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条文259~262 发黄证之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二五九、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二六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二六一、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栀子檗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檗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二六二、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连翘根是)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阳明篇最后四个条文都在讲发黄证,所以学这四个条文还要结合《金匮要略》黄瘅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瘅篇。

二五九、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于寒湿中求之”是小注,“以为不可下也”后面缺了几个字,猜测可能是方子。既然说寒湿中求,很容易想到后世的一个方子:茵陈理中汤。当然也并非仅限于此。临证只要分析出是什么性质的寒湿,随证治之,加味茵陈治标退黄。

二六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可以结合上一个茵陈蒿证的条文二三六看。对比条文二三六的茵陈蒿汤证在描述上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似。条文对比是咱们研究伤寒论的方法之一。

二三六、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条文二六零有几个症象信息:病了七八天、满身身黄、还有小便不利、腹微满。本条二六零同样有小便不利。对比之下很容易理解只要小便通了,出汗功能正常了,是不容易得发黄证的。可是茵陈蒿汤又不是利尿剂或发汗剂,于是明白,此证不能直接发汗、直接利小便。如果服药之后患者出一身黏汗,或是尿出一堆颜色特别深的小便,发黄退了。那也不是主动利小便、主动发汗,而是热退了之后,身体自然的排邪反应。这个思路可以结合小柴胡汤证的条文中,也有汗出而解,也不是发汗剂。从这品一个道理,治病当求其本,标本问题要理清楚。不能只见症状,见症拆症。至于如何叫本,那得根据自己所学的理法体系来确定。咱们整体观,自然根据整体观的理法体系确定何为本、何为标。

茵陈蒿汤已经很熟悉了,就是热灼烧化为热湿。一般习惯称为湿热,其实是热造成的湿,是热湿。如果是湿热的话,咱们内部约定是湿造成的热,称之为湿热。同理,气机闭郁郁出的湿,称为郁湿。湿气困滞造成气机也跟着闭郁了,湿造成的气机闭郁,称为湿郁。像这种内部约定的表达方式,是为了通过文字语言沟通更加通畅,减少误解。但是在不同的学术流派里,这些表达方式并不通用。所以读中医的书,一定养成一个习惯:读谁的书就按谁的思路、定义去理解。千万别习惯的拿自己的定义去理解不同的作者,会出现理解上的困境,还容易产生各种相互抨击,浪费精力。

这两个条文所表现的主要外在症状不一样。条文二六零表现的是腹满“腹微满者”,其实不一定是微满,因人而异。条文中用腹微满来表达,其用意在于这股热湿困滞了中土气机,困滞的不太严重,反倒是困滞水道较为明显,小便不利。同样是困滞水道,在条文二三六的时候出现出汗不正常,身上没汗,脖子有汗。既然是热湿证的发黄证,就是茵陈蒿汤。

显然并非所有的发黄证都用茵陈蒿。马上下一个条文用的是栀子檗皮汤。

二六一、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栀子檗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檗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条文过于简单,只能以方测证。栀子檗皮汤三味药。肥栀子和栀子有何区别?就是本方用栀子量大些。不用茵陈,改为甘草,意图显然是考虑到固守津液。所以理解茵陈蒿汤和栀子檗皮汤的主要区别就是黄柏和大黄的功效。像这种条文描述过于简单的条文,都是研究起来比较困难。不能默认条文没说的症状就一定没有,比如一定没有腹满?一定没有小便异常的问题?比如小便不利,或是出汗的异常。显然不能这么理解。

