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水饮水气篇对水饮的有形位置的描述: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金匮要略》水饮水气篇对水饮的脏腑定位的描述: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好好研究《金匮要略》的水饮水气篇,在治疗水饮证这方面会有很大进步。研究方向还是围绕着病位、病性、虚实、传变。
病位:
五脏定位是咱们临床诊断的主要方向。只是《金匮要略》描述的非常简单,仅有这种简单的提示,并没有深入的展开。以至于如果没有藏腑学说的支撑,无法直接拓展运用。于是咱们通过这篇的治湿的几个方子,举例解构一个下脏腑理解经方的思路: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二两 炙甘草二两
从这个条文的描述的“胸胁支满”,就能知道此证的饮在膈间上下,并且往两胁游走。很显然,此时用苓桂术甘汤不是治脾,目的是治肝,间接治心。
根据治饮的层面可以把这些治饮的方剂进行分级:
苓桂术甘汤——只是恢复了气化功能,来间接治饮。
苓甘五味姜辛夏、苓桂五味甘草汤——恢复太阴肺的气化功能,间接治饮。
十枣汤、甘遂半夏汤——直接攻水饮。
不同方剂治湿的原理,要从津液的气化、运输、排出的整个链条上思考。有的人出现水饮是气化阶段出问题,有的人是运输阶段出问题,有的人是排出阶段出问题。不同的阶段,处理方式不同。比如,这个小方: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泽泻的功效是通过小便(末段)直接排水,加白术说明脾的燥化力量不足。此证是因为脾治水的能力不足,造成水停为水饮,排不出去。所以这个方子是治水饮排出阶段(末段)的方子。
病性:
研究水饮要把水气、水饮、痰饮、湿饮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如果水饮证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太明显,没有引起患者的关注,没有得到治疗,逐渐水饮就化为痰饮。痰饮继续停留,凝固时间久了就变为痰。所以水邪在体内停留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粘稠的过程。痰湿、水饮同是水谷精微运化运用失常的产物。原理是一个原理,但因为发病阶段不同,所以治法也不同。
虚实:
同样是“水饮水气篇”还有金匮肾气丸,显然针对的是虚证。进一步联想到水气篇里的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白术加黄芪的这种用法,针对的也是虚证。
传变:
由于水饮的性质善于流动,所以水饮证的传变也非常容易。无论是脏腑病位传变还是有形位置的传变。比如,有一个案例,患者平时不会胸胁支满,喝水一多就出现胃部涨满,继而两胁疼。这种传变显然是脾土传肝木。
条文上祖师爷给的这些方子,其实更多传递出来的是启示和启发。临床中如果直接照搬着用,显得不够灵活。比如这种脾传木的情况,首先要考虑一下有没脾虚的问题。如果没有脾虚的问题,三阴也不虚,才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治。但如果有脾虚的情况,用苓桂术甘汤可能也会有效,但是脾虚不改善,病还会复发。
以上所讲,目的不是讲方子,最要是讲整合条文的思路,深化咱们的学习方法。咱们一贯的学习理念是——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自学肯定能学会。如果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老师怎么讲,也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