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互根无处不在,阴阳互制无时不有

同学:阳虚病人为何可以用热药加芍药甘草汤回敛浮阳?

淼师:准确的表达是白芍配甘草酸甘养阴。因为阴被补足了之后,再扶阳,便形成了平衡,于是浮阳便得以回敛。仔细体会这个表达背后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的浮阳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处理,关键是辨出造成浮阳的原因。芍药甘草汤能够敛阳一定是因为太阴阴虚。太阴的阴足够,生成津液就足够,整体的阴阳得以平衡,浮阳自然就能收回来。

同学:病人本就阳虚,加白芍会不会助湿?

淼师:如果患者有痰湿闭郁,用任何滋阴的方法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得具体确定每一个病人的短板所在。比如,脾虚运化力不足所生的湿(湿还未形成团聚,或者湿不是主要病因),只需解决脾虚,湿邪自去。因为脾可以正常的行使自己的功能了。如果造成湿的原因是脾虚中的脾阴虚,用芍药甘草汤不但能把浮阳敛回来,还能把湿邪治了。这种治法前辈称之为——增水行舟。但是如果痰湿是主要病机,脾虚是痰湿造成的,痰湿不解决,脾虚(脾阴虚、或脾阳虚、或都虚)就解决不了。比如,此时是痰湿造成脾阴虚,无论怎么滋脾阴,痰湿大概率都不会好。因为主要矛盾不是阴虚,而是痰湿。而在某些病人身上,却会表现为阴虚更明显。这种核心短板是痰湿,却表现出强烈的阴虚象的情况,确实容易给咱们造成诊断上的失误。假如经过初期治疗发现——治阴虚,痰湿化不掉。立刻就知道,得治痰湿。即使开始诊断功力不强的时候,因为有了这套整体观的理念,也能明白其中的门道,不会一错再错。如果没有这套理论,就会产生一种困惑——明明是阴虚为何滋阴治不好?就像明明有热,清热就是清不掉;明明有燥,润燥就是润不进去······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是咱们需要整体观理论支持的时候——找到核心矛盾,而非迷惑于症象。有利于咱们学习的是,前人把人发病规律的原因凝练为那几种,甚至懵都有可能懵对。只要懵对了,就会见效。只要见效了,就可以逐渐整理和增长你的诊断能力,以及完善理论体系。

比如,你现在的诊断功力已经可以看出患者有痰湿和阴虚。但是还无法判断他是阴虚导致痰湿,还是痰湿导致阴虚。二者纠缠在一起,肯定化热。这样三个病机一起出现的情况,其实可以一起治。一起治的结果一定是最顽固的病根,好的最慢。于是通过治疗,你也能发现患者最顽固的病根所在。这就是用治法来弥补诊断上的不足。通过这种实践,你的理论自然也会因此提升。这便是咱们说的——理论、诊断、治法三者相互促进、螺旋前进。

给大家一个结论——到现在为止,我本人也做不到每一次都百分之百辨出病人最核心的短板。能做到的是,经过一两次试探后,把握住病根所在。而且至今为止,我也只从教材中看到过这种百分之百把握住核心矛盾的医案,现实中一个这样的大夫都没见过。这个结论也曾让我很是困惑。其实原因很简单,假如淼叔百年之后,这些教材被学生们传下去了。后人看到的医案肯定是我准确把握病情的案例,那些没准确把握的医案未记录。所以我想把这些话留下去,以免后人也出现我曾经的困惑。

所以真正的解决之路,是你有办法在一两次之内,通过试探迅速把握。而不是要求每一次初诊都像神医一般,明确诊断。对于复杂病机、病致三阴的重证、久证,明确诊断是做不到的,且谁都做不到。做不到却能屡屡呈现在医案和教材中,就是因为需要传递和传承。所以迫不得已要以这种形式记录,于是就产生了误解。

最关键的是构建你自己的解释体系,即理论。理论这个词是西方的术语,其实源自于日本。日本创造了好多近代词语。这个解释体系按照咱们中国传统的说法,称之为“道”。领悟“道”,就只能花很大精力,逐渐试错、逐渐感受天地人,别无他法。领悟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种种疑问,而这些疑问在一开始的时候,甚至提问题时都问不到点上。但是这不要紧,只要有问题就是好事。咱们一直强调的就是这点,只要你能产生疑问,说明真正的思考了。只要去真正的思考就是好事。因为只要去思考,你一定会渐渐的把思绪梳理清晰,加上时间、火候和功夫的磨练就可以。同学:从阴引阳与从阳引阴有何区别?
淼师:“从阳引阴和从阴引阳的具体区别、具体定义”,这件事真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虽然可以表达为——只有到了太阴病才有这种治病的需求,而且得到太阴重症。只有阴阳两虚的情况下才需考虑这个问题,单纯阴虚阳虚都不需要考虑。咱们也可以给出相应的一个套路的治法,让大家以此为启发进行思考。但是这些讲解都不足以完全讲清楚“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渐领悟。

理论上讲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阴阳一体。阴阳永远要平衡、要一体,在局部可能是阴阳失衡的,在整体是阴阳是平衡的。就像心和肾的关系、肺和肝的关系,单看哪一个藏都各自有其阴阳偏颇:心偏热,肾偏水旺,肺偏肃降,肝偏疏泄,可是整体是要平衡的。看病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整体的平衡,就是咱们说的“平衡、通畅、加稳定的平衡通畅”。

