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本条提到谷瘅,瘅通疸,就是谷疸。“此欲作谷瘅”和“所以然者,脉迟故也”是小注。小注为谷疸,谷疸的症状规律就是: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小便难,也可见身发黄。条文中没给出治法,但是也不难推出。另外,陈志铎的《辨证录·五瘅门》比较详细的分析了一下谷疸之证。各家前辈也多有发挥,大家可以参照学习。
谷疸证:脾的运化力不足,同时胃肠、三焦水道的通行力不足。
五藏别论篇: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读医书重在明理。以脾为例,脾属藏,首先自己得储藏足够的精气,才有力量干活。干的活是运化之力。如果虚了,运化生成力量不足,运化水谷的时候就无力,于是困滞。困滞之象表达于脉则脉迟,也有可能脉缓。此处的缓肯定是病象的缓,不是正气均匀的缓。此处的迟脉表现了他运化力不够,没劲干活,慢慢腾腾。此时如果患者六腑的力量还算通畅,食物中的营养没法转换为自身的气血津液,但还能排出去,就不会化为谷疸,也不会稍微多吃一点就头晕、心烦、小便难。如果六腑也郁滞,脾的运化力也不足,饮食之后既不能吸收,也不能运化,更何况后来的生成,就一片紊乱,化为谷疸。这时候阳明的热会蒸腾水谷精微,化为湿热,而脾的运化力又不够,不能把水谷精微分清降浊调动四方,结果气机紊乱。同时紊乱的有水谷精微,有火、有水。变成了这股阳明的火热蒸腾水谷精微,蒸腾津液,化为实热、化为黄疸。同时,熏蒸污浊之物还排不出去,上犯则微犯头晕,向下不通畅则小便难。
换个解释角度,用六经解释,阳明的燥热不能帮着太阴来分化水饮,分化水谷精微。太阴的虚弱,又不能把吸收的饮食、水谷精微分布四方。太阴因为虚无力运化而困滞,阳明因为郁滞无法传道通畅。阳明的热蒸腾太阴的那些无法分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为谷疸。于是上中下三焦的症状都有,就像条文所说:上焦微烦、头眩,中焦腹满,下焦小便难。
本条文置于阳明病,但是也可以放在太阴病,属阳明太阴并病。有了这些理解,诊断治疗谷疸的关键在于:太阴是什么证造成它的虚;阳明是哪郁滞了(哪郁了通哪,不外就是通大小便)。太阴复杂些,就像诸多前辈注解的,有的把它注解为寒,这个寒是真正的寒,需要用热药温里的寒。舒驰运以茵陈四逆汤加神曲做为证治。太阴或者脾的运化力不足,有可能是寒造成的,有可能是别的原因。
还可以看下《辨证录》中远公是怎么解释这个毛病的。远公的解释就是刚刚咱们说的。只是远公的文字表达、行文方式需要习惯一下,习惯后就好了。远公的方子,一般都给两个,这点特别好。给两个的意思是,有可能是同一种毛病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治;还有可能压根就是两种有所不一样的毛病。能想到用两种方法治,就能想到能用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不同方法。看到同一个证有两种不同的病机,就能想到可能有三种、四种。这就是为什么远公每个条文后面都用两个方解来治。
第一个方剂:茯苓一两、车前子三钱、猪苓三钱、茵陈一钱、栀子三钱
利水剂,还用了些除湿热、散湿热的方法。利水剂利膀胱、三焦、肾,是一套组合利水法。以利水为主,散湿热为辅。一看就明白了,是湿热兼水道不利,于是明白了一种谷疸发病的原理。
第二个方剂:茵陈三钱、茯苓 白术 薏仁各五钱、知母一钱
还是有茵陈,说明散湿热是一样的。有知母,也是在清热。但是知母清热跟栀子不一样,知母不但能清三阴的热,多少还管些三阳的热。两个方子一对比,显然此处的热有点入三阴了。或是做为一种预防的保护,防止入三阴。也用了茯苓,但是茯苓的量降下来了——五钱。同时配白术和薏仁。用茯苓、白术、薏仁的方式来恢复中土太阴的运化力。薏仁甘淡渗利;白术燥湿;茯苓利水。所以就通水利小便而言,不像第一个方子以通水利小便为主力。第二个方子则是恢复脾的燥力,渗通的力量、利水的力量,兼而治湿热。所以看第二法,有恢复太阴脾燥力的力量。以方测证,基于对药物的理解,对理论的把握。
看到了两个不同的方法,再加上舒驰运的方法——茵陈四逆汤加神曲,这就有三种谷疸的证型了。
然而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只要恢复了太阴的运化力,令其不迟滞;只要恢复了六腑的通畅力,令其不郁滞,谷疸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