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20 吐症一

一二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康本:

大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不发热,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注:此为小逆)

从条文一二0之后的三个条文,都是在讲吐症。咱们就借这几个条文,梳理一下吐症的知识点以及背后的原理。

条文一二0在宋本和康本的排列上略有不同。

  •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食,朝食夕吐,以医吐之所致也”在康本上是另外一个条文,在宋本则合二为一。
  • 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在康本上是“反不恶寒不发热”,不过这里不影响理解。
  • 条文最后的“此为小逆”四个字,在康本是旁注。
  • 关上脉细数者”在康本没有“关上”两字,只有“脉细数者”。

伤寒论中关于寸关尺的描述不多,但是能见到。参照《脉经》,上面关于寸关尺的描述比伤寒论要多。伤寒论中绝大多数条文在提到脉的时候,只说是什么脉,却不说脉的位置。有的时候用阴脉、阳脉来表述,但是寸关尺的这种表述,确实在绝大多数条文中不见,这也直接造成了学伤寒一脉,脉法的困难。遇见困难了就多参照几本书,参照后也不一定能得到一个明确结论,于是咱们经常要接受一个没有明确结论的现实。

比如再举一例,太阳病下篇,开始就讲结胸,这几个条文中提到了脉位,寸关。少见的出现了舌苔:舌上苔滑者、舌上白苔滑。如此描述,不太符合一般常见的语境,不禁会产生一些怀疑:是不是后人加的?是或不是咱们无法真的知道。参照一下康本,结胸的这段寸脉、关脉、舌苔的描述是追文。追文和原文有什么区别?所以不禁怀疑,有可能伤寒论在传承到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某些注释,带着注释这个版本被称为宋本。这当然也是猜测,没有证据。说这些是因为咱们可以做出一些思考和推理,乃至于这些推理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是事实。千万不要把这些东西当事实来说。因为确实能看到大量把推理当事实来说的文章。咱们不可能知道祖师爷的原话是什么、本意是什么,就是在这种前提之下学习的。这里面终究会有大量的遗憾和瑕疵,把精力放在能从现有版本的伤寒论中,学到确实能提高临床能力的知识。

这就是咱们的学习方法论、学习心态。抱着这个心态,桂本伤寒论能不能看?当然能看了。如果非得证明桂本不是祖师爷的书,是后人写的,带着贬义认为这书就不看了,不看了就是你的损失。虽然我也觉得桂本伤寒论不像是祖师爷的手笔,里面有大量的修饰、修改痕迹,尤其跟康本对比后,基本能确定其是照着宋本修改出来的。而宋本跟康本应该是同一个源头,是由同一本传抄下来的。只是在康本上,把追文、原文、小注都给标出来了,到了宋本,这些都是正文。宋本在又传了好几百年之后,难免有些错字或错条,偏偏有些错条在康本里能发现些端倪。而那些错条,在桂本上是修饰过的。再对比康本,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即便是后人修的、补的,仍然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这个观念以前提过。

回到吐症。关于汗、吐、下,伤寒论有辨可下、不可下、可汗、不可汗等诸篇,可以看一看。其中一部分的条文就是六经正篇的条文,但有些不是。关于可不可诸篇,有些条文语境,确实不太像六经正篇,另外在康本中,没有可不可诸篇。

中医治病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层面的一个表现,跟西方的医学思想在根本上就不一样。就比如吐症,让西医治吐症,他会把吐当疾病处理,想尽办法把疾病干掉。但是咱们的思维方式,不是只看症状,这点极其重要。在群里我也反复讲这个。我知道转变思维不容易,还是会习惯性的盯着症状。而中医的思维,同一个问题会从阴阳两个角度思考,会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思考。要从对立、相互依存的两个角度思考——阴阳观。比如吐症,