大黄通腑,把腑道的瘀滞之气通开。黄柏是入三阴清热的药,可入心、肾、脾,而且黄柏还具有向肾收敛的药力。不能理解为栀子柏皮汤就是治肾上有热的,这么理解就局限了。因为黄柏入里的倾向,肾属里,却不是说黄柏只入肾。心之里、脾之里、肾之里,黄柏都能进。所以说明那个热在三阴之里,或说在藏之里。不像茵陈蒿汤,热在三阳,在腑道。理解了黄柏,就不难理解甘草在里的用途是巩固津液,用一点药巩固一点津液,又不敢多用。因为甘草有固水的功效,也有滞性。如果这股热邪入了里,黄柏也是往里走的药,甘草量一大,其滞性就会体现出来,会使得药力入里之后去清热而寒滞。又得保下津液,所以只用一两。只要分析出是干什么用的,就能反推出是什么病。然后在临床中遇见每个不同的病人,就可以灵活变化。

伤寒论中的黄柏。我印象中只有三个条文:栀子柏皮汤、乌梅丸、白头翁汤,在厥阴篇。黄柏这味药临床还有个常用的功效——凉肾。一定是肾热,才需要凉肾。我买的黄柏,用处最多的是驱虫,黄柏有很强的驱虫效果。有次我家猫长了耳螨,就煮的黄柏水清理耳螨。再比如脚气,脚臭特别厉害。把黄柏泡在酒精里,用这个酒精涂抹或喷洒使用。用乌梅丸驱蛔虫,主要也是靠黄柏。只是现在很少有人这么驱虫,有更方便的西药的驱虫药。而且现在卫生条件很好,很难遇见长蛔虫的。对比黄连,最常用的药用区分是黄连入心清心火,黄柏入肾清肾火。虽然黄柏因为其味苦,苦能入心,所以黄柏也能入心,但是用黄连就可以了。黄连和黄柏还有一点相似:都有往里收的倾向。所以对那些脾阳虚,运化不足的,这种药极容易寒凉碍脾。如果脾阳、胃阳、太阴阳明阳气充足,放心用,没问题。用来治热证拉稀、下利的方子中,常见黄连黄柏。

二六二、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连翘根是)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此方中的连轺,有一种考证说不是现在的连翘,有很多种考证,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现在临床用的就是连翘,能治好。方中写的用连翘根,但是现在用连翘果实。也可以遵循条文就用连翘根。

本条只有一个症状“身必黄”。“瘀热在里”是病机描述。所以还得以方测证。八味药,拆解一下。大枣、生姜、甘草,这三味药很熟悉。麻黄、杏仁也熟悉。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咱们已经演示过怎么学习药,不再重复。只简单介绍一下梓白皮的功效,苦寒之性,入三阳经。再配上连翘,连翘本身就能透气分和卫分,治三阳,太阳阳明少阳。把这股透热、清热的力量,再配上麻黄和杏仁,很容易理解这股辛凉、寒凉、透散的药力是往表走的。于是条文中说的“伤寒瘀热在里”,这个“”肯定不是三阴证的里,也不是营分、血分的里,一定是三阳证的里。能把这股热邪从三阳的里,一直透散到太阳。所以伤寒学说也有这种透热转气的方子,只不过少,不够完整,可以学温病加以补充。

所以从这句“瘀热在里”,不妨用它理解一下此处用连翘根。一种植物,万物类象,果实、花、叶长在地面,根长在地里。方中还有赤小豆,用来甘淡渗利治湿,说明湿不是很严重。还是以热邪闭郁,闭郁之后化出些湿,或者有些不严重的湿。治湿为辅,热闭为主。再配上姜枣草巩固疏导津液。

伤寒论写书的方式非常微妙,很考验后来的学子。真正变化多端的是三阴证,可是三阴证的条文却很简单。复杂的问题简单说,反倒是太阳病和阳明病这种轻浅简单的毛病说的特别详细。条文特别丰满。而且还把三阴病的很多方子放到太阳篇、阳明篇。简单的问题复杂说,复杂的问题简单说,很巧妙。因为在简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推演变化可行。在复杂的问题上再千变万化,比较考验实力,比较难。所以先从简单的开始,举一反三,掌握这种能力之后,再用在复杂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