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平台课过程中,思维卡住了,感觉前些年学的中医知识都没用了。如何解决这个困境?
淼师: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过去的知识体系不兼容,思维卡住了。这种情况是因为人有整合知识的潜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你看的任何东西都是收集信息的行为,思考的过程是表层意识行为。当你不看这些东西,放松时、休息时、睡觉时,潜意识在里面还得不断加工整合这些信息。所谓“学成了”指的是这种信息的加工已经可以和你现有的理解模式以及现有的知识体系完成整合。在这种整合完成之前,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学多了反而出现思维卡顿的原因。在体制内学中医什么得都学,几乎每个流派都涉及一点,甚至还得学西医,可是又不会在单一流派上下足够的功夫。于是学习起来很容易陷入这种思维困局。因为大量的知识积累,没有给自己的潜意识足够的时间完成整合。为什么当代人如此浮躁?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短平快的东西?为什么越来越缺乏深入思考、深入钻研的能力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接受的信息量太多了。接受的信息越多越难整合。接受的信息太多,潜意识就失去方向了。潜意识要整合中医的知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你想学中医。你有了这个意图,潜意识才会在暗中做这件事。
根据以往好多学生反馈发现,在某一段时间比较认真的学习之后,就突然会出现思维卡住的情况。这种感觉会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此时,先放松放松,不看中医。过一段时间再看,一下就豁然开朗了。这种情况就属于吸收的知识一时没能被潜意识整合,需要给潜意识时间。最有利于潜意识整合的状态就是放松。所以咱们见到太努力的同学,经常劝他不要太努力。放松一下,更容易让潜意识加工处理这些知识。加工处理完成的表现就是应答反应。形成了应答反应后,你就会发现:当看到脉色症时,相应的分析就自然涌现出来了。之前学习过程中,需要时间思考、推演的那些问题,此刻形成了瞬间的应答反应。
比如:看到“汗出、恶风、发热、怕冷”这些症状,就自然就反应出桂枝汤。当然,这是方证派的应答反应。咱们学脏腑学说的,应答反应是什么样呢?同样看到“汗出、恶风、发热、怕冷”,咱们瞬间给出的结论是——表阳虚、固摄力不足。然后,咱们才会思考用什么方子处理,继而想到桂枝汤类的方剂。
还有一些知识,咱们训练的次数不够多。于是用的时候,也许就得思考一下。其实这些思考的过程,也是在训练潜意识。因为潜意识的学习方式,就是反复。它给出结论的方式,也不需要像表层意识一样,需要思考、推理,而是直接给出答案。比如,训练脉法时,发现患者肝脉和肺脉都是弦的,你自然就会在脑海中浮现一个阵图——木金相战。如果再加上脉跳的快,又发现舌红,热象自然也让你捕捉到了。这就是肝木和肺金淤滞后化生的热。此时再做一些辅助问诊,自然是热在肝、肺上表现出来的症状规律。比如,热在肝容易口苦,热在肺容易口干。热在肺容易灼液成痰,所以再问问患者是否咳嗽、有痰。有热能化痰,有寒也能化痰。无论寒、热、燥、湿······抓住一个线索,就能形成一个思路。通过无数次推演、训练这些思路,自然就形成了潜意识应答反应。大家平时分析案例,无论对错,只要思考,就有收获。因为每思考一遍,都是训练了一遍。
咱们脏腑学说运用的有效性,不取决于你掌握知识的正确性,也不取决于掌握知识的丰富性,而是取决于你如何避免少犯错误。错误越少,方子越有效。减少错误唯一的方法,就是反复训练。训练多了,临证时你自然就能发现问题。所以脏腑学说能力的增长,取决于“因训练而减少的犯错”。而六经学说能力的增长,取决于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知识的广度。因为方证学说都是通过症状规律对方子。临证时,“知识面广”才能有应对方案,训练的熟练才能想的起来。
六经功力的增长,是通过“知道的多,训练的熟”。而脏腑功力的增长方式则不同。因为当你对脏腑学说理论通达之后,再增长知识则没用。提升脏腑功力,唯一方法是“通过反复推演,来减少错误”。错误少了,有效率就会提高。这是因为六经学说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脉色症规律和方剂的对应性极高,出现何症就用何方。而脏腑学说不同,同样的脉色症信息,在脏腑学说推理的过程是——有可能是什么情况、排除了什么情况,最终确定了什么情况。这是一个逆向的纠错过程。