  • 从邪的角度讲,是排邪。汗、吐、下都是排邪。
  • 从正气的角度讲,能够吐出来,说明正气能给推动的让吐出来。
  • 从正邪相互制约的角度讲,有了邪气,正气不容,驱邪于外,于是汗吐下。
  • 从正气虚弱,邪气强盛的角度说,正气弱了,不足以完全通过汗吐下把邪气清理干净,所以症状始终下不去。

咱们可以非常有把握的说,只要患者不是元气离绝,那么所有的吐症都能治好。不用起个名字叫什么神经性呕吐,治不好再起一个名字。

条文一二0,本来应该是恶寒发热的太阳病,一通汗出之后,医生又错用了吐法,伤了津液。伤津液的同时,再加上自汗,确实把外寒邪给处理了一部分,所以不发热,也不恶寒了。但是显然伤津液了,所以脉细、脉数。至于在祖师爷的时代,治这个病为什么用吐法?咱们不理解,可能那个时代的某种弊端。反正咱们现在治太阳伤寒恶寒发热,不会催吐的。翻遍整个伤寒论,吐法也不多,有瓜蒂散、十枣汤。瓜蒂散不好买,十枣汤药劲过猛,也不常用。翻可吐篇:辨可吐第十九,也没有给出这两个方子之外催吐的方法,条文中却说了好多吐之后的弊端,误治的吐。说到这发现一个问题,伤寒论中催吐的方法不足,却大量在说误治的吐、不可吐,于是得查一下催吐的方法都有哪些,能不能查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吐法。当然吐法用多了肯定伤人。把这三个条文讲完之后,检索一下资料,都有哪些吐法。

条文后面“一二日吐之者”“三四日吐之者”,说的就是随着吐,对人体损伤越来越重的情况。先是“腹中饥,口不能食”,饿了但不能吃,要是再严重,粥都不能吃了,这种易消化的吃了都吐。“朝食暮吐”这个症状里面掺杂着虚证。一般常见的解释是食入即吐是热证,朝食暮吐是寒证。但是不是一定就是寒热,大量的这种讲法,大家要体会中医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不是一一对应。比如咱也可以解释为食入即吐是实证,朝食暮吐是虚证。

万物类象的思维跟一是一,二是二这种一一对应的思维区别何在?举例,前天一个朋友发我一段视频,问我说的对不对。视频的大致意思是传染病发于水中,那么水中的生物(鱼、海鲜)发出的传染病称之为瘟,发于动物(牛、羊类)的称之为疫。发于水中的容易得寒证,发于动物的容易得热证。这就是典型的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一对应。绝对不能理解成只要是水产传来的病毒或细菌,就一定会得寒证;动物传过来的一定会得热证,这是一一对应的思维方式。不是一定,是类象。

同样的思维,看这个条文。吐了一两天,饥不能食;吐了三四天,朝食暮吐,这也是万物类象,不是一定。在临床中观察,不可能吐了一两天就饥不能食,三四天后就朝食暮吐。不可能日子这么准的一一对应。至于患者连着吐了四天,是医生连着给他吃了四天的催吐剂,药催的吐?还是一开始吐伤了脾胃,惯性的吐?这个条文中没交代。如果是医生连用了四天催吐的方法,是医生治疗不当。如果是用了吐法伤了脾胃,惯性的吐,那需要找病因。

  • 比如条文中说“脉细数”,大汗出、又吐,脉细数,说明伤了津液。伤了津液后还有一股虚热之气,虚热、津液又伤,使得胃不能纳食。那就要把虚热给散掉,把伤到的津液给恢复,就不吐了。
  • 如果有胃气上逆而不降,胃气不会无缘无故往上逆,一定有原因,把原因处理掉。也不是直接就用一些降胃气的方法。硬把胃气往下降,这种方法只能用做辅助,得抓住主要病因加以处理之余,为了快速改善其症状,用一些降胃气的方法。
  1. 比如如果是湿或是水湿上逆,肯定选择用半夏,因为半夏不但能够开结散湿、燥湿,还有一定的降气之效。
  2. 如果是湿浊郁阻滞的胃气不降,那把郁浊给开散,同时再降胃气,比如可以用槟榔。
  3. 再比如肾不纳气造成的胃气上逆,那得治肾,这个问题有点麻烦。因为肾气本来的功能就是藏,现在不藏,说明肾有问题了。得把肾造成不降的原因给解决掉。把肾的纳气恢复,胃气才能跟着降下来,这就是多道传变。如果生硬的降胃气,又帮着肾纳气,最常用的是郑钦安先师的封髓丹。当然这都是辅助,还是要把造成不降、不藏的原因给解决。
  4. 还有肺,肺也管肃降,肺为什么不肃降?是有痰湿?有寒?有热?有郁?该处理什么就处理什么。然后再辅佐一些降肺气的药。可以用针法来辅助,就不用加那些药了。

