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劳之疾2——诊与治

继续舌象分析:

舌象很明显的有点单薄——虚象。舌头的前段更显单薄,说明他上焦心肺虚,舌头的中后段、后段苔比较厚和垢,说明这种瘀滞比较久或比较深。整体舌头没有出现明显的发青、发暗,嘴唇的颜色也没有明显的发青、发暗,说明要么淤的不是那么深重,要么淤没有入血分,没有化瘀血。所以说这个还不是太难治的问题,有垢是麻烦,但是不是特别难。他这个淤象,就看那些小点,颜色还比较嫩,代表淤的还没那么重。如果淤的重,这些点会发暗,颜色越暗淤的越重。

反之你一看舌头,要么青要么暗,要么舌苔又垢又干,甚至颜色发黑,就难治了。再对比的看看下面这个难治的舌象。当看到这个舌象时,我脑袋一疼。这种病没有十足把握,也就五成,如果能每天随身治,加一成。治了两周没改善,第三周才改善。

手相分析:

然后再看手相,相对比较明显的是十个手指肚颜色更红一些——瘀象。鱼际略微的有点不够充盈,但是又不是很严重。也说明这个病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已经向有形的手掌上显现信息了,代表这个病治起来麻烦,但不是特别重的病。

再看手的背面,首先看指甲,指甲有点红包白,不明显。平时咱们会让患者先放松,然后紧绷起手指,蹦起后血脉不畅嘛,你就看看此时的颜色怎么样,考验他供血的情况。如果末端供血都没问题,那基本上全身供血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这里红包白,颜色略红,是淤象,淤而化热的象。但是这个热不能清热,因为他太阴的阳不足。怎么对付呢?就用通行开散的方法,而非寒凉之法。

同样,手相也可以帮助咱们看邪气积累的是否严重、是否顽固而久远。就是看指甲之间的关节纹。这地方最容易积累色素,如果这里颜色深,你就不好治。但是本案整体看着还可以。就是有点瘀而化热,有点虚,有点有形上的亏欠。整体看,第一印象不是那种特难治的病。

再补充点手诊的其他知识,看小鱼际这边(小拇指下边区域),会发现一点红、一点白交替分布的象,这种交替分布是气血均匀的象。如果人整个手掌都是交替分布的,代表气血供应是平稳的。以同样的原则看虎口,那就不是交替的了,是一坨红——瘀滞,这个位置正好对应着肝。注意,单用手掌来判断病位是不准的,就像拿舌象定位病位也是不准的一样。可以拿来参考,但不能断定。

再看大拇指,很明显,有点干燥,这说明津液运不过来。为什么津液运不过来?少阳堵着,太阴还运化失利,太阴还阴阳两虚。喝的水化不了,都尿了,不能把水转化成自己的津液。

治法:

你的分析到位了,治法就在分析之中。就是以扶阳为主,养津液为辅,在这个前提下,不断的恢复他太阴的运化力。先用一两个星期这样的方法,然后看他阴阳恢复的情况。根据后续变化再考虑下一步的治法。

第一步可以考虑从虚着手,而能不能从实着手,先解了他肝脾瘀滞呢?当然也可以。但是这种药就不能吃一两个星期了,最好一次开两到三副,然后看他的两关脉有没有退下去,厚的舌苔有没有退下去。如果退下去了,在观察他身上的各种六经症状,或者脉象,或者饮食睡眠各种体征有没有随之改善。如果有改善则说明,随着祛邪,正气自己恢复起来。如果没改善,反而更疲劳、更胸闷、更短气了,说明随着祛邪,正气根本恢复不起来。这种情况下一步就得用养正的方法。所以你第一步养正或者祛邪,都可以,但是后一步一定要跟上。

能不能祛邪、养正一起来呢?当然可以。同样后续的变化得跟上。比如可以以养脾阳为主兼而养脾阴,同时疏通少阳(因为少阳太阴是一起运化疏通的),同时再加上祛邪的药(主要针对痰湿和气机闭郁为主的邪气)。选入肝和入脾的方法,以入肝和入脾的药作引动。因为两关瘀滞,脉沉,且两关独大,所以要调和肝脾。

