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针法最后一环——穴性

学习穴性对于咱们学习针灸非常有益。因为理解穴性相当于学药时理解药性。在理论和诊法成熟后,只需要再理解这点穴性知识,就可以直接组出针方。反倒是怎么取穴、穴位名称这些表面的知识,相对并不重要。在理论、诊断成熟后,开始学习针灸的时候,也不是直接练习如何针刺,还是要先构建自己的治法体系。构建治法体系就要先理解穴性,知道穴位的功能,以便临床取用。具体用的时候,再逐渐记住穴位位置和取穴方法。当你已经掌握了取穴的原则,临证现查书都可以治好病。反之,如果开始学习时,花费大量时间记忆大量穴位的名称、取穴方法、治症等知识,造成的结果是临证的时候非常迷茫。

这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常常写不出来。小学生学了课文,掌握了汉字,为何写不出来呢?就是因为学习方法有问题。写作的练习应该放在学业的后期,而现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作文,显然是拔苗助长。学习“语文”自古就是先“语”后“文”,这个学习次序是符合自然认知规律的。如果教学的方法违反了这种认知规律,就会花大量的精力,而收效不佳。具体到写作上,就是越练越写不出文章。一定要遵循自然的心理认知规律,从阅读开始,并一直保持下去,才能真正学好语文。会写字之前是阅读,会写字之后还是阅读;呀呀学语是阅读,学业有成后还是阅读,直到古稀之年还是阅读。随着阅读量的不断积累,直到某一个成熟的点,孩子自然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好文章。

学习语文具体的方法是,先学会认字,再学会写字,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大量的阅读,写出好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写作文不是学习那些写作技巧就能掌握的东西。学语文没有别的诀窍,就是“阅读”。

再比如文言文看似很难,中医院校还为其专门开设了一门课——医古文,其实没必要。文言文表面上的难,这种难源自现代人对其表达方式的陌生感,只要阅读量足够,自然就习惯了。哪怕是暂时读不懂,只要坚持不懈的往下看,总有一天会轻松驾驭。而专门开设一门课程、学习语法、逐字逐句给出单一解释的种种看似科学的学习方法,永远学不到古文的精髓。

学医也是一样,如果咱们每天都在背方子、背穴位,就很难学会了。结合针案讲一下针灸学习,本案出自《实用针灸处方解》如下:
辨证:感受疟邪及风、寒、暑、湿诸邪。
处方:大椎、间使、外关、阳池、后溪。于发作前1~2小时针刺,留针20分钟,间断行针。
方解: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能振奋宣通阳气,以助驱邪外出。又为退热要穴,以退燔热。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难经·六十八难》云“输主体重节痛”。故取后溪穴既可宣发太阳经气,领邪外出,又可止肢体酸楚,疼痛乏力。后溪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与大椎合用,共奏宣通阳气、领邪外出之效。

外关是手少阳经的络穴,阳池是手少阳经的原穴。少阳位半表半里,正是疟邪与正气纷争之场所,手少阳络穴与原穴合用,可扶助正气,和解少阳,运转枢机,驱邪达表。外关又是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阳维脉,《难经·二十九难》:“阳维为病苦寒热。”故取外关穴,正对疟病发热恶寒之主症。

间使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经穴,厥阴与少阴相表里,属表里经取穴,可扶助厥阴经经气以阻邪深入,为截疟之经验效穴。

这段文字分别讲了这几个穴位的功效、穴性,咱们直白的解读一下:

大椎——能通手三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这三阳的证都能够通过刺大椎穴来治疗。热量过剩可以通过这个穴泄热,热量不足也可以通过这个穴宣通增强热量。有了这层理解,临证需要驱三阳的热、或者需要振奋三阳的阳的时候,自然就能想到这个大椎穴。前提是取穴之前,你做出的是一个准确的诊断。如果没有准确的诊断,就不能通过针法准确调节脏腑,只能用“循经”和“全息对应”勉强应付。因为这两种方法几乎不需要理论基础。

例如,某位厥阴和少阴的虚寒证的患者,寒在厥阴和少阴会造成寒热相隔。在少阴表现为心火缺少肾水的滋润,肾水又缺少心火的温养。在厥阴表现为阴不能化阳则寒,阳不能化阴则热。理论思路清晰了,就能直接指导配穴,即使穴位名称、位置都没记住,还需要查书,也是真正学会针灸了。具体配穴思路如下:

显然厥阴证的取穴肯定是在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上。在穴性上肯定是取一个能够沟通上下、开解淤滞的穴位。根据这个条件配出来的穴位就是——内关和太冲。

再取脾经条畅上下的穴位——公孙,这个穴位本身通冲脉,也能起到沟通上下的目的。

再针对少阴寒证,取一个增加肾阳的穴位——肾经的燃谷,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取一个增强心阳的穴位,取一个心经的穴位。取穴要根据当前情况灵活配穴。比如,化热明显就取一个心经的穴位通行一下。如果想启动肾水,就选燃谷。

当时,我用的就是内关、太冲、公孙、燃谷。效果非常明显,20分钟左右,患者那种从里到外的寒冷感开始缓解,30分钟取针时,基本不冷了。

再比如解肝郁,常用的套路是“开四关”——太冲、合谷。如果双侧都扎上,发现肝郁还解不开,就必须要考虑同时还有其他经的淤滞。比如,脾滞再加上公孙。如果这种淤滞是因为脾虚造成的,就再加上阴陵泉和胃经的足三里。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合”寓意万物归大海,万物归大地,所以阴经合在水上,而阳经合在土上。于是所有阴经的合穴都能补益,所有阳经的合穴都能健脾。所以咱们取阴陵泉和足三里补脾。但是这些合穴毕竟是在四肢上,如果想把补益的力量引入脏腑之里,还要在胸腹找到各经的慕穴。

进一步思考,如果你的意图是补益的同时加强运化力,那就根据需要运化力的强度不同,再加入输穴或经穴、或背腧穴。代表这一组穴思路的套路还有“原腧配穴”,即原穴配背腧穴。理解了这个思路无论是原穴配背腧穴,还是慕穴配经穴,合穴配输穴······不同的组合方式都能达到同一方向的目的。

这些道理都是非常简单的,所以有了成熟的理法基础,配穴本身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剩下的难点仅仅是知道哪些穴位能够达到咱们的目的,这便是学习穴性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