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凉热的展开启发

热邪内结造成手脚凉

明明是热邪内结,却表现为手脚冰凉。结得更严重些,还表现为怕冷,又怕冷又手脚冰凉,貌似是阳虚,其实是热结。

当然这个热结,在临床上见到的,往往不是单一的邪气,是热邪并结其他邪气,相互勾结。

曾经讲过一个天疱疮的案例,患者就是怕冷,手脚凉。可是她得的就是血虚、血热、瘀血互结。阳气不得外达则怕冷,手脚凉。虚、血瘀、热结。所以表面上看是怕冷,实际上这个皮肤病是瘀血热结的毛病。这种毛病,你在诊断上都特别的麻烦。如果单看症状,就是阳虚。可是开扶阳药,只能越吃越重。那咱们怎么判断?必须得合参,有一些象是局部的、在标的、在表面的,有些问题是核心的,你得抓着核心的治。

于是我按照少阴病阴虚血虚、热结血瘀这个套路去治,同时加上透表散表的方法。比如用一些防风、荆芥、白蒺藜、何首乌这个套路。此病不能用桂枝,用桂枝后果不可预料,多半会变坏,但你可以用一些疏风的药。荆芥、何首乌是疏风的药,还能走血分。当然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些疏风药,光用疏风药治不好,还得给她滋阴养血,她才能不再因为血虚化热。有了血,才能去活血化瘀。血虚的情形下去活血化瘀,不好化,有可能化不掉。除非是血虚不严重,或者她的血虚是因为瘀血造成的,瘀出来的,久瘀化虚。那把瘀血治好,血慢慢自己就养起来了,就是邪退正自复。邪退正不复的,就是少阴病,少阴久病。新得的少阴病,还有可能邪退正自复,久病就难。

六经法的精妙之处,就是他把特别难判断的问题,给了一个六经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里去判断,八九不离十。所以咱们不得不佩服祖先的睿智。

手脚凉热的温度和自感受分析

  • 如果两脚的温度凉,患者自己也感觉如此,那就真的是脚凉,真的是寒证。

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概率大。无论说的什么道理,一定有例外的时候。这跟咱们中医的世界观有关,中医从来不以对错来论价值观,而是以合适和不合适。那既然是合适和不合适,就有合适的时候,有不合适的时候。这也是中医难学的一个地方,得慢慢适应,适应了就没那么难。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咱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有标准答案。然后,再学传统文化,他是抽象模糊的一个理论框架,学着就感觉费劲。所以说有麻烦,还得慢慢适应。

比如刚才说,如果热结在里特别严重,不能外达于表。轻证只是手脚凉,他自己不觉的凉。重证不但温度凉,他自己也觉得凉。但这种概率在临床中很低,基本上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永远要记得一句话,咱们是合参,不能凭一个症状就判断。有些话,我之所以会反复说,就是因为当我哪次没说的时候,大家要自己想到,还有这么个道理存在。

  • 如果医生摸脚冰凉,患者自己觉得不凉,就基本可以排除寒或者阳虚。这个概率极高,起码九成以上。

脚冰凉,患者自己却一点不觉得凉,这种情况应该能见到。比如我们楼里有个老爷子就这样。他是个阴虚化热、阴虚化瘀血、瘀血结热体质,老觉得热。冬天喝凉啤酒、光脚穿拖鞋,十几年前,冬天还买冰棍吃。

还有个案例,男,50多岁,也是脚冰凉,但自己不觉得。他不是寒证也不是热证,是痰湿证。痰湿结住了,淤而化热,老是感受到一股热,所以脚都冰凉了,也觉不到脚凉,反而觉得脚是热的。

淼叔本人是太阴、少阴阳虚的体质,特别容易受寒。我这个脚凉是温度凉,自己也觉得凉,就是自身的感受跟实际温度是一致的。

《伤寒论》上有这么一句话“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如果脚是热的,是正常、调和的温度,也可能比正常温度还高一点,但是自己老觉得冷,或者脚冷或者身上冷,这种人较少遇见,但是也能遇见。他可能脚的温度不至于那么冰凉,但是一摸脚的温度,手的温度,额头的温度,(这三个温度差是要做对比的,以这个对比作为它是偏凉还是偏热的标准。大多数疾病不会表现的特别极端,一摸凉的像冰块似的。)脚的温度明显比手的温度低。再摸额头,额头温度热。那你就知道,他的阳气一个劲往上走,下面阳气就不够。比如太阳病、三阳病的发烧,身上热,脚不会明显的凉。你摸着脚的温度,可能比身上温度要低点,但不会低得特别明显。

