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六、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康本: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注: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本条有一段小注,从康本到宋本又所有变化。加入小注后整个条文变的非常费解。“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这段小注颇显凌乱,所以不去解释了。跳过之后,原文的意思非常畅通。就是阳明少阳合病的积食症,出现了拉稀的症状。这一句话包含两个知识点:
- 大承气汤证也有积食症,用大承气汤治积食的思路。
- 积食也能出现下利拉稀的症状,不光是大便困难、大便干燥。
第二个思路,阳明少阳合病出现的下利证,用大承气汤。此处难道不应该是大柴胡汤吗?注意看抬头“阳明少阳合病”,阳明在前,少阳在后,阳明为主。
当然如果此证有一些明显的少阳证症状的规律,有明显的大承气汤证的症状规律,用两个方子合方没问题。如果阳明证规律极其明确,少阳证规律有,但是不明确,那就单治阳明,宜大承气汤。如果是少阳证明确,阳明病不那么明确,比如就一个大便干,那就用大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