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38 本条大承气汤与上下条文鉴别

二三八、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康本: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注: 若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者,不可攻之)

本条有一半是注解,所以宋本的语序显得有点凌乱。按照康本看“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已反复讲过,为什么本条放在这个位置?是在做鉴别。上条是瘀血瘀滞——抵当汤。再上条是湿热淤滞——茵陈蒿汤。再往前的蜜煎导、小柴胡汤、栀子豉汤,分别是各种不同性质的郁滞,虽然其病的性质很不一样,但是有个共同点——都造成了气血藏腑运行的不通畅、郁滞。

栀子豉汤里也有“心中懊憹”,如果仅凭这一个症状来判断是栀子豉汤证或大承气汤证,有点困难。所以才强调不能只靠症状对比来鉴别方剂。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就是阳明病可以出现燥屎、瘀血、郁热或热郁,也能出现气机闭郁,甚至有可能出现寒证。只是得了寒证的阳明,其三阴的阳已经不够了。

伤寒一脉,以六经立纲。各经分别能有各种虚证和各种实证。以此为线索梳理六经的条文、方子、证治。势必要整理出来对六经的定义,这很难。难点在于六经的条文不够,不能通过条文整理出其定义。只能借助其他经典,其他各个流派。如此整理出的六经解释方法、功能定义,很难说是正宗。祖师爷没给提供足够的条文,这就是学习伤寒论的最大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