每个人产生的具体疑问,都是由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理解方式而产生的特定疑问。所以本质上只能自己给自己解答。无论老师怎么解答,也不可能正巧解答到你当前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点上。老师能给你最有价值的东西,其实是整套框架。然后告诉你如何用整个框架,把这个知识放入其中。那么这个知识产生疑问,也要放在整个框架中去理解。除非老师会“读心术”,否则没法直接锁定学生内心中的疑惑点,给出答案。因为即便是提问者,其实也不可能完整的把基于自己整体疑惑下的一个点的疑惑,用语言或文字直接表达出来。于是,咱们给出的、尽可能的解释,也不外乎就是用阴和阳的关系来解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紧接着面临的问题是——阴阳定义如此的宽泛,宽泛到若想通过语言表达,只能把它狭义化。而狭义化的讲解,只能作为一个启发的存在,却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你需要以这个启发,一步步去建立自己完整的理解。

比如就脾阳(包括脾的气、风、燥、热)而言,如果脾阳充足,脾阳就可以把水谷精微吸收、蒸腾、腐熟、输布,产生津液。这些津液通过气再变成血。这些前提需要阳充足,阳不够,这个功能一定会受拖累。通过恢复阳的力量,让脾恢复生成津液和血的能力,这个过程可以把理解成“从阳引阴”。

理解了这个,自然你下一步就会思考,如果脾阳不足了,或者脾阳的哪个层面不足了,患者会表现为什么样的脉色症规律。这就是诊断的练习。于是你还得有相应的几套治法储备。

再看“从阴引阳”,咱们换个角度,从少阴层面说。但仍然只是一个启发。在自己梳理的时候,要把各藏腑各经都得整合起来思考。所以真要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口述一遍,得讲半本《内经》。讲半本是不可能的,于是咱只能抓住一个狭义化的例子——少阴的从阴引阳。

当人体缺乏把储存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阳)的功能的时候,通过风药、热药、燥药刺激身体的养分转化为风力、热力、燥力。这个过程本质上是消耗身体储存的物质。营养物质属阴,它化生阳的这个过程,称为阴生阳,或者“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不仅仅是“阴生阳,阳生阴”的意思,其本质上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扶阳的时候,阴得足够;养阴的时候,阳得足够。所以还得考虑平衡的角度,绝不能只考虑一边,不考虑另外一边。这就是咱们常说的阴阳观。

这个阴和阳,是正气还是邪气呢?刚才咱们举个例子是正气不足,而有时候这个概念也可以用来处理邪气。比如阴邪过剩,咱们就需要鼓动正气的阳,去攻这个邪。这个驱邪法也可以理解成“从阳引阴”,即通过阳把这个阴给引出去。

为了讲解方便,咱们会给出一些治法层面的示意,比如用桂枝汤的化裁来引申这个概念。从正气的来论,当需要从阴去引阳的时候,就在桂枝汤里加桂枝。或者增加其他的阳性的药。

这种讲解只是思维的启发,而不是一个定式。绝对不是临床遇见这种情况,就用这个方法。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热不足,单靠桂枝解决不了,就得加附子;气不足,就得加黄芪、人参······咱们重思维方式,重理论的基础和框架。而不是什么病用什么方子治。我以前尝试过“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治”的教学,成材率不高,而且没有超过我的。原因在于那种教法就直接把学生思维给限制住了,思维一旦受限,天花板就固定下来了。

固化的思维,遇见病就会想用一个什么方法治病。而学成了咱们的思维方式,遇见一个病,就会从天地人的自然规律的角度上去理解这个病。显然这两种思维方式带来的潜能,差距将会有多么巨大。如果咱们采取的思路是以病为思考核心,思考怎么治,拿什么理去解释,然后用什么方药治,而放弃思考天地人的理,那一定是永远跟在西医的后面无可奈何。

西医的背后是由整个产业链,整个科技体系来做支撑的,咱们中医就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望闻问切,永远跟不上。咱们优势是理,天地人万物一体的这个理。这个优势是西医永远无法理解的。科技越高、研究越分化,越会失去这个整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天地之理是存在的,这个规律是存在的。咱们可以不断的证实这个规律,这就是咱们说的医道。中医这套理论能够治好病,证明了它的宇宙合法性。虽然科学不承认我们合法,但宇宙承认我们。而且这套法是天地定下来的,而非人定下来的。

学医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可以从天地人、自然、社会中寻找答案。仔细品一品天地人自然社会是怎么运行的。经常这样思维,一定能得出你对这个世界价值判断而形成的理解。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当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老师只能给出一个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理解转化到你自己体系之中,势必会有一些折损。什么是消化吸收呢?就像一碗兰州牛肉拉面,消化吸收意味着,一定有其中一部分是被排泄出去了。绝对不可能百分之百把老师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所以咱们强调举一反三。老师讲十分,你能够吸收的可能只有三到五分。但如果你能举一反三了,五分就会变成十五分。

至于“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这个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治法和运用,大家把它作为一个贯穿自己学习生涯的线索之一,不断的从练习中深入探索。以后看到不同的条文、不同的讲解、不同的医案,试着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其实就是阴阳观。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木火星同学整理初稿。闫老师审核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