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八、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 阳明燥热结于肠形成燥屎,燥屎阻滞气机,这股阻滞气机之象反应到脉上——脉迟。
- 腑气不通,所以腹满。
-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所以上犯短气而喘。
- 里热逼迫津液外越,所以“濈然汗出”。
- 已无表证,所以不怕冷,只怕热。
也有可能是调胃承气汤,就看结热是以热为主还是以大便燥结为主。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是大承气汤的小号版。调胃承气汤没用厚朴枳实宽肠理气,不太针对大便阻滞。而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有大黄、厚朴、枳实,针对胃肠道中的燥屎阻滞,但不太针对热。大承气汤即针对热,又针对燥屎阻结。
本方在伤寒论上用的都是酒洗大黄,实际咱们用的都是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和生大黄的功效区别之前讲过。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只看字面意思好像有点啰嗦。如果不是承气汤证,只是一个外感的风热证或热证,自然不会想到用承气汤,为什么这里特意说“未可与承气汤”?不知道祖师爷为什么这么写。有可能是怕表里不分,有可能是见过这么错用的,也有可能是患者表证未解,里证又开始出现承气汤证。刚开始出现承气汤证,表证还为主,这时候先解表,之后再处理里证承气汤证。
但如果有一个明显的表证,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里证,要攻大便燥结,腑道之热,怎么办?里证已经结热,表证还有个热未解,这时里热不解,单解表可能解不尽,但表热不解就先攻里,可能引邪入里。最省事的方法是表里一块解。第二个方法:先用一副解表药,之后攻里。尽管一副之后表证还没解透,也就接着攻里了。第二个方法还有个变招,成药和汤药一起用。用汤药解表,同时吃丸药的攻下药。丸药作用慢,汤药作用快,同时服用一定是汤药先发挥作用,几个小时之后,成药才发挥作用。读伤寒论经常看到“以丸药下之”,但其实很少用丸药攻下,比如没有把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做成丸药用,也没见同行前辈这么用。所以祖师爷常说的“医以丸药下之”,应该是他那个时代看到的情况。
三个承气汤的煮药方式不同。
调胃承气汤是把大黄和甘草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去掉药渣放芒硝,滚两下出锅。喝药的方法也不太一样。调胃承气汤是“少少温服之”,一次喝一点,过一会儿再喝一点,这么一点点退热。大承气汤是“分温再服”,就是服用两次。桂枝汤是煮三升服一升,服用三次。大概意思就是需要有较强的药劲,多吃点药,就吃两回。把药劲分的更开,就吃三回。分的再开,就少少温服之,一小口一小口的服用。就像前几节讲的,用了大黄黄连泻心汤后吐,本来就是治吐证的,服药后还吐,那就再喝药再吐,少少温服之。更强的药力就吃一回,服用后等吐、或利,或又吐又利。三个承气汤肯定是大便出来,就不用服药了。
想起一个案例。给一个患者开乌梅丸,让他自己做丸,因为病情不能用汤药。但是患者懒得做,就用分温再服的方式,一天喝十几次把一副药喝完。居然也有效,凑合达成了丸剂的效果。只是乌梅丸的汤剂非常难喝。这个案例就是理解“少少温服之”。
各种喝药的方式,背后自有其用意,理解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让患者喝药。重在明白不同服药方式的道理。并不是调胃承气汤必须得少少温服之,分两三次服用也行。小承气汤在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少少温服之。大承气汤对证,可是又怕把患者攻虚,也可以采用少少温服之。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处理。就像大小承气汤,为了使药劲相对比较大,所以喝两回,分温再服;喝三回问题也不大,只要药劲开的足,这里还有药量的考虑。只需要理解祖师爷为什么让分成再服、三服、少少服之的道理就行了。需要不同的服药方式时,自然不会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