但如果哪天你发现一个发烧症状是:浑身烧的特别厉害,38、39度及以上,一摸脚,明显的凉,那他一定是有太阴少阴证,至少是太阴证,少阴证的概率更大一点。遇见这种发烧就不能单治三阳,得照顾一下少阴太阴阳虚的问题。如果只是用三阳的药,少阴的阳虚或寒不重的话,也能好,就是慢。可是如果太阳少阴并病,而少阴病为主,单治太阳就治不好。反之如果同样是太阳少阴并病,太阳为主,少阴平时阳虚有点寒,这时候你用治太阳的方法也能治好,就是因为有少阴的拖累,好的慢。

  • 脚的温度有点高,自己又觉得怕冷,这种情况,除了寒证或阳虚证之外,还要考虑郁证。

郁证会使得阳气在表里运行的时候郁堵,有可能正好郁堵在手脚上,就会手脚热。不过这一类,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感受差异,还是能觉出自己脚热的,只是脚热的同时也怕冷。为什么怕冷?因为在里阳气运行不够,可能是郁住了,可能是阳虚,可能在里有寒。不管什么原因吧,造成他的气血运行受阻,热量郁在手脚上,所以手脚发热。

所以手脚热并不是只有内热才会造成手脚热。在里的寒、湿、郁,还包括热,都可能造成末端正好运行到手脚的时候堵住了,阳气郁在手脚,在这块发热。

  • 还有一种:阳气能运到手脚,但津液或者津血运不过去,结果在手脚末端出现一个阳大于阴的状态,而太热。这种毫无疑问,手脚会发干燥。

淼叔就得过这毛病,而且会不定期偶尔犯一次,可能一、二年,可能三、四年。一开始我处理这个没什么经验,用四逆汤、附子理中汤也能治好,但好的慢。后来我就有经验了,用当归四逆汤加附子理中汤或四逆汤。吃两副药,同时吃些油腻的食物。因为我平时吃素多,吃素多了有时候也会造成身体缺油而手脚干燥。身体缺油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那就得补。关于油的问题,以前聊过,在这不展开了。

平台课上我说过,有的人明明很胖,但还会出现缺油的情况,听着很诡异。就是因为他的油都成了痰湿浊物堵着,没能力把油利用起来,反而全身堵成肥胖。

手脚热,自己也觉得是热。这种情况相对比较简单,就不用细讲了。不管这个热是实热、还是虚热、还是郁出来的热,都有可能。反正必须是热的明显,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热证,手脚的热。

手脚寒热跟身上怕冷怕热的区别

绝大多数情况是,怕冷的人,手脚容易凉;反之,怕热的人,手脚就容易热。但是在小概率情况下,能见到相反的!就像刚讲过的那些。关键是怎么从理论上理解。

用藏腑六经来解释,体表怕冷,跟太阳的功能相关,太阳功能受损之后,不管是寒邪、热邪、湿邪,都会在某个阶段有怕冷的情况。但如果是伤寒,寒证的话,从头到尾都会怕冷。比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从头到尾都怕冷,什么时候好了,什么时候才不冷。

如果是热证呢?《伤寒论》条文太阳篇一开篇“太阳风温”,明明是风热,一开始也会出现一个怕冷的症状。再比如说白虎汤证,在白虎汤条文中也能看到怕冷。那这里就有点难理解了,寒证怕冷好理解,热证为什么怕冷?就是因为热邪伤到太阳,而太阳受伤之后,他表现出的规律症状就是怕冷。区别只在于,如果是热证,这个怕冷的症状会或快或慢的消失,最后就会变成纯怕热。

讲得更深入一点,为什么热证或者风热证伤到太阳,表现为怕冷?虽然时间很短,几个小时,甚至半天,就不怕冷,改怕热了。有可能患者自己都挺纠结的,明明怕冷,捂上被子又怕热,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冷是热。弄得大夫都犯糊涂。其实这个怕冷是正气发动出来的。当身体有热的时候,真阴会发动出来,发动出的真阴所表现的症状就是怕冷。但是正气没抗住,热邪彻底占上风了,正气退却了,它就不怕冷了。这个概念,同等于少阳证的往来寒热,平台上讲过少阳证的往来寒热。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直到看了远公的《外经微言》才想明白,“为什么少阳证往来寒热?”。听过条文的,应该都知道这道理:因为少阳为枢转之机,少阳郁住之后,不枢转了,身体本来是需要阴的地方去调和阳、阳的地方去调和阴,现在一堵,阴不能去调和阳,阳不能去调和阴。他又是个轻证,而不是厥阴症的脱证。轻证,所以就表现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热的这会儿,是因为身体有郁化热,身体就会发动真阴去攻这个郁热,真阴一发动出来,人就冷。怕冷是正气发动出来的冷。可是他同时还有郁出来的热,还有郁出来的寒。郁出的寒,身体要发动热量去通行它。正气的热发出来会觉得热。