他也没有明显的瘀血象,也没有明显的热象,也没有明显的寒象,但是有阳虚象。有明显的水饮不化的象,水饮不化一定生湿,所以他舌苔厚。咱们虽然不能从他这个舌苔厚直接推断他是痰湿证,但咱们可以通过他喝水不化,脾虚一定化湿,而知道他有湿。从而知道他那个舌根的苔厚,需要以治湿来改变。这样思路一环扣一环就推理出来了。这就是一起治的方法,太阴、少阳一起治,阴阳两虚一起治,肝、脾一起治,气机闭郁和湿气一起治。都开在一个方子里,药会很多。

治完之后,还是看变化。要看他是阳先恢复,还是阴先恢复;是肝郁先恢复,还是脾滞先恢复;是痰湿先减轻,还是气机闭郁先减轻。然后你根据后续情况再调整方子。比如,发现他津液先恢复,可是阳虚一系列症状恢复的慢,你就知道下回可以给他加一些更强的扶阳药。同理,如果你发现邪气阻滞不改善,那下回你就加入一些更强的疏通木气、运化脾气的药。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推,如果他津液和血恢复的慢,那就得加上更强的滋补津液、补血的药。

扶阳和生阴:

但是在这个案例,如果你把滋补津液药量开大了,反而会瘀滞,因为他的阳气运化力不够。这些补津液、补血药,很难单靠叠加药量来增加药力,从而快速恢复脾阴,根本做不到。这个概念就是,扶阳见效快(当然用错了,祸害表现的也很快);而阴、有形、津液、血液的虚,不会那么快恢复。

因为身上这点阳,你是通过药物的刺激,把存的这点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也就是咱们说的肾阳)激发出来。通过消耗老本把肾阳激发出来,当然表现的快。花钱容易,挣钱难呀。挣钱就是你得把这点阴养起来。生产的链条很长很慢,而消耗库存的链条很直接很快。

用药可以迅速扶阳,阳起来之后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起来的阳,养那个阴,养津血,而不是让升起来的阳去伤害津血。这完全就看你的调控能力,如果用的不好,扶阳药会造成化热、化燥。用的好了,这点阳就能起来生阴。

为什么他的阳气不去生阴呢?关键在于判断好病位、病性。首先它虚了,其次它堵住了。你从虚和堵的角度考虑,渐渐的就能恢复他阳能生阴的功能。阳生阴就是喝这点水能往全身输布了。能全身输布了,下一步才能造血。能造血,下一步才能修复损伤、排除垃圾。

邪退和正复:

如果咱们上来就先攻邪,也就是排垃圾,那就是消耗他本来储存的老本。邪去掉一分,再看正气能不能恢复一分。太阴病是有可能邪去一分,正气自己恢复的。是不是一定能恢复呢?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不一样。只是根据咱们的临床经验,在太阴病的阶段,随着祛邪,正气得以恢复的几率大,远远大于少阴病。这就是为什么咱们要先辨六经。如果辨出少阴病,就得基本放弃“邪退正自复、正复邪自退”的这种想法。自己恢复不了,就得帮他一下。

本案较大的概率会出现,邪退正自复,正复邪自退。这也是为什说这个病不是太难治的原因。只是注意别治偏了,比如说大量使用扶阳药,肯定先伤阴。阴扶起来慢,可是阴伤起来快。因为他本来就阴虚了,本来就运化不足,本来就太阴少阳都瘀,大量的热药用进去之后,会造成瘀而化热。只要避免了这些弊端,用缓药调之,一定能逐渐好起来。只是这病就属于得慢治的病,所以被称为慢性病。有的病你可以快治,而有的病,快治根本治不好,反而越治越糟。

后续处理

本案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心慌、心悸、窦性心律。为什么会出现心的症状?因为太阴虚,少阳也郁堵。又虚又瘀,心肯定处在受消耗的状态。火生土,土总虚着,或是总实着,总瘀着,就会把心也拖累虚了,或瘀了。但是当前这一步肯定不会选择先治心。为什么这么判断?从六经判断是先治太阴、少阳,从藏腑判断他得先治肝脾。无论是脉象,还是六经,都不指向先治心。所以,这个问题就先放着,等太阴脾(后天之本)足起来,太阴的邪清了,少阳也通畅了,肝脾的瘀滞解了,心的症状大概率会自行减轻。如果那时还没有减轻,或者还有点遗留,再处理一下,随证治之。就是所谓的后续处理。

错综复杂的这种医案,就是练当前第一步怎么入手,和随后怎么应对。

如果偏要从心入手,也可以。只要你的理法体系支持你这么做,你就可以这么治。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M&M同学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