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77 178 炙甘草治病甚多

一七七、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斤(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一七八、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康本:伤寒解而后,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追文】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一个是炙甘草汤的条文方剂,另一个条文则是辨脉。“伤寒解后”出现了结代脉,心动悸,那之前是什么病?按照原理去推演一下,什么病容易造成伤阴伤血的炙甘草汤证?或之前有个什么病,被治的差不多了,下个阶段需要炙甘草汤?

热邪最易伤阴,什么病位的热能伤到三阴?一定是热已经由三阳传入三阴了。说的是突然被一股大热之邪从三阳传到三阴,并且伤了阴,是骤病。也有可能是一步步重伤到三阴之阴,先伤太阴,再伤少阴。太阴被伤到生成造化能力不行了,此时再用炙甘草汤,效果就不太好。

宋本上没有“解而后”,所以要思考之前的伤寒是什么病?如果没有“解而后”,“伤寒”指的就是炙甘草汤证。

有没有可能:先前有数种实证,被拆分剥离治的明显减轻,邪退后,该治阴虚了,阴虚成了主证。如果是这种可能性,先前是更难治的阶段,后面算好治,用炙甘草汤收尾。因为先前的邪如果很盛的话,同时还有炙甘草汤证明显的阴虚,一定是个虚实夹杂的毛病。治虚实夹杂的毛病都不好治,直接攻邪,有严重的阴虚,邪攻不掉;反之,上来就滋阴,邪又退不掉。所以先前那个病是更难治的,问题由复杂变成简单的炙甘草汤证。

有没有可能先前是伤阳的阳虚证,阳虚证好了,现在变成了阴虚证?这种可能性理论上存在,但实际遇见的概率较小。我也确实遇见过这样的案例,初诊和第二次复诊的时候,是明显的阳虚阴寒证,一两次之后就好了,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表现为各种阴虚,以及阴虚夹杂其他邪气的各种毛病。但这种案例确实少。而且那个患者40岁,治不孕不育,身体不是特别健康,但又不是很差,卡到这个点上,使她怀不了孕。长久体质是阴虚血虚,偏阴虚的,头一两次所现的伤阳的寒证,应该是新得的近病,很容易被处理掉。所以肯定不是长久阳虚证,如果是长久阳虚证,之后又表现反复各种阴虚血虚证,就会变成阴阳两虚的顽固之证。治阴阳两虚的毛病,最希望看到的是阴阳两虚其中之一能迅速改善,否则出现阴阳两虚相互纠结、相互制约就特别难治。所以遇见这种患者,我一般是先治半个月,如果这期间没有把阴阳之一调过来,那就是治起来特别费劲的病。

用炙甘草汤治的脉结代、心动悸,显然是阴虚,而且已经有偏里的阴虚了,此处的里是三阴的里、藏之里。用藏腑学说解释就是心肾阴虚。肾已经阴虚了,无法上奉润养于心,同时兼见心阴虚。如果只有肾阴虚,心阴不虚,不一定会出现跟心跳相关的症状(心慌心悸)。脉结代就是心跳偷停。如果只有心阴虚,肾阴不虚,病特别好治。因为肾阴是一切阴储藏之根本,肾阳是一切阳储藏之根本。之所以条文会提到“得此脉者,必难治”,会出现难治之证,就是因为肾阴和心阴都虚了。心阴不虚,只有肾阴虚,如果长久算来,心阴必定会跟着虚下去,因为肾阴是根本。

什么情况会出现肾阴虚了,心阴一时还没虚?这就好比库存突然不足了,但平时维持生产运用还能支应,肯定是突然来的灾害给消耗掉了。如果这种消耗不能尽快弥补上,就会变成根本虚。打个比喻,就好比办个工厂,突然某种重要的原材料供应不上,但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也在,资金也充足,那就好办,补货就可以。就好比补法,像炙甘草汤。如果拖的时间长了,就会影响生产能力,那时候就是根本大虚。生产能力就是后天之本——脾,或是六经中的太阴功能。如果太阴功能不行了,炙甘草汤补不了少阴的虚。于是在临床中,就能遇见阴虚但是补不进去的,滋阴的药力进去就化为郁滞、湿。也有可能是气虚,用了补气的人参、黄芪就化热、化燥或化郁。老话说的虚不受补,这个虚就是人体生成造化的能力,后天之本——脾,太阴。

学一个方剂的临床运用、证治功效,就一定要学这个方法何时有效、何时无效,这样才算真正学会。再复习一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这句话的道理和临床运用。有了理论上的理解,再看炙甘草汤的方药和条文描述。

解构方剂。炙甘草汤9味药,在伤寒方里算多的。最强大的是一股滋阴、润阴的力量,占七八成。剩下是扶阳的力量:人参养气补气;桂枝温通、温升;生姜温化,所以扶阳的力量没有大热之性。有补气、温通、温化的力量,属辅助。所以整个方子偏重滋阴、润阴、育阴。再配上一点扶阳的力量将这股阴能够运转开来。用较弱的阳来运转阴,这种治阴的方法称为育阴。育就是得有生机,生机就是能够运转动起来,整个方子体现动的就是桂枝和生姜,这股力量是辅助的力量。本方滋阴不是单纯的只滋阴,而是加一些药运转辅佐,让其更容易运化开。这种方法被医家前辈称之为反佐。换个说法,少阴之右太阴治之,补根本的虚需要生成造化的能力。本方也考虑到此点。其实如果太阴不行了,本方还是不行。但是在解构方剂的时候,应能看出用意所在。

