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做了些灵枢脉法的推演,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之上:把这套灵枢脉法用于手腕动脉的这套脉法里。必定有一个疑问,灵枢讲的这套脉法是不是用在手腕动脉上?毕竟还有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一套全身大脉法的运用方法,能号脖子、手腕、脚、甚至脚腕肾经的动脉。十二经皆有动脉,只不过有的跳的特别微弱,不好号。好号的是脚背的趺阳脉、手腕的寸口脉和脖子上的人迎脉。
十二经皆有动脉这句话源自《难经》第一难,《针灸甲乙经》更是给出了这十二经动脉的位置。但好多脉特别难摸。假设十二经皆有动脉是灵枢脉法的真正用法,那其难点就是把十二经的脉都摸遍,每根血管的跳动形态都不一样,需要大量的积累十二种不同的脉跳指感,这很难。能品味出一个道理:十二经动脉的大脉法为什么失传?因为即便今天摸十二经脉都不好操作。就按针灸甲乙经给出的十二经动脉,肾经的太溪虽然微弱,凑合也能摸到,其他很多根本都摸不到,比如心包经的劳宫穴。这造成一个结果,即便灵枢经的脉法说的是十二经的大脉法,咱们也没法用。于是这种最合于灵枢经脉篇语境的十二经动脉法,却没法使用。按照原文的语境,比如手太阴肺经的条文“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应该是肺经上就有一个人迎和寸口,各经都有一个各自的人迎和寸口,这么才能对比人迎大还是寸口大,才能对比是盛、是虚。可是最合于语境表达的使用方式没法用,所以灵枢脉法非常困扰后人。我讲这个课,并非给出确定结论,给出的路是万物类象的思维。人迎和寸口是万物类象,不是确定的哪条脉的哪个动点。利用灵枢脉法所提示的万物类象思维,确实能在手腕脉上找到能够用的提示。
也有其他的前辈和同行,通过灵枢脉法也找到一些其他运用的提示。以前看过一份资料,作者就是通过脖子的人迎动脉和手腕脉(把手腕上跳的最明显的那部脉定为寸口)对比,来确定是一盛、二盛、三盛,分成这三组,再判断是阴盛还是阳盛、阴虚还是阳虚,来决定治哪经的什么虚、什么盛,补哪一经、泄哪一经。要泄的那经刺两针,要补的那经刺一针。一般都选择原穴或合穴。比如脖子的脉明显跳的比手腕脉强三倍,三盛定为阳明太阴,又是脖子的脉为阳盛,所以定为阳明盛,那就在足阳明胃经刺两针用来泄,原穴或者合穴,或是在两个阳明经(胃经、大肠经)各刺一个原穴用来泄,然后在太阴经刺一个合穴或原穴用来补。不断的反复用这套方法,有的时候刺三盛的穴位,有的时候刺二盛或一盛的穴位,直至调到他指下的脉感没有一盛、二盛、三盛,或者反之没有一虚、二虚、三虚。根据这个一盛的表述,经过这种模糊的治法之后,患者都会取得明显的改善。并不是针对某个症状、某个病症去治,就是整体的调一盛、二盛、三盛,再分阴阳分为六,六再分为十二条经脉。然后让整体达成一个平衡和通畅。那篇文章很精彩,相当有启发,虽然咱们不那么用,但是对于理解灵枢脉法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基于万物类象的思维,换个类象方式照样应该能用。都是内在的失衡会向外表达在脉色症上,这是中医看待外在世界的核心方法,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