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经脉篇研习1

研习内容:《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内经》虽然不好读,但没到读不懂的程度,之所以咱们会读着费劲,是因为书的时间太远了,很多表达方式、思维惯性不适应。所以不妨借此了解感受一下古圣先贤的思维方式。再看内经就没那么难了。

经脉篇开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雷公问黄帝:针灸之法涉及到经脉,又涉及到藏腑,藏为里,腑为表,到底是什么原理?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问的是藏腑和经脉发病治疗的原理,而黄帝的回答能追溯到十月怀胎的开始,好像有点答非所问。所以借此品味一下远古古人的思维方式。问经脉和藏腑的关系,源头就在十月怀胎,胎成,藏腑筋肉皆成。一出生就称为后天,后天的生存就离不开经脉藏腑的运行功能了。这段回答,粗浅的理解就是凡事追问溯源。

黄帝接着把十二藏腑、十二正经捋了一遍。捋完之后还总结性的说了一下十二正经气绝(即重病)会发生什么情况。之后雷公又问,经脉和络脉也被称为各经的经别,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段就不讲了,用于经脉穴位的取穴之用,大家可以自己看。

咱们这个经脉篇的小课件,就是总结一下十二经脉、十二藏腑发病的规律。黄帝分别讲述了十二经脉的循经路线,经脉的循经路线就是经脉犯病之后所表现的循经症状规律。也讲到了其藏腑的发病规律。在讲述藏腑发病规律的时候,把病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是动则病”,一类是“是主所生病”。观察一下发现“是主所生病”的病情会重一些。一个更倾向于轻证,一个倾向于重证。一个倾向于经脉之病,气上的毛病;一个倾向于藏腑之病,在里的毛病。在里藏腑之病也能向外表达为经脉上的症状。讲到这的时候,就已经勾画出了藏腑学说、经脉学说相结合的用法。后面还加强说了各藏气绝的情况,气绝说的挺要命的,其实不一定真的那么严重,只是代表这个病已经动及各藏之本,治起来会麻烦。

看似复杂,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用大白话归纳一下,比如肺病,最重的是伤到肺之里的毛病。肺脏之里生病可以表现为肺的规律性症状,也有可能表现为肺所主的那条经脉上的症状,引申一点的意思是,虽然是肺之里生病,但是可以通过调整其经脉,间接恢复藏腑之里。这就是经脉穴位运用一直被遵循的道理。咱们可以再多想一步,既然如此,经脉穴位上所传递的信息,就可以成为这一藏或这一腑的诊断依据。望闻问切,切法就有切经脉的用法,只是咱们平时不太用。显而易见,如果切脉的同时,再辅佐上一些切经脉、切穴位,一定能收集到一些重要信息。

有一位朋友,也正是依此理整理出一套六经脉法,通过手腕寸口脉,再配上循经切脉来判断六经。自然也印证了一些黄帝内经上的条文表述。比如“足少阴之别,……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再比如“肾足少阴之脉,……别入跟中……上股内后廉,贯脊”。再比如邪气藏府病形第四篇提到肾病“缓甚为折脊”,就是肾虚之脉,肾虚有时候会出现脊柱疼痛,就像折了一样。这就是好多后背疼,病不在太阳经,在肾或肾经。伤寒论上也有相印证的,比如附子汤:背微恶寒。在伤寒论、黄帝内经,都能看到相关条文。肾经的循经路线,有一支旁支连到后背脊柱,所以肾病或肾经的病,有可能表现后背疼,貌似膀胱经的病。这就属于灵枢在讲经脉运用的一个范例。

经脉循行的线路,正经记起来还可以,因为比较规律,别支比较麻烦。用实例来加强记忆、理解的理论,更容易被记住。同样的原理,比如看舌象,舌根主肾,舌根能反应出一些肾的信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原因,只生搬硬套,必然有很多错误。舌根异常舌苔,不一定绝对是肾的毛病。舌根是怎么反应肾的信息的?看灵枢经上肾经的循行描述:肾经有一支经脉别支“循喉咙,挟舌本”,路过了舌根。所以当肾有毛病的时候,通过经脉把这个信息传递到了舌根。当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自然会想到,肾有毛病未必会循经走,还走到舌根,此时舌根的象就反应不出肾的毛病。同时还能联想到,有的时候虽然舌根出现了病象,但是这个病象不是肾表达出来的。因为看脾经循行也有“上膈,挟咽,连吞本,散舌下”,意味着脾的毛病可以在整个舌头,不管是上中下部位,都能表现。所以舌象表达脾的信息是最直接的。还能查到胃经“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就是胃经环嘴来回绕。

查完这些经脉循行之后,势必对舌象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各经发病之后,有了其不同的发病位置的倾向,经脉学说就能给出一些指向。同理,比如心经和肝经都走眼睛,那就知道肝和肝经的毛病、心和心经的毛病比其他各经更容易影响眼睛。就跟咱们判断各个经脉影响舌象一个道理,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是间接影响。只要慢慢琢磨经脉循经,就能发现很多规律。比如胆经、三焦经走耳朵,能联想到为什么古人很多治耳朵的方子,是以三焦和胆为中心来治疗的。

诊断的思绪就从这些零散的知识中,渐渐构建起来了。临床临证就给了你一个思绪,到底是哪经、哪个藏腑的问题,至少有了分辨的线索。还用舌象,连舌本的脾经和肾经来说,如果一个阳明热证开始影响舌根,舌根非常糟糕,仅看这个舌象就知道这个阳明证要往三阴传了,于是诊断就有了对未来的预判。对于传变的学习和理解也由此慢慢建立起来。经脉学说是中医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么运用。不仅可以通过循经出现的症状规律帮你诊断是哪一藏腑、哪一经脉,还能通过循经的规律提前预判病情的进退。比如由脾之病变成了脾经的病,就知道在减轻。比如食不下、腹痛、拉稀等症状,变成了循经的症状:脚疼、骨头疼,疼的位置在脾经的循行路线上,这是藏证外出经脉。接着治,由脾和脾经的症状规律变成胃和胃经的症状规律,这是进一步改善,哪怕胃和胃经的症状极为强烈。

这两年都给我姨治重症风湿。前段时间她有些受凉,出现牙床疼,医院诊断牙周炎。查经脉篇发现,绕牙床走的是阳明胃经和阳明大肠经,这就是里证出表。如果没有藏腑、经脉循行的理解概念,突然出现满嘴的牙周炎,是会慌乱的。医院也说牙周炎跟风湿有关系。但是咱们中医可以通过藏腑经脉的循行,更清晰的辨别出病在退。这时候你的思路是清晰的,这种清晰明朗就源自于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