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燥气——以示推演之法

学习一下“燥”这个概念。在学习“燥”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就可以演绎其他诸气(风、寒、暑、湿、火)。就是咱们常说的,以一个理论框架推演任何问题,都依此法演示。通过学习“燥”,掌握演示诸气的推演方法。

说到“燥”,自然离不开其藏腑的归属属性,离不开其正和邪。燥的正气虚就是燥力不足。燥太强了,化为邪气就是“燥邪”。推演到这里发现还是咱们常说的虚实正邪,还是病位、病性。只不过在咱们论“正气”的时候,就不能叫“病位”(邪气才叫病位),而应叫藏腑六经——“方位”。这也体现了阴阳观,从一面看,也要想到另外一面;看到正,就要想到邪;见虚就要想到实。对立两面的思考谓之阴阳观。考虑到这种气在全身起到什么功能,有何藏腑主管,整体的通盘考虑谓之整体观。同时还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影响。无论分析什么问题,都以这种方式去分析,就可以做到井井有条、举一反三,继而推演运用了。

正所谓“知常达辨”,论及“燥”先要考虑常态的“燥”是什么,病态的就可以就此推演出来。病态不外就是两种:1.因为太强了,所以祸害别人2.因为太弱了,无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拖累别人。虚实正邪的概念由此自然分明。咱们首重方法论,按整体观的方法咱们往下解释。阳明胃主燥,这是耳熟能详的理论概念。所以要发挥燥,肯定离不开胃肠,这也正是燥在人体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胃肠如果没有足够的燥,就没法吸收营养物质。水谷入胃之后研磨成糊状的粘稠物质,从中把营养物质吸收出来,燥的力量至关重要。所以要有合适的燥力,无论是太过了,还是不足了,都不行。很容易想象,如果燥力太过,粘稠物质直接就变成阳明燥屎,现出阳明燥结;而燥力不足,被研磨、腐熟后腐烂的物质来不及吸收,就拉稀,或者拉粘屎。

只是吸收正常还不行,吸收之后下一步就是分化,这步归脾管。脾要发挥分清降浊功能,需要燥力的配合。分化之后下一步就是运输(升降),就是升清降浊。所以水谷营养的运化也离不开燥。简单总结一下,脾离不开燥力的配合。由此很容易理解土克水的功能也离不开燥。燥太弱了——营养不良、吸收不足、拉稀;太强了——干燥、伤阴,大便干燥。所以大便、小便、出汗都需要燥力的平衡。太过了,就干燥,直接表现为干燥诸症。不足了,燥化湿、土治水这些功能都弱了,水湿泛滥,在外表现的症状自然就能联想出来。水证、湿证、水湿证、痰湿证分别会出现什么症状,整理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咱们就可以推演其化为病态的反应。其实这已经是以理推演了,这些推演出来的结果,临床中就可以拿来用。

咱们按照邪气的组合来推演一下:

  • 1.燥和热相结,就是阳明燥热证。
  • 2.燥和风相结。风也属阳,太盛则伤阴。
  • 3.燥和湿相结。(下文着重分析)
  • 4.燥和寒相结,称为燥寒、寒燥。

这些推演不外病位、病性、传变。比如胃肠道总是燥气太盛,三阳伤津液久了,也会伤到三阴,也会由腑伤到藏。阴伤久了必然累及阳,因为阴阳是一体的。阴阳相互制约平衡的同时,也有互根互生的功能。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阳邪先伤阴,后伤阳。燥是如此,其他诸阳邪也是如此。这是从损耗的角度看,反过来从正气生成的角度看,正因为它们互根互生,也就有了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恢复正气的治法。

脾的燥力不够,没法分清化浊;脾的燥力太强,过快的分清化浊;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糖尿病。过快的分清化浊,就会储藏不及,以至于储藏不足。刚存一点,就被快速的消耗出去了。这种快速的运行、快速的代谢不可能把工作干得特别干净。所以必然留下浊物,久则化为痰淤。一旦化为痰淤,痰淤伤了太阴脾,太阴脾就更无力平衡阳明燥,于是恶性循环的链条就形成了。那些痰、湿、淤就会同时存在。这个推演线索是燥逐渐化为湿的思路。开启阴阳观,倒过来想,湿也能化为燥,寒也能化为燥。其实湿化成燥反倒简单一点。无论是寒湿,还是单纯的寒,或是单纯的湿,影响了太阴的功能,湿困滞脾阳,或寒伤了脾阳,导致阳气不够,继而燥力不够。分清化浊、吸收营养的功能都会跟着弱下来,那么生成的津液、血液也会相对不足(当然生成的气也相对不足)。这种津液、阴的不足是由寒湿、或寒、或湿造成的,是其压制或损害了阳气气化宣布津液的功能。津液不足了,显得干燥。呈现出的症状是,局部湿,而其他地方却是干燥的。这便是燥湿和寒燥的原因。

