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修炼——思维与感官的升华之路

咱们对《伤寒论》关于脉法的条文其实是有误解的。这种误解在于见到“太阳病脉浮”、“太阴病脉沉”这种条文就认为,太阳病是靠脉浮来确定的,或太阳病一定现出脉浮;少阴病是靠脉沉确定的,或少阴病一定脉沉。这种思维方式是现代人才有的思维方式,古人看书的时候不会产生这种思维。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万物类象,并非一一对应。

既然不能见脉浮就是太阳病,不能见脉沉就是少阴病,那么六经脉法具体是怎么运用的呢?其实还是多项合参。条文中也说了,脉浮兼恶寒、发热、汗出异常(或有汗或无汗)、苔薄白,才是太阳病。这种情况的脉浮才是太阳病的脉浮。尤其“舌苔薄”是单纯太阳病的重要信息。如果舌苔厚腻,舌质坑坑洼洼,再现出脉浮,肯定就不是单纯的太阳病。于是咱们不得已只能说,太阳病大概率会现出脉浮。这么表达不算错,但没有表达出条文多项合参的核心意思。

关于合参,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种语言只出现一次,而其他的条文都是多项合参。而且就这句话而言,今人也有认知上的误解。并非见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其一,就是柴胡证。如果怀疑,临床中可以这么尝试。一定是柴胡证的前提下,出现了这些症状其一,再使用柴胡剂才会有效。如果病机不是柴胡证,即使表现出来同样的症状,用柴胡剂也无效。

咱们看到医书上的任何表述,都不要用科学公式那种以一一对应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而是要从万物类象的角度理解。学习中要不断培养这种万物类象的思维方式。

比如,咱们用柴胡剂治好过小儿夜咳。没有其他症状,咳嗽也很轻,如何诊断为柴胡证的咳嗽呢?因为仅凭夜咳判断为柴胡证的概率只有六七成。于是再通过其他信息佐证判断:

  • 1.寻找脉色信息。如,舌上有小点,柴胡剂的概率又能加一成。再加上脉弦,就可以确诊了。但问题是并非柴胡证都会现出脉弦。于是就需要排除法来弥补。
  • 2.排除法。可以通过逆向判断弥补,排除其他几经咳嗽的可能性。

“有一个柴胡剂的症状,就有用柴胡剂的可能”,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在理论上也没问题,问题是在于实用层面——如何确定这个症状就是柴胡证的症状?由此话题引出咱们这套体系的一个特点(谈不上优点,还是缺点)——实际上咱们的理论构建的范围覆盖太大,造成有些地方得不到用法的支撑。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咱们中医圈有一种单靠舌象看病的技巧。这种方法显然存在诊法的严重不足。之所以能治病也是通过治法弥补。大致的套路如下:

  • 看舌色异常,如红色、淡色、驳杂之色······
  • 看舌苔,如薄厚、质地、颜色······
  • 看舌形异常,如坑洼起伏、不均匀······
  • 这些舌象的异常分别分布在什么位置,根据位置直接对应藏腑,然后直接对应药。在舌象上出现什么象就固定的使用什么药。

比如舌根出现了颜色较深的黑点,就对应牛膝这类药。如果这些点特别深,就对应水蛭。舌头干燥,就对应的津亏,继而对应各种补津液的药······这种用法,肯定有用错的时候,而且错的概率会很大,怎么办呢?还是用治法上弥补。比如患者舌象现出阴虚,按舌象对应本应滋阴。但是他本身并不阴虚,阴虚象是淤滞造成的。治法上就在滋阴的同时,加上通调津液的药和活血药。

注意体会这个逻辑,本质上根本无法通过舌象干燥,而准确确定病机。但是在治法上,可以既补津液、滋阴,同时通调这些津液和活血。于是补的这些阴可以不滞。

讲这些,绝不是教大家,一一对应的治法。这种治法之所以诞生,是因为符合现代人一一对应思维方式。而这样的学术特点或者治法特点,咱们并不推广。即便如此,如果你能仔细品味在这种治法时,依然可以汲取咱们想要的东西。比如,上例你就可以学到“补而同时通行疏导的方法”。虽然脱离理论的一一对应,时灵时不灵,但只要把它借鉴到咱们的理论体系中,就必然好用。

补而不滞是滋阴派的核心;寒凉而不败脾,寒凉而不滞,是寒凉派的核心;扶阳而不伤阴,是火神派的核心······当你知道这些理之后,在自己的理论框架前提下,再看到这些教学资料、治法,就能学到东西。当你用的时候,甚至比原作者那种仅凭舌象开方的用法,还扎实、还见效。

这些单项独断的、简单思维的中医用法,除了源自现代人一对应思维方式,还有一个无奈的原因,就是市场化、商业化的环境,注定了临床大夫要以更加节省成本的方式来看病,医生的成本就是他的精力、体力和时间。

下面这张图模拟了整个中医的一个真实情况,即理论、诊法和治法中实际可用知识的比例是不平衡的。

  • 核心理论层面的知识其实不多,只需要不断的加深。
  • 治法是无穷无尽的。这治法层面的知识量要比理论层面的多很多。
  • 诊断(包括诊断的能力和诊断的知识)连接着理论和治法,其可用知识其实最少。

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中医最难学的是诊断?你只要诊断清楚了,真到开方的时候就简单了。因为治疗的方法是最丰富的。理论层面,咱们可以通过各个学派的学术融合,尽可能的建立一套盲点更少的理论体系,这点也容易做到。然后拿这个理论体系直接跟各种治法对应起来。这点也容易做到。因为治法很丰富,足够覆盖你的理论。但是唯独二者中间的这个瓶颈,“诊法”不好学。产生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因为理论用的是思想,治法用的是世间万物,而诊法用的是感官。感官永远是瓶颈,最大的瓶颈。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木火星同学整理初稿,想想同学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