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关系——此文淼叔强推

淼叔提示:此篇文章很重要!

问:脾胃之间到底谁支持谁?

答:

这种学习方法特别正确,深入的思考,不断的从理论上寻找自洽的契机,最终使自己的思考能够整合起来,能够自洽,能够相互注解,理论体系就算建成了。

介于语言表达的困境,只要拿语言表达,就一次只能说一句话,一定具有片面性,有歧义。所以咱们把脾胃之间关系再捋一下:它的本质是能量和功能相互支持,谁支持谁的能量,谁支持谁的功能。咱们就以脾胃之间做一个切入点来展开。

先确定一下脾胃的定义,因为关于这两个概念,各流派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一气周流学说认为“脾主升、胃主降”,指的是将中土升和降的功能定义为脾和胃。再比如经方一脉认为“得胃气而生,失胃气则亡”,这个胃气指的是脾胃中土,后天之本的一整套系统,而不是单独指的脾或者胃。像这种对于定义的不同角度解答、或者阐述,给咱们学习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这种麻烦只体现在一开始,慢慢习惯了你就会发现这种表达反而是最好的。什么东西都不是一个确定的、一定的定义,这便是中医的灵活性。

接着说咱们对于脾胃的定义。

胃在能量的层面就是燥热,所以当咱们说到胃的时候,往往说的是中土燥热的这一块,这是能量的层面。

在有形的层面,胃包括胃囊、大小肠等消化系统。

在消化饮食水谷这个层面,胃的功能跟二肠一起负责吸收,不管是水分还是营养。就是吸收的功能归为胃。吸收就要有足够的燥和热,不管是胃、还是肠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燥和热。一开始未经分化的营养物质是由胃肠道吸收进来的,简称是胃吸收进来的。营养物质未经分化的状态其实是正气的湿。把这些湿分化开,分清降浊,再把各种营养输布到所需要的各藏腑,这个功能是归脾管的。咱们常说脾主运化,也常说脾主湿。实际上脾主的湿是未经分化的营养物质,或者说是这些营养物质没运到该去的地方,中间堵住了,化为邪气了,也称之为湿。

接着说脾胃之间的功能支持。在表面的功能,胃是燥热的;而脾属阴,不可能像胃一样燥热。脾要想得到燥热力量有几个源头:

1、胃。胃为燥,脾为湿。燥和湿之间要平衡,是胃的燥来平衡脾的湿。

2、心和心包,火生土。心火通过心包的调节传给胃和脾。心火的力量分两个:一股生胃的燥火,一股支持脾。从能量级别上,毫无疑问给胃的更多,因为胃需要更大的力量去把食物中的营养给吸收进来,这个热量需要很强,如果热量不够根本完成不了这个工作。另一方面,心火也需要给脾,脾不能寒。

3、肾。危难关头,最终还得靠储存的这点根本(肾元、肾精)来扛过去,平时是不太动用根本的。这点根本(肾元、肾精)储存完了之后用掉,再储存再用掉,持续循环,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并不会直接首选消耗肾元或肾精。肾阳生脾土,生脾上的热量,这么做是低效的。当身体必须这么做的时候,一定是前面那两个(心火生脾土、胃燥平衡脾湿)出现问题了,这时候就属病态,少阴病。比如四逆汤证、附子理中汤证。

再如半夏泻心汤这类的方子,是因为瘀堵、痞涩引起胃燥或者心火、心包的热,不去交合脾了,不去平衡脾的湿了,造成泻心汤证。如果心火弱了,不去生脾胃了,有相应的方法,典型的方剂是吴茱萸汤。吴茱萸汤所有的注解都说入肝(肝寒出现的头晕、恶心)。实际上吴茱萸味苦,必入心,所以吴茱萸汤也是能够帮助火生土的,只要用的时候稍微加减化裁变化一下就可以。心向藏腑供血,先得有血,所以你要增强心血往该去的地方供应的能力(心通血的力量),就是心主血的力量。比如你可以视情况在吴茱萸汤里合上桂枝、丹参。

于是当你把这些问题都捋下来,做好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脾和胃谁支持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真正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必须把各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燥湿之间的平衡、脾胃之间的平衡、火生土、少阴肾支持太阴脾、先天之本支持后天之本,这些理路全捋一遍。这个问题是颇有深度的,绝对不是一个单一层面能够彻底理解的。介于语言的表达就极容易有所不全,有所偏颇,无论如何都会出现信息折损。

咱们把整个框架构建出来,利用这个框架去理解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比如说到底谁支持谁?在平时不太虚的时候、正常的时候、没有大病的时候、肾阳不亏的时候、三阴的阳气没那么亏的时候,一定是胃的燥来平衡脾的湿,使得脾不生湿邪,水谷精微得以全身运化。当然还需要其他功能,比如刚才说的心的功能、心包的功能,还需要三焦的功能、需要少阳功能,才能把营养物质气血津液生成以及往全身输布。

可是当病到三阴了,分三种情况:以阳虚为主,以阴虚为主,或者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最头疼,暂不论阴阳两虚,先单论阴虚和阳虚,然后大家就知道为什么阴阳两虚的病那么难治了。

三阴阳虚为主:

当人的根本机能出问题,已伤到三阴,尤其表现在太阴、少阴的时候。阳气严重不够,在里的阳气都不够了,那在外的阳气肯定就不够。就是说在藏的阳气都不够了,在腑的阳气支持肯定会减弱。因为藏的功能是更为核心的功能嘛。就像一个国家当它的资源不够的时候,肯定首先保住更核心的功能,而放弃那些外围的功能。人体也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人胃寒,还有太阴的寒和少阴的寒,就是四逆汤证、附子理中汤证。这个时候所有的治法都是治三阴的热量,扶持三阴的阳气。所以咱们说,单纯的胃寒,而脾肾的根本不寒,这种可能性即便有,它也会自愈。因为它有后方支持,国力是充足的,而这种受寒只是暂时的。比如突然暴饮暴食吃了很多凉东西,突然伤到了胃阳,这种情况是有的,可是只要根本元气的阳没受伤,这病就特别好治,甚至不治就能好,更甚至大多数情况下,身体会自动发出热来,因为根本不虚。这些发出的热,反而表现出一堆热证。明明是吃了凉东西,却表现一堆热证,这种情况在临床是非常多见的。凉啤酒、凉食、冰棍越吃越热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他的根本不虚,三阴不虚。如果根本虚了,而出现的胃寒,咱们都是在治脾、肾,而不是单治胃。可以搜索一下有什么方法治恢复胃的热量,而不恢复脾的热量?其实没这样的方法。

三阴阴虚为主:

三阴的阴虚,脾肾的阴不足,阴不足则容易化热。这时候太阴是热的,太阴、少阴都没有足够的阴来平衡这股热,他的胃一定是热的。治这个胃热,光清胃热是好不了的。如果用清胃火的方药反复清胃火,会发现胃火清不完。因为它本质是三阴的阴虚了,要把三阴的阴调养起来,加强起来。阴阳一平衡,就没那么多阴虚化生出来的热,胃就不热了,胃火就消了。所以治三阴阴虚造成的胃火,还是得治三阴的阴。三阴的阴足了,才能去平衡,不再阴虚化热,胃火才能消掉。当然那些纯粹的阳明证不在此例,阳明证就是单纯的燥热证。

这是根据咱们临床的经验和治法,反过来去推敲你的理论,让理论能得以自洽。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的治法,单独去思考理论,就经常会陷入一种死循环。因为怎么推演、怎么思考都没有着落之处。有了着落之处,符合你的临床观察,符合条文,符合平时的运用经验,就可以自洽。

讲到这里,脾和胃之间的作用关系基本上就能捋清楚了。

在平时不用动用根本的时候,国库还充盈的时候,脾和胃之间就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脾把各种营养物质、各种能量往全身输布。单论脾胃之间关系,就是脾要用阴来平衡胃,使胃别那么燥热;胃要用燥热来平衡脾,别让脾寒湿。

可是当病态出现的时候,脾胃的关系就失衡了。如阳明证,胃火太强了,会不断的伤脾阴,所以有急下存阴之说嘛。三阴的阳虚了,根本虚,国库虚,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变差了,那它对在外的功能的支持就会减弱。在外因为功能弱而出现的寒证,单治在外那个寒,就治不好,必须治他的根本。加强他生成造化的这个力量。寒证(寒邪破坏)或者阳虚,就得用温阳、扶阳的方法。如果是阴虚自然得用养阴扶阴的方法。

阳气要由里对外进行一个支持,阴也是这个道理,阴也要由里对外进行支持。外的功能强了,才能正常的运行,进一步保护里。所以里和外之间是相互支持的过程,必须相互支持。并不存在一个谁永远支持谁的概念。就比如脾和胃,如果三阴的阳不够,造成胃肠道阳气不够、偏寒,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吃了饭,吸收营养的效率降低。吸收营养的效率降低,就是原材料少了,原材料少了,那后面生成气血津液的资源就不足,这样一圈一圈的循环,病就加重了。从这里咱们就能想到《黄帝内经》说的“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少阳之右,阳明治之……”这段话。就是说在外的功能要支持在里的功能。而不是单向里层的功能支持外层的功能。

有的时候咱们会把一个复杂的道理用一个简单的话来总结。其实就是胃给脾的支持更偏于阳,而脾给胃的支持更偏于阴。但是这个解释不够全面,因为毕竟脾胃这个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几乎所有的功能都得参与。所以必须得在这个基础上再补充几句。胃对脾的支持,得是胃肠道把营养吸收进来,脾才能分清化浊、才能往全身输布、才能运化。脾往全身运化的能量、气血津液、物质、营养,其中肯定有送给胃的一分。

咱们平时看到的各种关于脾胃的描述其实都是在着重讲它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功能,咱们必须把这些方面一个一个的整合起来。所以脾和胃之间还有吸收和运化这么一层相互支持的关系。一个负责吸收,一个负责运化。咱们也很难说到底是吸收重要,还是运化重要,不能这么比呀。只能说吸收不足了,治吸收;运化不足了,治运化。吸收不足可能导致运化不足,运化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吸收不足。

在人体的相互支持的系统,远不止脾和胃。脾胃也只是表诉了中土或者中气的层面。不管你是从升降的角度、吸收运化的角度还是燥湿的角度,它也只是一个关系。还有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呢,还有心和肾的关系呢,还有肝和脾的关系呢,肝和肺的关系呢……五藏六腑都有关系。乃至于后人还总结出了“藏腑别通论”。“藏腑别通论”咱们讲的不多,是因为藏腑之间都有联系。远公的藏腑学说已经把这套东西涵盖进去了,只不过没用这个名称而已。

咱们可以换个角度再去思考一下,一气周流学说的关系,中土和四维的关系。中土支持四维,中土有阴阳,四维也各自有阴阳。中土的阴阳和四维的阴阳,或者四维的阴阳之间是什么样的作用关系。只要把这些关系都捋顺了,就是咱们说的框架。然后你再拿这个框架看《伤寒论》、《温病条辨》、远公的书、陈修园的书、赵绍琴的书、胡希恕的的书、刘渡舟的书等等。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刘宗杰整理初稿。淼叔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