原因明白了,治法便随之而出。寒燥就要扶阳,燥力不足就增加燥力。如果病的时间久了,已经开始影响阴了,还需要捎带着通行津液,让津液回头,或辅助补充一下阴。这还得看不同的病位,如果没到少阴,就别轻易用地黄;伤到少阴,就得用地黄。比如,在远公的方子里,经常能发现茯苓、白术和地黄的配伍,就是这个原因。阴虚没到少阴,就不是非得用地黄。如果伤到少阴,太阴、少阴的阳气都虚了,地黄用不好反而会更淤滞。但是伤到少阴了,不用地黄,恢复的又慢。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弊,就是咱们下功夫的地方。所以咱们常说病到三阴,就不存在那种只有利、没有弊的治法。三阴治法不过是在权衡利弊,不过是在控制弊的发展。

当然在《伤寒论》的体系里不太用“燥湿”、“寒燥”这种表达方式。而咱们构建的基本诊断元素是寒、热、风、淤、燥、湿。“寒燥”在《伤寒论》的习惯表达大致是,寒伤阳,阳被伤则津液气化不利,津液输布不利、输布不至,而显化出“燥”。当然表达到这种程度需要对伤寒、六经的理法研究的比较清晰,关键是传变这个环节整理的比较清晰。咱们在说燥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中,演变其实就是传变。从这不难理解,为什么说理解了传变就能治那些错综复杂、虚实夹杂、久病久损的病。就能做到以理驭法、有的放矢。比如说“燥”太过或者不及,是如何造成汗多或汗少的?如何造成小便利或不利?上面所讲的概念中,都能囊括其中。

咱们在回顾一下解构的思路,不外就是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传变;不外就是六经、藏腑;不外就是整体和局部;不外就是阴阳对立的两面观。由此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各藏腑间协同合作的辨证思维。燥在脾应该发挥什么功能,最主要主管这个功能的藏腑就是脾胃,二者形成燥湿的平衡。在中土之外,再想想四维。比如,燥力在肾,如不能帮助肾分清化浊,必会积累邪气。燥力在肾太强,则会尿频。尿频的原因是,燥和风结合后,不断推动津液更快的运行,这就意味着存不住。由此推演出阴在身体内的表现形式。人体这点水是所有阴的源头,如果存不住水就是阴虚。存不住水的表现自然是喝的多、尿的多。但是也有可能存在其他表现形成,比如大量的出汗,尿少。反正水得能排出去,喝多少水就得排出去多少水。排不出去,就水肿。在治这些病时,用药都围绕着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这种药,一边燥、一边利。

这样燥气和其他诸气的结合关系也能整合出来了,各藏腑之间的关系也能整合出来。在经方体系中恢复燥力最常用的是白术和半夏。但如果燥力不足,是因为气虚造成的,就得补气,加人参。燥和热是非常亲密的伙伴,如果是热不足,化不出燥来,还得增加热量,用附子。就是说燥要想发挥正常的功能,肯定需要足够的气作为动力。这些风、热、燥,都为气所化。燥除了由气所化之外,它还需要热和风的配合,才能完成其功能。燥只靠其自己,也不能完成工作。这就是藏腑之间协同合作构成的整体观。“整体观”、“阴阳观”和“平衡、流通、稳定”的观念,以及实践它们所需要的“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传变”,构成了咱们的核心理论。反复的做各种推演,反复的学习条文医案,不外是去学习运用这套理论的方法,或者说是去实践这套理论框架,使其落实在现实运用中。这又回到咱们那些老话——中医不是难在知识量大,而是难在如何灵活运用这些不多的知识量。中医的能力提升不可能靠知识量的积累,而是生生通过反复推演练出来的。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LGF同学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