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三篇中与吐症相关的条文,不止能治呕吐、孕吐,也能治其他的病,只要符合此证的病症、病机就都能用。另外,治疗孕吐也不止这些方子。学会解构的方法,便可自行解构,扩展其运用。
搜索妇人三篇与呕吐相关的条文。搜索“呕吐”、“呕”、“不能食”等字。第一条的桂枝汤主之,已经讲过了。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条文很简单,以方测证。干姜配半夏的组合很熟悉了,半夏性散、性燥,一般主治湿。干姜性温、性散。所以这是个温燥散的组合,再加人参治虚。显然是脾气虚,脾的燥力、开散力、运化力不够,用这个方。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演示,临床很少用原方。即便用原方,也大多用来收尾。如果一个错综复杂的太阴病,有呕吐还有虚证,不太会上来就用这个单方。但也不绝对,看用什么套路。
妇人篇中还有小柴胡汤的条文。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前几节讲过孕妇的体质特点,本来需要大量的血,就容易血虚,平时不血虚的,这时候也可能血虚,因为血消耗量太大。血虚之后,阴阳失衡,阳气偏盛而外越。这股外越的阳气又郁于少阳,或者本来就有一个少阳郁结的毛病,跟这股外越的气相闭结,为什么说汗出当解?其实就是出汗把阳气给消耗掉了。这个解不是血不虚了,是阳气被浪费掉了,所以产妇、孕妇都怕热,爱出汗。但是留意并不是产妇、孕妇爱出汗都是因为血虚化热,有的气虚也爱出汗。还得看是什么证。
这个条文比较复杂,治血虚就滋阴养血;郁结之气闭郁就解郁结之气。患者本身出大汗,把这股郁结的阳盛之气给散掉了,这是身体的自解方式,但这个自解不能解决血虚的问题。还有小柴胡汤解决不了血虚的问题,能解决郁冒。冒就是脑袋发懵,像被糊住的感觉。在伤寒的条文中,“其如冒状”多是湿气被闭郁住了。看到这个条文能学到,原来少阳被闭郁也能出现冒症。
“大便坚,呕不能食”,这不是大柴胡汤症吗?为什么用小柴胡汤?孕妇怕大黄伤胎,所以改用小柴胡汤。条文还说郁冒状出汗就解了,可是咱们知道不管是自汗还是发汗,不是治少阳的证治。所以如果少阳没有自解掉,大汗出完只是解一时,之后还得郁冒。这个条文主要学治证的东西:小柴胡汤治大柴胡证。孕妇得了大柴胡证,怕大黄伤胎,用小柴胡汤。
下个条文: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宜大承气汤主之。
条文语境是没恶心,能吃饭,七八天后又发烧,是因为胃气实,用大承气汤。用大承气汤肯定是有燥屎。这个条文跟上个条文有矛盾,上个条文小心翼翼的把明明是大柴胡证改用了小柴胡汤,这个方子怎么直接就用大承气汤?我也不知道原因。这个条文抬头没有产妇、产后、妇人等词,所以此条文插在这里什么用意,我也不清楚。反正如果是孕妇大便干燥,我是不敢开大承气汤,只能润便。
后面的条文有: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更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生完孩子产后七八天,可以攻一下。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的呕吐一症,之前已讲过。
下一个有呕症的条文是: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 石膏各二分 桂枝 白薇各一分 甘草七分
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竹皮就是竹茹。方子注意看比例,比例很重要。甘草七分,其他的都是二分、一分,所以本方主要功效是生甘草。一看比例就知道要治什么。不管是热药桂枝,还是寒凉的石膏,都是辅助。一个诀窍:凡是寒热并用的,必重在枢转。群里有学员问:一个方中寒热药都有,会不会让寒的更寒,热的更热?借着这个方子,把这个问题说一说。还是先讲竹皮大丸。