再讲讲饥不能食,朝食暮吐。这两个症状背后都有虚证,而朝食暮吐,除了有虚证之外,还有胃气上逆。而这个胃气上逆到底只是胃,还是胃兼有肺、肾或肝的原因,得细辨。比如如果是肝气上逆造成的胃气上逆,不治肝,单治胃就好不了,其他的同理。如果是热逆,没治热就好不了;寒逆,没治寒也好不了。这就是病性的把握,病性,病位。饥不能食就是有饥饿感,但是吃不了多少饭,没胃口。有的是一边饿着,一边不想吃饭。有的是饿了,吃两口饱了。有的是饿了,吃两口就不舒服了。都算在饥不能食里,都有虚证在里面。如果以六经分析,至少是个太阴病。当然这个饥不能食,不是条文中说的还总是吐。如果把总是吐还考虑进去,就又有点复杂。明明饿了,又不想吃饭,或者吃了吐。

吃了立刻吐跟吃了朝食暮吐,肯定后者朝食暮吐更麻烦些,为什么呢?因为催动把那股气顶上来、吐出来,都得攒半天劲,身体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立刻把它给吐出来。举个例子触类旁通,如果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身体好的人会立刻反应出来呕吐,身体差点的就顺着肠道往下消化,那就麻烦。同理,如果身体好的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立刻吐,或者立刻下利。身体差的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得下利好几天。所以看这两种人,一种是立刻下利,之后就没事了,这就是身体素质好的。吃的不合适后,难受好几天,或者恶心、或者吐,这种就是身体差些的。

了解这些干什么?假如来了个吐症的患者,一开始治的是朝食暮吐,或者吃不合适了,便溏好几天,治了一段时间后,变成了吃的不合适后立刻吐,其实是见好。说明胃往上顶、催吐的劲更足了。或者治下利的,治到肚子稍微不合适,不管是受凉还是吃了冷东西、不干净的东西,立刻一天内下利三五次,第二天没事了,这是见好,因为以前得三五天。这是帮着诊断用的。通过症状的细微变化,把握病人身体是进是退,因为有些病不太可能立刻改善。不管是食入即吐、还是朝食暮吐,都还是吐症,说明吐症还没好。我治过顽固的吐症,极其难治,脾胃虚的厉害。如果吃米饭,基本能按粒往外拉,或者总是吐,稍微吃的不合适就吐。一米七的身高,瘦的就剩50多斤。这种吐症、大便拉稀的毛病,根本不可能很快治好,一两个月都不行。症状没见好,怎么判断你的治疗见好?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练功夫。包含症状的变化、脉象的变化、舌象的变化、脉色症合参的变化;五种基本生命常态的变化(饮食二便、精力、体力、睡眠、情绪)。如此这般综合的判断,才能知道病情是进了、还是退了,身体是在改善还是变坏。尤其当变坏特别快,变好特别慢的时候。

所以读条文,要深入的想,广度的联系。如果看本条文只是“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遇冷时“朝食暮吐”,看过去就算了,或者给个解释就完了,那从这个条文中能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欲食冷食”是伤了胃家津液,胃有点燥热。可是真给凉的吃吗?绝对不行。那股虚热是扛不住寒的,所以治这个虚热更不能用寒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