是哪一经,这是前三~五年的功夫,当你学习领悟六经七~八年后,思维要升级了,升级为理解这一经的功能,当这个功能受损之后,便知道是这一经的毛病。不仅仅是拿几个症状来对应这一经了。太阳的功能如果简单的总结就是:卫外固里。拓展来说就是:对体表气血津液的供应,这个归太阳管。调节体表,通过打开或关闭体表,让体表出汗来实现对于体温的控制,这也是太阳的功能。体温控制失常后,有可能会发烧,也有可能是热证但不发烧,反正体表的功能失常了。痰热化燥,燥伤了肺气,肺合皮毛,所以必然太阳卫气这个层面,也是一派燥热,所以其太阳功能也混乱了。只是痰热没有影响到皮毛这个层面。

在第三条和第七条里,赵老直接说明有发热、头疼。第七条说的是“身热恶热”,但是这个病也不一定会发烧。如果不发热、不发烧怎么通过症状的规律直接对应?这个思路是已知功能受损,便知道这一功能所主的病位受损。这种思维与直接拿几个症状组合判断为太阳,其中的微妙之处,大家多品品。如果判定六经病位的主要思路就是症状组合,有的时候会很尴尬。比如此处的发热,同时又怕热,会是阳明吧?就把太阳忽略了。虽然照着阳明治,不治太阳,把阳明的痰热处理掉,把阳明伤的津液给补充巩固一下,确实也能治好。阳明好了,太阳也就修复了。在理上,判断的一个忽略点,治法上也能治好,但是毕竟在理上欠了一块。遇见些关键性疾病的时候,这种主动忽略的思维方式就会让你遇见瓶颈,导致怎么都治不好。还是那句话,抓主症的意思,不是把那些次要症状都忽略掉之后找的主症。而是把次要症状都分析了一遍,发现它们不是主症,于是剩下的这个就是主症。于这个条文而言,确实把太阳忽略了,单治阳明能治好。赵老在这个条文上也没怎么治太阳,只有桑枝能固一点太阳,第七条里就没有走太阳的药。可是如果是另外一个案例,被忽略的是一个核心的矛盾,那病就治不好了。有可能出现治了不见效,或者见效后,停了药不久又复发。

除此之外,六经病位、病性的辨证可以更加细化,细化到一定程度其治法自然就出来了。比如接着这个思路往下捋。第三条太阳是燥热伤了津液,阳明是痰热并结伤了津液。所以用一句话概括,太阳燥热,阳明痰热伤津。当辨证到这个程度,治法就随之而出,这个辨证本身就带着治法。同时也能判断出,不管之前什么样,反正现在这一步,太阳的津液被燥热所伤,又燥又热又津亏,主要是因为在阳明的这股痰热伤津液造成的。所以抓住主要矛盾,治阳明的痰热伤津液。如果不治太阳,有没有可能太阳随之而愈?有可能。但也有可能做不到,那就回过头来再帮一把太阳。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咱们无法做到百分百预测病情的演变都是精准的,所以还是那句: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本来就准备讲到这里,但是一个学生建议还是讲细些,多做这样的联系。因为不同的知识在不同的书上,不同的书看完了之后,未必能联系的到。因为有可能某个知识点看完后,需要它的时候没印象。怎么才能有印象?人的记忆力很弱小,所以要以一个线索去看书,以你的思维线索去获取你当前需要的知识,主动去找这些知识。所以有时候为了想明白一个道理,收集一个知识,可能需要在地上摊一片的书。永远就拿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下一本亦是,那么不同书中的知识联系怎么搞定?于是咱们多讲联系,这样篇幅会多。本来计划用一两个小时的课时,把温病收尾,现在看来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