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58 痞证重伤津液之甘草泻心汤

一五八、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䘌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承接上条文,本条甘草泻心汤用来处理泻心汤证下利过多,开始伤津液了。先看方后:编伤寒论的臣亿,考证甘草泻心汤里应该有人参,参照的是《千金方》、《外台秘要》,这个说法非常合理。下利之后肯定伤脾胃,尤其伤津液,加上能够固养津液的人参。肯定不是东北参,用北沙参或西洋参替代,目的就是针对下利过多,伤了中土津液。

本方甘草泻心汤的变化:散水的生姜不用了,因为已经拉稀过多。反倒把甘草量加大一两。人参此处用北沙参或西洋参替代。

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这句话为小注,解释的不太清楚。从条文语境看,心下痞硬症状加重了;打嗝变成了干呕,也是加重了;拉稀也加重,一天拉几十次。明确说了发病原因:一而再的误下。先是误下导致一天拉稀数十次,一看病没好,还接着下,痞证就越来越重。整个条文与生姜泻心汤极为相似,就是症状加重了,甚至出现了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变成虚证了,所以条文小注说“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就是邪气。邪气的闭塞没有解掉,津液进一步受损,所以心下痞硬满更严重。

说到上吐下泻,有没有想到霍乱病。厥阴篇后面讲了霍乱病,上吐下泻为主要症状标志。那咱们就把这几个泻心汤加到霍乱篇综合理解。霍乱篇会放在太阴篇里讲,因为太阴篇就三个方子。人得病,太阴是最复杂的,什么性质的病都能得,偏偏条文最简单,祖师爷写书颇有用意。所以咱们的课程会把太阴篇稍微扩充一些内容,补充一些其他的条文方剂,但是仍然不够。祖师爷之所以把太阴篇安排特别少,就是因为过于变化多端,讲不清楚索性点到为止。讲太阴篇太阴病的时候,还会再次复习一下一气周流学说,因为这个学说理解太阴病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