甘草七分,量最大,以此为主力,显然是固守津液。且用丸剂, 令其和缓的固守津液,属于缓补之法。再配上枣泥。白薇和石膏都是寒性药。石膏是矿石类的药,石头类的药或多或少都有重镇下沉的功效。而白薇是开散药。桂枝是温性的升发药。升发性的桂枝,加上点略微沉降寒凉性的石膏,再加上白薇这种散热的药,温阳驱寒力量不够,清热力量也不够。所以显然不是在治寒,也不是在治热,而是令寒热调和。
白薇的功效,可以查下远公的书和网上的描述,找出共性。比如白薇有散热的性质,清热散肿,还能下水渗湿,所以这股散热的性质还能往水道里走。如果往水道里走,就可以治尿路的毛病,比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当然必须是热造成的,且是热邪闭结。如果只是热而没有闭结,白薇的这点寒凉性就不够了,得用滑石。因为能清水道,能下水渗湿,所以白薇在治湿证的时候也常用,比如风湿热的毛病。远公还补了一句,白薇伤正气,伤脾胃,这股又寒又散的力量消耗脾胃之阳。这句话或这类话(伤正气,伤什么等)怎么理解?不要正向理解。正向理解是大寒之物多用损胃。遇见脾胃阳虚的,这药就不用了。如果这么理解,每味药都或多或少有偏颇,就都不能用了。所以不要正向的看,而是逆向去理解。如何逆向理解?说明这药散的挺厉害,如果遇见脾胃之气闭结,尤其被热闭结、被湿闭结,意味着这种药好用。用错了伤正厉害的药,就意味着用对了驱邪厉害,或者用对了扶正也厉害。白薇不是扶正药,我指的是能够扶正、有偏性的药。像白薇这种散热、散湿的药,并不是遇见脾胃阳虚就不能用,而是用的时候时时留意,别把脾胃伤的太厉害,或是注意配伍,该用还得用。还是那句话:每味药都有偏性、禁忌。那些攻邪药好比只能搞破坏的人,用对了地方能攻邪,让搞破坏的药去搞建设,错不在药。
竹茹。不常用,因为除虚热、化痰湿,力量都显得温和。如果患者扛得住,就不选这味药。好用之处就是和缓、不伤人,即便大量使用也不伤人。大量用的时候,除虚热、虚烦和痰湿的功效就积累出来了。联想一下竹笋还被当菜吃,就知道它不伤人。
所以竹皮大丸整个方子都是一股和缓、调和之理。石膏这么小的用量,那点寒凉性就非常微弱了。石膏大量的用,除热的功效才能明显,量用小了是微寒,用量大了才是大寒。再加上一点桂枝,弄成弹子大。热性不强、寒凉性也不强、开散性也不强。竹茹这么和缓的药,才用二分,力量也不强。我一般是刚接触病人特别虚的时候,要化痰湿或除虚热,会考虑竹茹,等患者身体好起来,正气足了,就不用它了。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一个方子里有寒药,又有热药,为什么寒凉药没让寒的病位更寒,热药没让热的病位更热,这是什么原理?典型的如乌梅丸、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附子)。原因很简单,就理解两个要点:
- 用药的同时就考虑性味归经了,走哪个病位。让热药走到需要热的地方治寒;让寒药走到需要清热的病位。
- 人体只要能驾驭药力,本身就倾向于,如果药里有热药,就把热药输送到需要驱寒的地方。人体本就有这个功能。怕的是人体的这个功能不行了,这就好比把各藏腑需要的营养运到各藏腑,是一个功能。《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说这个道理: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话不是只表面意思。如果只看表面意思“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那阳只能走四肢,阴只能归六腑;阳就不走六腑,阴就不走四肢,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硬要把清阳和浊阴做一对一的意思对应,那整个解释起来就乱套了。就是那种看完之后还迷迷糊糊的解释。比如把清阳解释成卫气、呼吸的气、肺气;把浊阴解释成精血、津液、食物的糟粕,这么解释就乱套了。这代表的是思维已经西化了。
所以当寒热并用的时候,身体自然会把热药调到该热的地方、凉药亦如是。这种寒热相应的相互调动,本身就在恢复运化力。举一反三,寒热这组可以这么用,那湿和燥、风和郁这两组呢?思路就开了。渐渐就将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了。
