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185 太阳传阳明言简义深

一八五、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条文语境很简单。“本太阳”一开始是太阳病,初得病时发汗没治好,大概率是太阳温热病,小概率是太阳寒证或风寒证。因为同气相应,热邪更容易传里表现为热邪。寒邪如果入了阳明,比如误用下法,生生把太阳寒邪拉入阳明,也能变成热证,那得误治。如果得了麻黄汤证,又自己变成了阳明热证,这种概率理论上有,实际很不容易遇见。主要原因之一是麻黄汤证不会损伤津液,所以麻黄汤证传变为阳明热证的概率很低。

条文语境是发过汗,但是汗出不彻,传入阳明了,所以变成阳明证的原因不是伤津液,是表邪没给透干净,所以大概率就是太阳温热证。太阳风寒桂枝汤证有没有可能“发其汗,汗出不彻,转属阳明”?只有一种可能,汗出不彻指的是邪气没给发透,但是伤了津液。比如大汗出,汗出的很多,但是邪气没发透,伤津液,虚而化热,再入阳明。如果是桂枝汤证,发了汗,汗量不够使得病没解,如此“汗出不彻”的话,没有大量损失津液,不容易转属阳明,大概率是病情有所减轻,但是没好彻底,还得再吃一副。

如果是太阳温热病,本来应该一鼓作气通过出汗把这股热散掉,现在汗出的不够,没把热散掉,又是热邪,阳明又属热,同气相求,最容易传入阳明。如果太阳温热病发汗过多,把津液伤到,还有可能传入阳明。因为通过汗法驱除在表的邪气,不管寒邪、热邪都不能大汗。濈濈汗出、遍身汗,邪退不掉,反而消耗正气。

再说一种情况,如果是桂枝葛根汤证。桂枝汤证,又有点肌肉皮毛津液不够,用桂枝汤加葛根。本来就有点伤津液了,此时就更容易因为汗出太多更伤津液,化燥热入阳明。

如果得的是太阳温热证,能不能用汗法?如果单纯为了发汗而发汗,肯定是不行。但话又说回来,在太阳温热病或用温病学说,卫分的温热证,在正解的时候,是有可能表达为出点汗的,并且咱们在用药的时候,也会用一些辛凉开散、开表的药,这些药经常也会有点发汗的功效。所以太阳温热病或卫分温热证能不能发汗?怎么回答都不太对。如果说能发汗,用发汗法大概率伤津液会更热。如果说不能发汗,具有辛凉开表力量的方药,本身就具备开表、散表的力量,有些患者在病解的时候就表现为出点汗。所以不能简单的表达为能发汗或不能发汗。同样的问题,再比如小青龙汤证,麻黄桂枝的组合,得了小青龙汤证的患者就不能有汗吗?有汗就不能用小青龙汤吗?如果患者得的是小青龙汤证,有点汗,还用小青龙汤。

介于这种能发汗和不能发汗的中间状态,发汗发过了会受伤,不出点汗可能又好不了,还想到哪个条文?桂枝麻黄合方(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越婢合方(桂枝二越婢一汤)。当简单的解释体系无法解释很清楚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比如把这种方法解释为小汗法或小汗方。解释体系就是你的理论体系,它决定了你以后怎么用这些知识。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又开始出汗,条文称已经到阳明,道理刚刚已经讲过。仍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闭郁、无汗的状态,到阳明又开始出汗了?由无汗变为濈然汗出,是因为太阳或卫气层面的闭郁消失了?如果消失了,说明太阳病完全传入阳明,太阳反倒没有闭郁了,这说明闭郁是这股邪气造成的,而不是闭郁出的邪气。比如是热,热造成了闭郁,然后热转移位置,所以闭郁消失了。如果闭郁为主,是闭郁郁出的寒或热,这时传到阳明去了,在表的闭没有打开,不会表现为濈然汗出,而是在表是闭住的,在里是热的;在太阳是闭住的,在阳明是热的;在卫分是闭住的,在气分又是热的。能想到哪个条文?越婢汤和大青龙汤。

本条说的情况显然是在太阳卫分的闭郁消失了,就可以反过来推知,先前在太阳的闭郁无汗是邪气造成的气机闭郁,比如是热造成的气闭住了,于是无汗,而不是闭郁之后闭出的热。当咱们表达为热邪闭表或寒邪闭表的时候,其中的两个关键点,谁先谁后、谁因谁果是否捋清楚了?这些知识点是用来理解传变的。同一病位太阳或者卫分也有传变的倾向,本来是热,然后热被闭郁住了,热传变为闭郁;本来是闭郁,闭郁出了热,是闭郁传变为热,然后又闭郁又热,两股邪气狼狈为奸。

这当然是简单的毛病,治复杂的毛病就是从简单的毛病做为基础。比如湿闭郁出瘀血;湿闭郁出气机的郁滞;湿闭久了伤脾变成虚证,虚证可能是阳虚可能是阴虚,这些复杂的传变,一定是基于理解简单的传变。在理论体系中,传变是最难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