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经脉篇研习2

学经脉篇次序:先看经脉循行;接着看“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再看各藏气绝;最后看人迎与寸口相比大一倍、二倍、三倍。

关于人迎、寸口一倍、二倍、三倍,灵枢篇的第九篇基本整篇都在讲。经脉篇最后讲的经别,就是各主经之间相联络的经脉。主要用于针灸,调理两经或多经之间的虚实以达成平衡和通畅,这些等以后找机会放针灸课里讲。

以手太阴肺经为例,演示一下怎么按次序学习经脉篇。其他各经自己就可以学习了。

循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这是肺经在体内的循行部分。咱们平时针刺,刺的都是经脉在体表循行的部分。体内的经脉,针刺用不上,但是学习理论和辅助诊断用的上。肺的源头是脾“起于中焦”。在人体内把脾和肺相连接,还与大肠和胃相连接“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再跟肺连接“上膈属肺”。肺经体内运行的这一段经脉,把脾肺胃肠相连接。

说到藏腑之间的连接,其实所有藏腑都互相连接。区别在于有的是直接连接,有的是间接连接;有的是相互连接,有的是单一连接。比如肝和肺,在这段文字中,没有看到肺连接肝,但查肝经循行是连接肺的“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说明肝有一条经脉连接肺,这就是单向连接。

这么一想,很多伤寒论的条文就都联系起来了。比如大小柴胡汤的咳嗽,肝郁、肝寒、肝热造成的咳嗽,临床上都能见到,医案也不少。

肺经“下络大肠”,大承气汤证的咳嗽也见到过。

还循胃口”,白虎汤证的大汗出,阳明热证逼迫津液外越,阳明热影响的肺家症状,影响了肺合皮毛的功能,大汗出。

起于中焦”更好理解,治虚证的、脾虚的咳嗽,不治脾单治肺,咳嗽也治不好。典型的就是哮喘,脾虚好不了,喘也好不了。如果非要用简单直接症状表述,就是脾的那些诸如乏力、大便不好的症状得不到根本改善,哮喘的喘症也就得不到根本改善。但咱要把它解释成拉稀跟喘的关系就太浅了,属于跨过理论,只谈症状。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肺经有一条支线连到阳明经,从手腕后分出。经别: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络穴可以联络交通表里阴阳两经。列缺是肺经中偏于治水的穴位,水不足可以刺列缺,发挥肺宣布津液的功能;水多了化为痰湿水饮,可以用其除湿。就像经别这段条文里提到的小便数。经别就是这么用的。

黄帝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可以通过经脉调整藏腑之间的不平衡,就是虚了令之实,实了令之虚,把它调平衡、调通。这么个“决死生、处百病”。之前总结治病的所有方法,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不平衡的令之平衡。另一类是不通的令其通。令其通这块,经脉是最为直接的。经脉穴位治病,即是通过“通”而达成平衡。因为不是借用外力,是靠自身的力量来治病。肺经循行体表的线路,随便找个经脉图就能看到。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肺家的喘咳之证,如果用汤药,还要考虑热证、寒证、痰湿证等。但如果通过经脉穴位调理,靠的是自身力量,这个病也是因为自身得的,把他自身原有的功能恢复了,这点邪气也就退去了。身体自己是知道该去处理热还是寒,这跟用汤药很不一样。肺家有热、有寒、有痰湿都可以刺鱼际。所以针灸经络治病,判断病性,首重虚实,只要虚实没辨错,基本就会起效。

不妨对比下汤剂。如果用汤剂的话,虚实辨证后,下面还有分支。虚证也分阴虚、阳虚;实证也分阳实、阴实,还能各分好几种,一旦辨错就无效。阴虚阳虚用汤药治疗的时候,辨错了会治坏。阴虚和阳虚大类辨对了,细节分类不对,会有效,但效果会减成。比如应该扶其燥力,但用了益气的方法,效果会降低,但也会有效。同理,本来应该增加热量,可是用成了益气的药,也是会有效,但效果降低。如果遇见顽固的,细节辨错了,也可能造成没法彻底治好,但会有点效果,因为大方向辨对了。此处为什么要联系汤剂?因为药物治疗跟针灸治疗很不一样。在理上完全一样,但是因为治疗手段的不同,使得实现的方法路径就很不一样。举个例子,比如泄热,条文说的膨胀、咳喘,是热证造成的。如果是实热,肯定得用寒凉药把热清掉。可如果用针灸刺穴,本质上不是找一个与之相反的力量把热给灭掉,而是把热通过经脉的运行给化开。那些能泄热的穴位,本质是能快速的通行经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经脉篇条文中,列举的症状都是肺家发病的规律。以是动所生病和是主所生病,虚和实循经发作等不同方式分类。比如是动所生病,更多的是说气化、气机上的毛病。是主所生病就不好说了,有可能是藏之里的毛病,也有可能是藏所主的所有功能的问题,面更大一些。但条文总结的是不够的,肯定临床不止这些症状。

  • 也从虚实寒热的角度提到,热证出现“掌中热”,虚证、寒证出现的“少气不足以息”。
  • 还提到了两处关于小便的症状“小便数而欠”,就是尿的次数多,量少。
  • 还有尿色变“溺色变”。肺经在循行描述上没说连着三焦膀胱,为什么肺证会出现小便的症状?因为肺要管往全身输布津液,所以自然与小便相关、汗相关。

另外,后世医家根据一些藏腑之间的临床疾病规律,发现藏腑之间好像还有其他的连接,总结出一个“脏腑别通论”。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原文提到: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注意“肺与膀胱相通”,就对应症状“小便数而欠、溺色变”。这段脏腑别通论的意思就是:各藏腑之间皆相通。内经上为何没提到?其实这不是个医学问题,是个逻辑问题。任何一本书,只要用文字说,就不可能说全。祖师爷和前辈医家写书都会有前提,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了。结果偏偏咱们不具备这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