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17 表证并燥屎 表里两感证 有难有易

二一七、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康本: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注:此为风),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注: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本条围绕着外有表证,里又有实的情况下,该怎么处理。所以条文语境显的有点乱,一会儿说“过经乃可下”,否则会出现“语言必乱”,引邪入里。一会儿说“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表面语义一会儿说可下,一会儿说不可下。但咱们也不难理解,肯定是在表的证轻了,或是即便没好彻底,下了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在里的病变,这时候才可以下。“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表虚才可下,显然是在表的邪气退了,邪气虚了,这样的“虚”。为什么这么理解,因为条文中有一句话“下之若早……”,不能下早了。能下的时候已经是“过经乃可下之”。所以问题关键就成了表证是不是过经乃可下。

此为风”是小注。如果是原文,造成后世很多注家都以风为中心在论述。其实也可以是别的。关键是哪种邪气在表要怎么处理之后,才能放心用下法。如果正好赶上还没过经,还不能下的阶段,难不成等两天,等过经了再下?真这么治也能治好。

第二种情况,在表的邪气已经弱下去了,表的邪气已经虚了,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至于上一句“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风邪是在阳明还是太阳?假设“此为风”是祖师爷写的原文,根据条文语境“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这个风是阳明风热。但是在学习思考条文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风有可能是太阳风证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就是举一反三,变化推演。相反,如果“此为风”是小注,那么这个表证还有可能是其他什么邪气性质的表证?是表有寒、有湿、有热?随证治之。

从这体会出一个道理,其实条文中有一些错误,不太影响咱们学习。即便是错简,也不太影响思考。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临床遇见会治就可以。

表未解而里有燥屎的情况,没有相关的条文直接教咱们怎么处理。合起来没教,但是拆开都讲过。如果有一个明显的桂枝汤证,先解桂枝汤,因为桂枝汤证最多两天就解了,大多情况下一副药就解了。麻黄汤证更是,比桂枝汤更容易解,经常一副药没吃完就解了。先解表再治里。第二种情况是由里证造成的表证解不透,就需要看燥屎结的程度。如果刚一天不大便,再治一天或两天的表证,也就是三天或四天不大便,然后再解阳明燥屎。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表里一块解。如果下之过早,表邪已经入里,比如本条的语言乱、谵语,那就视情况,表邪入里之后是加重了在里的闭郁,出现的神智混乱;还是重伤津液之后,出现在里阳明更加干燥无津液,随证处理即可。已经入里了,就是辨对病位和病性。比如表寒入里,之后是化热、化为闭郁、还是化湿?随证处理。闭郁之后有没有进一步灼烧津液,比如化为黄疸、发黄证,入里之后化为什么证就治什么证。本条文给出的是一个相对简单好治的情况,化为阳明燥屎,于是大承气汤下之。辨证准确就随证处理。

其实在临床,下之过早而出现的种种病变,并不那么常见。更常见的反倒是感冒好了之后,外邪没有治透彻,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外邪入里成为伏邪的状态,邪气残留。比如咱们讲的儿科,小孩表证未透尽,最常见的是化湿。其实大人也差不多,也有化热、化寒的。而本条只是举了其中一种例子,表邪入里跟燥屎相结。如果这个患者之前在里不是燥屎,而是痰湿、瘀血呢?

前几天群里的学员在讨论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一感冒,喘必定发作。这种案例就是之前有余邪未尽而入里,留下一个病根。所以读到本条的时候,祖师爷举了一个例子:表邪入阳明,燥屎相结,病情变得复杂。那你就能想到其他的情况,分别推演思考,临床上能遇见。本条虽然症状表现强烈,还算好处理。真正在临床常见的,已经是三阴的邪气停留了,再得一个新的外感病,于是表里相感,极为常见。举一反三拓展思考。

借这个条文的启发,既然表证能与阳明错综复杂产生病变,那三阳证跟三阴证就能错综复杂;新病跟久病就能相互干扰,病情趋于复杂。尿毒症特别害怕感冒,每感冒一次,病情就加重一次。再比如久病哮喘,也特别害怕感冒。这些都属于极端复杂的情况了。本条属于简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