比如,遇见一个热象便溏的患者。如果忽略了湿证,仅仅治热,可能就治不好。或者脾虚证生出虚热,表现为热证便溏,不治脾虚,热证便溏肯定好不了。同样的道理,寒证、淤证都有可能表现为热象便溏,如果忽略了内在病机、或兼证都有可能治不好。所以你发现了最核心的问题(有可能是什么情况),减少了表象的迷惑信息(排除了什么情况),开出的方子就肯定有效。相反,如果没发现这些最核心的矛盾,只是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规律,对应的开出治热的方子,就有可能无效。
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就是因为脏腑学说的体系比较庞大,于是运用起来,顾此失彼的概率就增加了。而六经的框架简单而紧密,一共就六个层面,而且还可以使用合方,所以就不容易出现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况。
所以,咱们的要求是把六经和脏腑两套学说都学了,并且都学到明确指导实用的程度。就是因为脏腑体系运用时过于细腻,有时会使人陷入迷惑。此时把六经体系加进来,问题一下就变得简单了。反过来,如果只用六经体系,它的细腻程度又不够,遇见错综复杂的病证,六经体系显得确实不足。
咱们中医的传承有一个非常有利的特点:特难学、特难理解的知识少,大量的知识都好学。治法的知识和诊法的知识数量大,但是好学。理论的知识难学,但是相对少。这就给咱们整合带来了便利。所以咱们常说:开始学医第一年学这点东西,学医三十年、五十年其实还这点东西。区别只在于理法的知识与诊法、治法的知识深入整合的程度不同。
比如,刚开始学小柴胡汤证,是根据“口苦、咽干、目眩、胸胁支满、默默不欲饮食······”这些规律性症状,来得出小柴胡汤的治法。学了十年后,你在问这些问题之前,就能通过脉、舌得出了初步的判断。比如脉两关弦、舌两边有小点、或者舌边尖红,就能已经大概率确定了。再问一两个问题,验证一下就可以确诊了。这就是因为,你通过不断整合,在理论上深入理解了柴胡证的原理——疏转功能被敝郁,疏转功能极容易影响运化功能。
这些道理明白了,你就不一定看到“口苦、咽干、目眩、胸胁支满、默默不欲饮食······”这些症状才能做出判断。比如,常常遇到“小孩夜咳,或舌上有小点,或舌边尖红,或脉略弦”这种情况,八成是就是小柴胡汤证。因为孩子没有明显的寒、热、湿,基本上就排除了这些病机。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你把脏腑和六经整合完之后,你甚至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方证对应。然后,你在看前辈交给咱们的那些方证经验,一下就豁然开朗了。这样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继而你就可以举一反三,知常达变了。
所有的方证运用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逆向解析。咱们常用同一个例子,以不同角度,解释不同理论,而且这些理论都能整合在一个体系之内。比如,胡老(胡希恕)经常用柴胡剂加上石膏和入肺的药来治肺炎。看到这样的用法,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肝木和肺金郁而化热造成的肺炎,就用这个方子治,肯定有效。如果兼痰,就加化痰药。
再比如,胡老经常用大柴胡汤的加减治肝病。《脏腑别通论》指出肝与大肠相通。西医也在解刨学中发现了肝与大肠的联系。理解了脏腑学说,你就可以进行分析:大肠闭塞不通,则化热,再加上肝热,这些病机犯肝,表现为肝病,就用这个方子,肯定有效。
关于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包括学不成规律,做一下总结:
1. 理论再好,如果非常难学,成材率也不高。因为太考验人的学习毅力,太考验人的思辨能力、整合能力,一般人无法承受。所以必须要给出一套简便的模型,使学生们开始就能照着用,用起来还得有效。于是一个简便的模型就非常重要。所以我花好几年整理这个简便实用的模型。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已经潜意识化的东西,重新挖掘出来,取其精华,再次凝练。
2. 理论、诊断、治法如何齐头并进的相互促进的提升。这三方面的知识,要边学边整合,才能学会。
关于整合:脏腑学说的体系很完整,理论书《外经微言》、治法书《辨证奇闻》、药书《本草新编》······很全面、知识量也很大,所以整合起来很麻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伤寒论》的书少,知识量少,按理说整合起来相对简单。但恰恰是因为知识量少、信息量少,整合的难度却成倍提高,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领悟。远公给出资料丰富、信息量大,整合的难度小了,可是整合的麻烦程度却成倍提高。这就是困难和麻烦的区别:简单的事常常很麻烦,麻烦的事常常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