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微言》卷三 胆腑命名篇
胡孔甲问于岐伯曰:大肠者,白肠也。小肠者,赤肠也。胆非肠,何谓青肠乎?歧伯曰:胆贮青汁,有入无出,然非肠,何能通而贮之乎,故亦以肠名之。青者,木之色,胆属木,其色青,故又名青肠也。胡孔甲曰:十一脏取决于胆,是腑亦有脏名矣,何脏分五而腑分七也?岐伯曰:十一脏取决于胆,乃省文耳,非腑可名脏也。孔甲曰:胆即名为脏,而十一脏取决之,固何所取之乎?岐天师曰:胆司渗,凡十一脏之气,得胆气渗之,则分清化浊,有奇功焉。孔甲曰:胆有入无出,是渗主入而不主出也,何能化浊乎?岐伯曰:清渗入则浊自化,浊自化而清亦化矣。孔甲曰:清渗入而能化,是渗入而仍渗出矣。岐伯曰:胆为清净之府。渗入者,清气也,遇清气之脏腑,亦以清气应之,应即渗之机矣,然终非渗也。孔甲曰:脏腑皆取决于胆,何脏腑受胆之渗乎?岐伯曰:大小肠膀胱皆受之,而膀胱独多焉。虽然,膀胱分胆之渗而胆之气虚矣。胆虚则胆得渗之祸矣,故胆旺则渗益,胆虚则渗损。孔甲曰:胆渗何气则受损乎?岐伯曰:酒热之气,胆之所畏也,过多则渗失所司,胆受损矣,非毒结于脑,则涕流于鼻也。孔甲曰:何以治之?岐伯曰:剌胆络之穴则病可已也。孔甲曰:善。
(陈士铎曰:胆主渗,十二脏皆取决于胆者,正决于渗也。胆不能渗又何取决乎。)
讲解:
条文中,对“渗”的理解应为渗利,即木气的疏泄,而非“分清化浊”。“分清化浊”是脾的功能,需要各藏腑的支持,协同合作来完成。远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需要适应一下。比如,咱们是不太用“渗”这个词的。
“十二藏取决于胆”,指的就是生发、疏泄的功能。无论是心脏往全身输血;还是肺往全身宣布津液、宣布气;还是脾的运化功能;甚至于肾的收藏功能,都需要这种疏泄推动的力量。所以可以把木气的生发疏泄力理解为推动力。这就是总结,在你不断总结的时候,把它凝练成可以跟治法联系最紧密的解释。比如,胆结石肯定是因为胆往外疏通力不足、推动力不够。如果推动力量够,里面不会慢慢的熬成石头。
包括“胆木篇”,要结合着其他篇一起看,单看一篇很难看懂,得相互融合、相互联系,同时还得联系治法。比如,看了胆篇,还有后面关于胆的篇章,再翻《石室秘录》、《辨证录》、《辩证奇闻》,找到胆病的条文,条文里有远公的治法和分析,要结合着看。咱们一直强调“单独的理是没法用的”。可以无穷无尽的推演,发挥想象力,把理讲的特别好,但是不能用,终究也白搭。
怎么用?翻《石室秘录》、《辨证录》、《辩证奇闻》。等你翻到相关治疗条文的时候,反过来再看这两篇内容,就更容易理解了。运用方法来促进你的理论,而理论又可以促进运用,这就是相互交替的螺旋式进步,这样就把理论、治法、诊法一起学。公众号上有一节专门讲远公的,大家可以翻出来看一下,大概就是这个学习思路,就当是一个演示。关于理论哪怕你只领悟了一点点,那这一点点也一定是建立在治法和诊法上的。哪怕这么一点点理也会是你将来举一反三的一个支点,直到把整个框架结构构建起来。
比如,你在胆上领悟一点,就知道胆跟胃、跟脾的关系了。脾胃要想消化吸收、排除废物,一定离不开胆的功能。明白了肝胆和脾胃的关系,你再理解肾、小肠跟脾胃的关系,心肝脾胃肾这一圈联系起来,四维和中土的关系就构建起来了。一旦把中土和四维的关系构建起来,基本理上就掌握了。那各个藏腑之间,种种相互联系,常态是何的?你知道了,你就知道发病是什么状态,紧接着就得知道发病的状态怎么治。是虚是实,是哪几藏腑之间相互传遍发病,什么性质的邪气?什么性质的正气虚?说来说去就这点东西。然后由这一点开始不断往外拓展,那就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了。
构建的思路就是群里“专治眩晕”同学做的这个图:
这个思路就是非常好的,他可以直接引出治法来。大家可以做自己的归类整理,不一定开始就整理的特别好,只要框架出来就行。框架出来之后,不断完善它。比如,咱们讲讲这个图。只说胆,不说肝。其实肝胆是不能分离的,五藏六腑都不能分离,它们都是一体的。只是咱们只要讲,就只能一次说一样。说一样,就免不了片面。片面的说,听完后大家自己完成整合。只要拿嘴说就说不出“整体观”来,所以咱们一直说方法论,就是这个意思。
看这个图,木气如果要从太过和不及两角度分析:太过了就是疏泄力太过,疏泄力过度化风。虚证可以,实证也可以。比如说,阴不足了,不足以收住阳,犯在木气上,造成胆疏泄过度,这种疏泄过度就得把阴养足。单纯使用压制气机生发的方法,也就前几次有效,到后面反而可能郁。别管什么病,其实就这几种形式,那你这样一分类,每一类都有治法,就构建起来了。
比如上图第一行说的,如果木郁传胃,胃也郁了,那就不想吃饭,或者腹胀等症状。那么脉象舌象什么样呢?自己想想,自己构建。可以在纸上画、xmind上画,也可以在脑子里画。这种图一遍画不好,得多画几遍。画的次数多了,不断的联系多了,就熟练了。熟练之后,一看见病人腹胀,就自然想到脾胃的毛病。又一号脾胃的脉调和,马上就排除脾胃的问题。再一号又发现,左手关脉弦,立刻就想到这个腹胀是木气郁滞造成的。这时候治法已经出来了,小柴胡汤。所以你看小柴胡汤条文里有很多犯脾胃的症状“嘿嘿不欲饮食”等等。
再跟六经联系起来,三阳病不用考虑虚证,所以因为虚证造成木气郁滞或木气疏泄太过就不用考虑。只要是少阳证就不可能是虚证造成的。那就这剩下小柴胡汤这一种可能性了。但如果病情发展到太阴就麻烦了。它就真有可能是虚证、是实证、还有可能虚实夹杂。要不怎么说一但过了太阴,病情变得复杂的多。好在太阴证复杂归复杂,不难治,到了少阴就麻烦了。这就跟六经又结合起来了,就是这个思路,大伙慢慢推演。
一个方法,一定得更高效的帮你去解决治法和诊法的问题,解决理、诊、治相融合的问题。就是咱们强调的学习方法,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如果我给大家讲知识的话,永远也讲不完,无穷无尽,而且学过的会治,没学过的可能就不会治,遇见复杂病、没见过的病不会推演变化。所以咱们不一个病一个病的教,不用那种学习方法。那种学习方法一开始学是容易的,学一个会一个,总是在进步,可是不久就遇见瓶颈。临床遇见稍微复杂点的毛病就抓瞎,或者病情一变化,心里就发毛,不知该怎么思考推演。咱们这种方法一开始有点难,但你只要适应过来,越往后走越顺越容易。大家慢慢推演,开启推演的发动机。还是那句话“闭门造車,天下合辙”。之所以能合辙,一定得合于理法。不合于理法的,推了半天,一上路就散架。
有时候推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可能是错的。错的东西有两个特点:1.在理法上难以自洽。当你的理法和体系渐渐相互联系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有接不上的。就好比零件尺寸不标准,安不上。推演的时候就会有不能自洽的问题。那怎么办?继续推演呗,直到能自洽。2.你推演的理论、诊断、治法觉得自洽了,但用的时候发现不好用。比如,脾肺津液亏,同时又有痰湿。祖师爷给的方子是麦门冬汤。可是这个方子用的时候发现效果不尽人意。你会发现津液和痰湿用这个方子不容易调和。毛病出在哪?难道是祖师爷错了吗?不可能呀!咱们学习肯定假设它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才可以往下学。
咱们跟搞科学的不一样,搞科学的一定得怀疑前人,科学才能进步。咱们搞传统文化的一定得相信圣贤。做学问的根本思路不一样。如果老抱着一种怀疑的精神去学中医或者传统文化,我觉得他学不了多深。华夏的文明是圣贤之教,遵循就可以了,不用怀疑。这种做学问的态度会被习惯科学的人理解成“盲从盲信,没有主见”,这属于两种相互有矛盾的文化体系,难以调和。