如果脾的运化力和生成造化能力都不足了,再看本方最大量是炙甘草四两,并以炙甘草命名;同时还有生地黄一斤;再加上内敛滋补的阿胶,这么多药的共同作用之下,脾就化不开了,就会补而化滞。补了不滞说明脾胃、运化能力能够承载药力,并且把药力驾驭的很好,把肾阴和心阴都补上了。不但能补上,还能往全身运转,实现正常的功能,于是恢复了正常的功能。炙甘草存津液,地黄存阴,不但三阳要存津液,三阴也要存阴,同时配麦门冬半升,兼顾润肺,心肺一体。人的一生一刻不能停的就是心肺的工作。麦门冬不但能养肺阴、润肺阴,还能润脾胃之阴、中土之阴。

这么多滋阴、养阴、润阴、固阴的力量,还配上麻仁半升。麻仁有油质,通过油来润。所以麻仁也常用来通便、润便,其实主要是润便,润则通。但此处不是取麻仁润便之效,而是油质之润。这个用法之前也讲过,阴虚后身上油不够,导致润滑就不够,就显得涩。所以常年吃素的患者,治到某个程度,我会试着劝导适当吃点肉,实在不吃,就吃果仁、种子、坚果类的东西,得把油补上,要不然就会出现恢复中的瓶颈。

还有大枣30枚,是所有方剂中大枣用量最多的;地黄也是最多的,所以此方是全方位滋阴、补阴、润阴,各种滋阴用全了。阿胶让滋的阴往深处、里走。所以本方的方解,多数会注解成是心阴不足、心血不足,其实不仅如此,心肝脾肺肾全套的养阴。有个后世的养阴方:桃红四物汤,不妨做下对比。

本方的方解还有种说法:养心血、补心血。但是本方并没有直接生血、养血、护血的当归,可以加上,用意是把滋的阴往阴血诱导,让其去生阴血,这种治法肯定是阴不足而造成的血不足。然而血的生成是很复杂的,不但阴虚能造成血不足,阳虚也能造成血不足。阴和阳之间还有更多的分类,哪类成短板都有可能造成血不足。再品一下本方不加当归而能养心血的原理何在,就是人体自己去生血的能力没受损,否则这股阴下去生不了血。生血的能力是脾管的,为什么说本方用于脾的运化生成能力没受到根本损伤,从不加当归而能生血一点上,也能品味一二。

另外本方注解还能看到,有主血痹(血脉不畅、血脉痹郁)的解释。能主血痹说明这个血痹是阴不足造成的,不可能是瘀血或痰湿水饮阻滞造成的,也不会是气不足推动无力造成的。于是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前辈医家注解本方能治血痹。条文一七八中的结脉、代脉,正常的供血中途会出现卡顿,突然一下心跳停了,供应不畅了。这个供应不畅是因为源头的阴就不足了,不是因为运送的道路阻塞,不是因为瘀血、痰湿。所以同是血痹,得看什么证。本方能治的血痹是因为阴大虚,虚到少阴,使得输送不足,输送中途会突然卡顿。表现在脉上就会停一下,表现在心跳上,就会偷停一下,这种偷停的脉被称之为结脉、代脉。

代脉和结脉的区别:

结脉:脉停跳一下,有个补偿,感觉要把停的那下给补回来,就是结脉。条文说“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脉停跳了一下,再来的时候有点快“更来小数”,好像要把那下给还回来。

代脉:如果连补偿的力量都没了,不能补偿、补跳的脉,就是代脉。条文说“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

条文中还有个结阴和代阴的概念。就是结脉和代脉属阴,属阴的结脉和代脉称之为结阴和代阴。言外之意就是三阳证也有可能出现脉停一下,那是个小毛病。多半是某种邪气,比如气机闭郁,或痰湿气闭郁之后造成的脉跳受阻。在《伤寒论译释》上提到一种情况,平时很健康,可有时候就会出现脉跳停一下,虽然是结脉,“而体健无病,不可做病脉”,意思是病轻,三阳病没什么大毛病。但停一下的脉肯定是不正常的。引申意思是结脉和代脉有可能是轻病,有可能是重病,得看是什么病。

炙甘草汤证一定会出现结脉和代脉?不一定。临床中大量炙甘草汤的案例能看到脉数。因为阴虚之后化出热,热鼓荡气血表现脉跳的快——数脉。

同理,炙甘草汤只能治阴虚的心脏病?也不是。翻几十个案例,能看到当心阴不足、心血不足的时候,也能出现后背疼或胸痛。心功能不足了影响肺,肺家出现呼吸短气胸闷,不是只有气虚、阳虚才会造成,所以能看到炙甘草汤治肺痿的毛病。另外炙甘草汤治失眠,肯定是阴虚的失眠。还能查到大量关于西医诊断的二尖瓣、冠心病,也有炙甘草汤的案例,这也归类到心脏病里了。用炙甘草汤治贫血——阴血不足的头晕证。还有看到麻仁想到通便的,炙甘草汤证的便秘。阴血不足还有可能造成女子怀孕流产的问题;女子经血不足造成经量减少,乃至闭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