如果把它解释成:“出阳则热,入阴则寒”,这个解释不合理。稍微再推一步,就推不动了。如果入阴,入三阴则冷,就变成太阴病了,太阴病就不能用少阳病的方子治了。现在还拿少阳病的方子治,说明还是少阳证,没入阴。少阳证的出阳则热,阳能出哪去?只能出阳明。那到了阳明就变成少阳阳明并证或者单纯变成阳明热证了,那个时候得用阳明清热的那些方法治,也不是用少阳的方法来治。既然条文还在用少阳的方子治,说明不是阳明证,也不是太阴证。所以说“出阳则热,入阴则寒”的这种解释,与理不合。

为什么咱们要费那么大功夫去打磨理论?就是因为理论的解释是可以用的。

有部韩剧叫《医道》,上面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冻得颤颤巍巍的人,大夫拿凉水一泼,冻得这个人浑身发抖,然后就好了。他解释是这人表面看着是寒证,其实他是热证,所以用凉水一泼,热消了,他就好了。这个是艺术加工,别太信。电视是给外行看的,就像咱们懂医的基本不看跟医相关的电视剧,懂历史的不看历史剧,一个意思。

那就说说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其实是出自中国的一个医案。这个办法真能治好吗?我深表怀疑。治好的概率小,治坏的概率大。为什么?

他如果是内热闭结,阳气不得外达而出现极度怕冷的症状,说明热在里,结得很厉害;而在表,阳气又特别弱。阳气特别弱,又处于一种闭结的状态。这时候再拿凉水一激,只能让他的表闭结得更狠。表闭结得特别狠了,更没法实现表里互通,里的热更没法带到表,所以他被闭得更重的几率更大。而一泼凉水,浑身一激就好了,几率小。这个几率只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泼的凉水跨过太阳直接进了阳明。靠凉水这点凉就能把阳明的热给治好,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再推演一步,那阳明热证吃冰棍,喝凉水就能治好,可临床中我没见过这样的,自古也没见过喝凉水治阳明热证的。

接着讲道理,他如果出现外寒里热,外面寒是假的,里面热是真的。那喝完凉水之后,阳明不亏的健康人都会激发出热,因为凉水一进胃,身体认为这是异常,马上会发出热去消灭这股寒。可是这股寒消灭起来,可能需要半天、一天、两天,但这个热发出来,却是立刻能够感受到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热的人越吃凉东西越觉得热。吃一个冰棍,可能也就凉快几分钟,然后就又热起来了。所以喝凉水、吃冰棍不能解阳明的热。得上白虎汤、承气汤这类的药,而且还得喝热药,温着喝下去。当然喝凉药也能治好,药毕竟是真的。只是凉药一下先激出热来,然后白虎汤再发挥作用。

想在寒热这方面下功夫,我推荐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他把寒热阴阳说得特别好。

怕冷怕热和手脚冷热延伸

关键是道理。比如现在,我给大家讲课,讲课就得动脑子,那么当前这一刻就头脑发热。用手摸额头,是热的,但摸脚,却是凉的。为什么?因为气血供应大脑往上走,下面的热量就不够了。因为我本来就有太阴和少阴阳气弱的问题,而且我的体质也有一些阳气回敛不太通畅的问题。怎么办?吃药就是封髓丹。其实没必要吃药,我只要不讲课、不动脑,打坐、念佛、站桩片刻,热量自己就收回去了,脚就能暖和起来,脑袋就凉了。

动脑时,不光是热量上来,津液、血都会跟着上来,气机也会随之往上涌,所以我刚才老觉得嗓子里卡的慌,其实就是气机往上涌。有的人先天体质,上下循环、气机肃降这块特别通畅,就没事。所以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所以治法不一样,用药不一样,给他设计的运动方案就不一样。

就像以前我治过一个咳嗽,一开始表现是小青龙汤证。吃两副小青龙汤,咳嗽好多了,但还偶尔咳一两下,没好利索。然后就接着聊,收集信息。他提到容易着凉,打坐一会儿,脚就热了。躺下脚热。我就知道了,先不考虑四逆汤这些。而用封髓丹把阳气给收回来,用完之后,剩下的咳嗽好了。

封髓丹治咳嗽,这种案例我是不会写出来的。因为它是小概率,我担心听者或读者把这些小概率当成大概率的事去处理。这跟学习的方法论相关。咱们肯定先从大概率这些东西开始学。比如刚才说的,脚凉又怕冷,大概率是阳虚或者寒证,小概率才是热邪内闭。先学大概率的东西,至少治病大概率有效。然后再去攻克那些小概率,被称为疑难杂症的。

