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抠着看,还要条文之间相互联系、症状之间相互联系、方药之间、每味药之间相互联系,投入极大精力研究的书,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
需要一字不落看完的,就是远公的书和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四圣悬枢》。黄元御先师的书不用都看,除了以上两本外,其他的看你自己意愿。
《伤寒论释义》和《皇汉医学》这两本书,咱们以百科全书的性质来看,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去翻相应的条文、相应的注解和讲解。
郑钦安先师的《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要认真的从第一篇看到最后一篇,认真看一遍,必有收获。即便不用他的那些方法,他的思路也会让你有所收获。
远公的书,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学。你可以非常认真,像研究伤寒论这么研究,成为一个远公学说的大家、深入研究的行家。也可以拿远公的书弥补伤寒论,那就不用每个字抠着去研究,只是弥补性的去学习,因为远公的理法正好可以弥补伤寒理法上的不足,前提是你先得已经清楚伤寒体系的不足。
远公的书留传下来将近一半,另一半失传了。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本:
- 《外经微言》。很薄,专门讲理。
- 《辨证奇闻》、《辨证录》、《石室秘录》这三本都是讲方药治法,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精读,挑一本就可以。
- 《本草新编》。遇见药性分析不了,首先翻它。因为远公用药跟伤寒用药很多不一样。遇见一味不明白,翻一味,翻两三年就熟了。你会发现远公用药不太一样,那同样你也可以因此而拓展对伤寒方药的一些理解和运用。
当你在《伤寒论》下了足够的工夫,基础就打得特别坚实,再看《外经微言》,立刻能领悟出很多东西,理法体系一下就会变得更加丰满。只看理论书,就能明显提高功力。我的个人感受就是:很多千古疑难的问题,都会在远公的理论体系、理法体系中找到答案或者推演出答案,并且这个答案用于现实,行之有效。
就像前几天说的关于“补中益气汤”中“阴火”的概念,挺迷惑人的,好像自古说的也没太清楚。但是如果用远公的藏腑学说理论去推演这个并不困难。
需要注意是,远公著作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他自己的一套表达语境,得慢慢适应一下。咱们一定要掌握这个能力,以这个作者的语境去理解他的意思。而不是以自己对这些名字定义的理解,去理解这个作者的意思,那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同一个时代下,南北方地域都有差异,更何况咱们看的书,至少都得一两百年以前的了,那种误解就注定很严重。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刘宗杰整理初稿。真水无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