接着捋妇人篇呕吐的条文。妇人下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这个条文的整个思路极为清晰。吐涎沫也包括吐水、各种吐。既然用小青龙汤治吐症,显然这个吐症是因为人体燥热蒸腾力量不足,而化成的水湿水饮,所以用小青龙汤治。从这能学到一点:原来小青龙汤也能治吐。条文说了,因为误下闭结了中土运化之气,所以心下痞。用了小青龙汤后,显然心下痞没好,所以用泻心汤化。刚说完寒热并用、燥湿并用、风郁并用,借这个机缘看看半夏泻心汤是怎么并用的。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半夏性燥。甘草补津液,属润补之法。黄连、黄芩属寒药。干姜温热、温散药。大枣也补固津液,津液足了就润了。只是当咱们说治法的时候,增强湿度、增强水分、补充津液的这个力量,跟干燥的力量正相反。燥法、润法,术语上是这么表达,但此处不说湿,说湿的时候一般指邪。其实正气也是有湿的,这个概念以前提过,只不过说正气湿的时候,不称之为湿,这是咱们这行的习惯。
妇人下篇的半夏泻心汤没写方子,后面小字说“见惊悸中”。翻过去看,惊悸篇的泻心汤是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当然不可能认定痞证只有三黄泻心汤,还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就这个条文中说的是哪个泻心汤?分别思考一下。如果是三黄泻心汤,由一开始的吐涎沫最后变成了大黄、黄连、黄芩的三黄泻心汤,是怎么传变的?由一开始的小青龙汤变成了半夏泻心汤,是怎么传变的?此处不要去纠结一定是三黄泻心汤或一定是半夏泻心汤,那么学就死板了。
至于三黄泻心汤后面的“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这篇肯定是要看的。呕吐哕下利篇里讲了很多下利的条文,需留意一下,那些条文也是有可能出现呕吐的。从何来的这种提示?就是四逆汤。本节中四逆汤的条文是这样的: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这个条文中四逆汤治呕吐和小便复利,在伤寒论中有没有?出现在哪篇、哪经,自己去查。条文说的是小便复利,就能联想到拉稀的下利。而且从理论上讲,呕吐必在胃,下利必在肠。胃肠本在一个体系的上下两段,是能相互影响的。那么呕吐哕利这篇好好研究下,并不困难。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中有几个疑点:一是紫参汤方,不知道紫参是什么。是不是现在叫紫参的那味药?倪海厦说不是。二是诃梨勒散,这味药不会用。所以这两个方子存疑。看这两个名字,像是印度梵语的名字,也确实不是本土产物。所以本条后面有个旁注“疑非仲景方”,确实不像仲景方。不过上网查诃梨勒,是个收涩药。反过来想,收涩药治气利,一定是气不得收摄而出现的下利。这个药确实没用过。学中医的各种知识,确实有一部分知识不能化为自己的实际经验。就比如诃梨勒,知道是个涩肠剂,可以治气机不固而利。知道就行了,下回遇见可以用一下。我没用过,所以不多讲了。
下利肺(腹)痛,紫参汤主之。这个大家留着自己研究吧,因为我也没用过紫参。现在能够查到的紫参是清热解毒、活血理气药。如果解释成热邪、热毒闭郁肺气,气血闭郁而出现的痛,也解释的通,只是没有实用经验。麻烦的不在于是否解释的通,而是整部伤寒金匮,只有这一处使用紫参。单一条文,样本单一,没法研究。要想研究就得找别的。至于现在的紫参是不是金匮上的紫参,是不是本草经的紫参?我也不知道。这事说明在治法层面上,知识和运用是无穷无尽的,终其一生也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验证一遍,终其一生也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运用纯熟,成为这个领域里的好手。每个领域都特强,根本做不到。每味药都亲身体验,反复考量,做不到的。以有涯随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