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伤寒,汗出解之后,”意思是汗出之后解了,显然是说有个表证被解了。伤寒论经常用脉浮、汗出来暗指有表证(当然不能理解成汗出都是表证)。解之后出了一系列胃肠道的症状: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干噫就是打嗝带着腐臭味,称为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肚子叽里咕噜响、拉稀,没说什么原因造成的。推演一下:可能是这个病往里走了才治,只治表,里证没治好;也可能是本来就有胃肠道的毛病,被这次感冒给招出来,感冒好了后,被招出来的里证还没好。
条文直接给出病性:有水气,要治水。相对半夏泻心汤证而言,多了水气,所以多加了一味生姜。又相对于甘草泻心汤来说,甘草泻心汤拉稀太厉害,伤了胃家津液,所以加了味甘草来恢复津液。如果生姜泻心汤证开了半夏泻心汤,极大概率也能治好,不过会多拉稀几天。也不会时间太长,因为把中土气机调和了,人体自身就能把水气给排掉。再反过来看生姜泻心汤,仅用生姜来处理水气,说明水气不顽固难治。根本还是因为中土失和不能治水,要把中土恢复,恢复中土的思路还是半夏泻心汤的方法,所以两方对比差别很小,加了四两的生姜,生姜量很大,但生姜是个和缓药,加四两药劲也不大。把干姜的量减小了,生姜泻心汤里干姜一两,而半夏泻心汤里干姜三两,用意很明显,还是要保留点干姜热性的开散力,但主要问题是水,所以减少了开散力,增加了散水力。干姜散的是寒,生姜大量用散的是水,本质上还是寒热温燥润并用的方法。可以这么理解:通过寒热温燥润并用,同时打开各气,打开中土。
寒药、热药、燥药、润药,散,同时使用五股力量:半夏燥散、干姜热散、黄芩凉散、生姜散水、大枣和甘草润补津液。祖师爷时代的人参也有养津液的功能,现在用的党参养津液的功效不太好,东北参更不能养津液,所以这个地方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到底用北沙参还是西洋参。用西洋参,肯定虚的程度更重。一般用北沙参替代,甚至用党参替代也可以。就像小柴胡汤一样,这三个泻心汤正常情况下不用人参。因为人参是内敛性质的药。此方是用各种药把痞塞不通给打开,再用固摄的药就乱套了。
生姜泻心汤在描述症状的时候,除了痞,还多了个“硬”。临床中可以见到触诊发硬;也可以触诊不硬,但是患者自己觉得发硬。因为中土被闭塞住了,润养肌肉的能力变差,肌肉紧绷。中土被闭塞,食物不能顺着胃气下行,所以打嗝,带着一股腐烂的味道。同时治水也出问题了,造成一些水气停留。可是人体又要把水气排出去,希望把困滞打开,强行运化,一时又运化不开,肚子就叽里咕噜的响,如雷鸣。下利说明能排出一些,是属于自解的一个反应,所以本方也有可能不下利。肚子响,能排出来就下利,现在排不出来,用生姜泻心汤就对症。用半夏泻心汤也能治好,但可能服完反而拉稀,因为停的水气始终要排出去的。如果开的是生姜泻心汤,有可能这些水气被化开,没下利。这都是临床中可见的变化,因人而异。因为如果仅盯着下利的症状规律使用生姜泻心汤,必须见下利才能想到这个方子。如果没下利,只肚子响,还能否想到这个方子?这就是盯着症状思路的弊端。比如没下利,肚子响,脉象濡软,水湿的脉,舌象水滑,即便没下利,也知道此处用生姜泻心汤优于半夏泻心汤。不过开成半夏泻心汤也能治好。
下个条文是甘草泻心汤,其实病机是一样的,只不过病程发展阶段不同:下利拉的太多,没把水气排掉还伤了津液,因为中土的困滞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