接着说“麦门冬汤”的问题。后来我就琢磨方子,才发现量用小了。用这个方子,量一定得大。麦冬怎么也得开到100克,然后按照麦冬比半夏,7比1、8比1、或者5比1的比例去用。如果麦冬开的少了,10克、20克,服下之后的反应是半夏的燥力更强,会先表现为伤津液,然后才有可能慢慢表现为津液回头。津液回头会特别慢,甚至这个量会使得津液回头效率特别差。于是就导致麦门冬汤治津液亏的痰湿症(每个人用的比例都不一样),效果不好。
当然这是以咱们的理路用,效果不好,要是用其他的理路,比如方证,一种完全不同的用法,也许就好用。所以咱们一直强调你的理是指导你的法的。然后你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把每个人的比例调好,而且麦冬的量得特别大才行。但如果你遇见的这个病人有太阴郁滞的体质,就是津液运化、气机运行本来就偏郁滞,那么这么大的麦冬量又会导致他的郁滞。陷入了量用少效果不明显,量用大又滞的这么一个矛盾。所以当你临床上一用,发现有的东西好用不好用?什么情况下用?几种问题纠结时,如何运用?书上没说。这一没说,就会发现,有的时候推演出来的东西,用的时候不太好用。但这种东西会比较少。
紧接着你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人太阴郁滞,津液又亏,还有痰湿。这几个问题结合在一块特别讨厌,用什么方法?慢慢找呗。反正麦门冬汤解这个局,不好用。除非他的太阴不郁滞,运化是正常的,可以大量的使用麦冬使津液回头,把津液固住。只有津液够了,才能利用津液把痰湿化掉,这是前提条件。但咱们看书的时候,这个前提条件是不交代的。祖师爷写书惜字如金,就导致咱们理解上出偏差。出来偏差,后续需要再纠偏。其实这是在向大伙传达一个意思:无论哪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你必须有一套方法去弥补他的不足。
接着说,患者本身太阴郁滞,津液又亏,还有痰湿结。我从远公那找到了解决方法。这个毛病,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伤寒学派的短板。温病派也有办法对付这个局面。要不说也得学其他流派呢。就比如说“胆”,简单的胆病(胆病也有三阴病)——少阳病的胆病,有湿热证。胆的湿热怎么治?单用小柴胡,效果不是特别好,得多吃几副。温病派“三仁汤”、“达元饮”的套路就可以借用。再结合少阳篇柴胡剂的运用,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还要考虑一下,少阳胆郁出湿热后,是犯心、犯肺、还是犯脾胃?犯哪一块就稍微调整一下药物。
咱们这个思路,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中央四维”。中央—土,四维——木火金水,就这点东西来回捣鼓。再翻翻远公的《辨证录》,有大量的胆郁出湿热(犯心、犯肝、犯胃、犯脾)的各种治法。一看就知道,把这些知识怎么纳入你的理论网络里。理论框架好比一个网,每个节点都需要挂一些治法、知识、诊法,这样就慢慢构建起来了。如果你看远公的时候,已经下了好几年伤寒的功夫,那就不用把远公的方法全都学,只学习自己不擅长那部分就行。
所以咱们中医看上去挺复杂,能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然而最核心的东西,来回来去就这么一点。初学中医第一年学这点东西,学了三十年,还是这点东西,区别只在于你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运用越来越丰富、经验越来越广博。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刘宗杰整理初稿。真水无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