这就是为什么推荐先读曹颖甫先师的《经方实验录》,刘老(刘渡舟)的书,还有刘志杰的书。而不是上来就看《寓意草》,这本书里有好多都是疑难杂症,小概率的病。等学医七八年之后,再把《寓意草》翻出来读一读。学十几年后,可以把叶天士的书拿来读一读。我和很多同行都一致认为,叶天士的书是中医书里最难读的。

学诊断也是这样的,肯定先学那些高概率对应性的症状规律,然后再去涉及到那些低概率的东西。如果你通过脉色症合参或者几个症状组合的合参,推出的诊断准确率能到七成,那你每一次治疗都是在七成的概率下治,哪怕治错了,也只是三成的错误。一旦错了,你根据用药以及错误的反应,立刻就能纠偏。因为你的每次治疗都是七成有效率。

这样的案例,临床也能看到不少。一开始发现柴胡证还脉数,舌头红,用了小柴胡加石膏之后,柴胡证退了,改怕冷拉稀,马上用理中汤。当读到这种案例的时候,就知道,其实就是一个诀窍:把握住七成的准确率,不要求有九成甚至更高的准确率。因为你如果想把辩证准确率再提高两成,从七成到九成,要付出的精力恐怕得二十倍。

从学习的角度上说,要讲究一个投入和产出比。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建议学胡老(胡希恕)的六经方证体系,它总能让你有七成的准确率,即便那三成错了,你能立刻发现,立刻纠偏。在这个七成能治准的前提下,就是个不错的大夫了。在这个前提之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功力,你会发现,往后每提高一步,你付出的经历和打磨的时间会翻几倍。一开始学习进步很快的,越往后进步越困难。

大致就是这个思路,寒热之间这样的关系。咱们通过询问病人的阳气三问:

  • 1.手脚的温度
  • 2.体表身体怕冷还是怕热
  • 3.饮食是怕冷还是怕热。
  • 从这儿就能做到七成准确率,另外三成,就需要脉色症合参。即便加上脉色症合参,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

比如今天一个朋友问我,他的孩子有点咳嗽又不严重,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特别难分辨。这种情况,捎带说一下:如果发现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的证据都不确凿,那他的主证就不是寒热,可能是痰湿、可能是气机郁滞。那就不用把寒热当作主要因素处理,而是处理他的郁滞。无论是气机郁滞、还是痰湿郁滞,还是别的什么。

这是一个小经验。这种小经验,这种能力是怎么获得的?第一步就是研究《伤寒论》的条文。《伤寒论》条文上的每一个症状,你都要在理论上能解释通透了,能够自洽,自圆其说。这种自洽指的是在理论能解释他的症状,还包括脉、舌象,有对应的治疗方法。不放过条文中任何一个症状,反复琢磨,直到你觉得思考通透了。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去看案例。其实案例跟条文差不太多。区别是看条文的时候百分百信任,假设条文是对的。但是看案例,不能完全假设这个医生的治法是最优方案。所以,看案例比看条文要难一点。所以咱们先研究条文,后研究案例。

《伤寒论》这本书被称为经典,就是你学习一年有收获,再看十年、甚至三十年,都能从中领悟出东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看前辈说,每次讲的课,他都觉得不够好。确实这样,每次你看到之前讲过的,都觉得有瑕疵,有认识不够到位的地方。这是个没有头的事。

继续说打磨诊断的功力,研究条文、学习案例

学习案例的时候,你看到了这个医生的治法,就要想如果是我,是不是这么治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当然,没法证实你的方法更好,至少在思考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收益。所有的下功夫、思考、推演,哪怕想错了的部分,都不白费。

无论读条文、读案例,它不可能是临床的再现,把脉色症都给叙述清楚。淼叔在讲案例的时候,尽量把脉色症根据咱们理论的最重要信息都说出来。但是咱们读到大量的医案,都不是这么记录的。包括《伤寒论》条文,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一个医案去看。它也不可能把脉色症都说清楚,那你就需要脑补没说的内容。

比如脉没说,那就去推演可能出现什么脉,有几种可能。舌象可能是什么样?没说的症状可能是什么样?练的就是对于规律性症状的总结和熟悉。直到熟悉到临床一看见,立刻可以反映出结果。一开始必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一看都懂,或者老师一讲,这些道理都懂,但是遇见了想不起来。这就是练得不够,怎么练?就按照刚才说的练法。

能一看就懂,至少说明在理论上已经可以了。从理论到实用,中间有道壕沟。这道壕沟因人而异,不是那么容易能跨过去。还是那句话,咱们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理论指导实用。在理上能自洽了,用理论推演出来的脉色症规律和治法,就是“闭门造車,天下合辙”,他就能合辙。

以前聊过,如果中医只能靠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个好大夫,那在当今时代几乎不可能。所以感谢祖先吧,他们给咱们留下了这套可以以理驭法的医学体系。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刘宗杰整理初稿。真水无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