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28~140结胸与诸证鉴别二

如果要分析结胸证的症状规律是什么道理,需要先知道结胸证的病因,即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以方测证是个常用的方法,所以先看看这三个陷胸方: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陷胸汤。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不知道为什么祖师爷在用量上,有时候说重量,有时候说体积。芒硝一升大概是120克,量不小。大量使用芒硝,既能泄热,也能利水。甘遂是利水的重剂,大毒,吃完会上吐下泻,反应很强烈,所以用量很小“一钱匕”。到底钱匕是什么量?有各种考证,也没有个确切的说法。现在通常把钱匕认为是重量单位,大概是1.5克左右。一钱匕通常按1.5克算,估摸用量取1克~1.5克之间,可以少点,别多。

看下方后怎么煮药:先煮大黄,六升煮成二升,去滓,放芒硝,煮一两沸,放甘遂,温服一升,吃完会拉稀,拉稀就停药。大致意思是先煮大黄,煮的时间还算长(因为把六升水煮成两升)。然后放芒硝煮一两过,等于极短时间的短煮。然后放甘遂,甘遂就不煮了。还是两升水,放了芒硝、甘遂。一次喝一升,分两回喝。大黄久煮取其攻瘀之效;短煮要么攻大便,要么攻热。从这能看出,大黄也可以用来攻水。这样就发现,大黄能用来攻大便、攻瘀血,还能用来攻水。攻瘀血的方子: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稍带注意一下大黄用量:六两,是个很大的用量。桃仁承气汤中大黄四两;抵当汤中大黄三两(也有二两一说);大承气汤中大黄四两(酒洗)。可见大陷胸汤中大黄用量很大,再配上芒硝一升、甘遂,所以是个逐水的猛剂。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除了大陷胸汤的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之外,还放了葶苈子和杏仁。丸剂是取其猛药缓用的思路。再看下大陷胸丸的制作过程:把生大黄半斤和熬制过的半升葶苈子,捣碎筛出来(因为古人的磨打不了特别细,现在可以打的特别细)。再把杏仁和芒硝掺进去,杏仁是油质的,所以捣烂之后会黏黏糊糊的。这四味药做成药丸,大概豌豆那么大就可以。再把甘遂和白蜜用水两升煮成一升,吃药丸的时候,配上甘遂白蜜水。服用后还是会拉稀,如果药劲不够没下利就接着吃,直到拉稀为止。还是一见拉稀就停药。注意一下煮甘遂水的时间:把甘遂和白蜜用两升水煮取一升,显然比大陷胸汤煮甘遂的时间要长,所以甘遂攻水、逐水的那股猛劲会稍微弱一点。同时,大黄配芒硝的药力,又因为掺进了杏仁(药力温和)和葶苈子(中等强度的药),所以整体来说,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的组合,还做成丸剂,药力相对大陷胸汤就更为弱小。所以整个算起来,大陷胸丸相当于是低配版的大陷胸汤,药劲弱化了。

先给出个猛剂的汤,再给出个相对和缓、低配版的丸剂。有点像抵当汤和抵当丸。在太阳中篇和太阳上篇,连着给出两个这样的条文,一做汤,一做丸。大家可以琢磨一下这个用法,至少能得到一个启发:猛剂是否都可以做成丸而缓用。

再分析一下大陷胸丸,还是大陷胸汤的那些药,里面加了杏仁和葶苈子这种能明显入肺的。葶苈子也是攻水剂,同样是攻水,葶苈子有其自己的属性。药书上对葶苈子的表达不好理解,称之为攻消痰水壅滞,痰水壅滞之后出现的各种肿、各种胀。这里借用一个西医的概念更好理解,就是攻消细胞组织里的痰水。而且只要是籽、仁,里面都有油,所以杏仁和葶苈子,以其油质还能润。这里面教了咱们一个做丸剂的小技巧,就是加一点这种功效相似,但是药劲不那么猛的药,可以把整个猛药的力量变得更缓。当然,这个技巧如果用错了,就变成让有效的药力变得更弱。什么事都是一体两面,不外是你主动控制药力,令其变弱;还是没操作好,让有效的药力变差了。咱们把思路放在葶苈子和杏仁化痰的力量上。所以大陷胸丸相对大陷胸汤有了一些治痰的功效。总结一下:大陷胸丸不但能攻水,还能攻痰,当然还能攻热。依照这个思路,很容易把小陷胸汤给顺下来。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半夏配栝蒌实(现在药店叫全瓜蒌),主要功效是治痰;黄连治热,那么小陷胸汤力在功消痰热。小陷胸汤的清热体现在黄连上,不是用大黄、芒硝。对比大陷胸汤和小陷胸汤的方剂,会引发一个疑问:既然陷、结在胸,显然在上焦。那大陷胸法都是奔着拉稀去的,按照前辈教给咱们的思路,邪在上焦,应该用吐法或汗法呀。当然服用甘遂后有可能吐,不是一定只拉稀,不呕吐,但是也拉,毕竟大黄那么大量。于是,怎么理解通过通腑令其下利,同时用攻水的药,以拉稀的形式,把痰热、痰水给清掉。如果其水热互结或痰热互结之邪在肠道,肠道在下焦,那为什么称之为陷胸方、结胸证?因为人体的上焦、中焦、下焦本身是一个整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个体。本身就是一体,只是为了表述方便,把它分为上中下三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方、分为五藏六腑、分为六经。那是为了思维方便而给分类出来的,为了诊断的时候有所依从,开方的时候思维能有所指导。分出的各方各位,本质上其为一体。当水热或痰热结于腑,结于胃肠道,位置虽在下焦,但也造成了上焦的闭郁不通,津液、血液、气机无法正常的上下运行。下焦结住了,上焦也结住了,那中焦也好不了。所以上焦气结住了,下焦胃肠道里痰水、痰热结住了。

可以在头脑中做一个类比的想象,不太准确的把人理解成一个环形管道,这个管道里有向上的加压,也有向下的压力,才能形成一个循环。现在把下面的管道给捏住了,下面闭郁不通就会造成上面压力越憋越大。这种下焦或里的闭郁不通,导致上焦或外面的压力增大,这是人体常出现的发病规律,比如高血压就是这个病例。某一处的瘀滞,导致另一处的压力增大。某一处的闭郁,导致另一处也跟着闭郁。这是比喻。用中医的理论或中医的术语来表达,大致如下:五藏与六腑互为表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小肠与心互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大肠之邪循其表里之经,上逆犯肺;小肠之邪循其表里之经,上犯于心。水热、痰热之邪结于肠而上犯心肺,犯于胸中,胸中大气,宗气。用中医术语表达,合于理法,合于中医的道意,但是不好理解,所以不得已做些比喻。

下一个问题就是还得自洽。咱们得出这么一个推演,能不能通过条文中脉色症的症状规律描述来验证它。还是经验证,又再次推翻了这种思路。如果被推翻了,还得再去找解释,再去验证,证真或证伪。直到在解释上形成自洽,在思绪上得以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