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57 痞证下利之生姜泻心汤一

一五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条文还是在心下的症状来排列“心下痞鞭”。生姜泻心汤方跟半夏泻心汤很接近,只多了一味生姜。生姜四两,量最大。条文语境可以看出,加生姜是因为有水气,生姜能治水。条文中却说胁下有水气,胁下容易联想到少阳,这是本条理解最困难的点。这时候要多看各种注家,伤寒论的注解。我推荐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的《伤寒论译释》第四版,主编是陈亦人教授。生姜泻心汤的条文,里面有陈修圆、尤在泾、汪苓友、方中行、陈平伯、王晋三等的注解,好几家合并。这样的书作为工具书得有一两本。

表面看胁下有水气是少阳证,但解释为就是少阳证,总是不够自洽。看伤寒论译释中的几种注解怎么解释胁下:

  • 胁下有水气,实际是肠中有水气。因为升降结肠的位置正当两胁的下方,这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说。中医不用解剖学,这个解释知道就行了,诊断辨证的时候不用这个思维。
  • 陈修圆的解释:水不化而横流,故为胁下有水气。说的很粗,但好歹是中医表达,没说的特别明白,但也算个解释。因为有形的水确实会横流,就像先前看的十枣汤的条文“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往胁下引着疼。
  • 尤在泾的解释是从藏腑五行角度,没解释透为什么往胁下传。“胁下有水气,土德不及,而水邪为殃也”翻译成白话就是因为土的力量不够,所以水邪就成祸患了。这是从土能治水的角度去分析。解释了土不能治水而水泛滥,但还是没解释为什么水往两边走。这么看来,陈修圆的解释还比较形象:水气横流。但这两条可以合在一起解释,因为要解释水气横流,就得解释为什么有的时候不横流。不横流是因为土的制约能力够强,控制了它的泛滥,那就是尤在泾的解释。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这样就融合起来了。
  • 汪苓友的解释也类似:“胁下有水气者,中州土虚,不能渗湿散热,以故成水而旁渗于胁下也”。这个说法相当于把陈修圆和尤在泾的说法加在一起,显得全面多了。即从藏腑五行相制约——土治水,也从水邪的性质——流动性,两个角度解释了。从这可以体会出陈亦人教授汇编此书的用意,选择这三家的注解来解释条文,是真用心了,这是真正的前辈。后面其他人的注解都是在注解方剂。

为什么说此方是治少阳证也不算错?显然不是因为某几个症状组合,比如胃中不和、干噫,胁下,貌似这三个症状组合在一块也跟少阳的症状有些相似。胃中不和类似嘿嘿不欲饮食;干噫类似于干呕;再加上胁下的症状。但不是症状组合对出来的思路。再复习一下少阳病的定义:少阳的功能出现异常。少阳主枢,枢机运转不利,可能是寒、热、外感、里病出外、湿等造成的,所以少阳的方子特别全,即有升发气机的、又有治热的、治水湿的等。如果就单纯的病性来说,小柴胡汤的方子很乱。少阳的功能就是枢机,不管寒热湿,各气都要枢转,所以当枢转不灵的时候,可能同时出现寒热、同时出现燥湿。换个角度表述,寒热燥湿都可以影响少阳的枢机,令其枢转不利。只要病犯少阳,就会现出少阳功能受损之后的一系列症象规律表现。

既然表现为规律的症象,直接用症状对应少阳证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思考症象背后的原因来确定是少阳?原因在于有些病产生的症状不太规律。这种案例反复讲过:没出现口苦、咽干、脉弦、往来寒热、嘿嘿不欲饮食等规律的典型提纲症状,出现了别的症状,比如舌头上有很多小点;晚上加重,白天减轻;早上刚起床加重,稍活动后减轻,这些不是规律的少阳提纲症状。

知道原理,再看这三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又何尝不能是少阳?因为它也是各种复杂病机困滞了气机,或者解释成气机被困滞之后,表现出了复杂的病象。小柴胡汤和三个泻心汤的药物组成非常相似;治疗目的也非常相似,就是把困滞的气机运转开。所以不能说这三个泻心汤就是少阳证的方子,思维上不能自洽,但是这三个方子确实有机会治少阳证。

这种思考的费解只会产生在理论层面,实际临床没有这些困扰。凭脉就可以判断,脉弦就用柴胡剂;症状规律都发在胃肠道上就用泻心汤。于是用泻心汤的一个最常组合出现了:泻心汤里加柴胡。不管是少阳证犯了中土脾胃,还是本身就是中土脾胃阻滞而累及少阳,这个方法特别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