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经言: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人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著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
讲完黄芪建中汤的加味化裁运用,行文话锋一转,开始讲太过和不及。以藏腑相互之间的五行关系来论太过和不及,用一些概念“所胜”、“妄行”、“乘”、“反侮”。这些概念古人理解起来很容易,现代人理解起来比较难,除非是研究过易经,所以咱们不用这些概念讲。
其根本还是中土与四维的关系,脾与肾、肝、心、肺,还有六腑的关系。如果都平衡和通畅,那没问题;一旦失衡和失畅,就会出现局部的太过和不及。太过之气一定会欺负别人,不足的地方一定会被人欺负。这就是五行学说的核心观念之一,这种观念也体现在金匮要略第一篇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胃又是生血之源,所以“乃血所生病”。用白话说就是:不管全身上下哪缺血了,根本治在脾胃,太阴中土,后天之本。注意这个表达,伤到根本,要养后天之本,逐渐把血养起来。如果没伤到根本,调动血就可以了,属于通行不够通畅,那就通一下。看看谁跟谁之间不通,是肝和心之间不通,还是心跟脾之间不通,还是其他的,一通就平衡了。除了病位,还看病性。是什么性质的邪气造成堵上不通了,是火?寒?湿?风?或者一块,风热、寒湿、风湿。分清楚哪一藏、哪一腑是什么性质的虚,又被一股什么性质的邪迫害了,自然就能知道。病位,中土与四维,藏腑定位、六经定位。病性风、郁、寒、热、湿、痰湿、瘀血,就这么多基本元素。凡病不外这些病位、病性的组合变化。不管病表现的多乱七八糟,也不管医书上写的多么费解,都不出这个范围。
这是思维的核心,理论的框架,以框架再去看各种各样的表达,就没有太难的地方了。否则极容易被书中的文字语言陷进去,捋不清条理。比如脾胃胜衰论这篇,“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著于有形也。……”这一大段文字,初看感觉犯懵。一会儿说火旺,肝木挟火势妄行,脾胃受之;一会儿说湿热;一会儿说风湿郁;一会儿说有形;一会儿又跟情志相连“多怒者”;风热还下陷,生了眼病;“脾裹血,胃主血”,跟血相干涉;之后又提到了情志病、萎证、痹症、厥证、疮证,或上热下寒。如果有理论框架、思维模型,就不会看晕。无论怎么千变万化,不外是什么性质的邪气太过,什么性质的正气不足,伤了哪个藏腑,影响了哪个藏腑本身该干的活,就现出了相应的病症规律。比如影响了心、肝、脾,这几个藏器跟人的情志相关,犯情志病。影响了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或生血,容易得伤血诸证,比如萎证。血养不足而生萎,影响了肝的功能,肝开窍于目,犯眼睛上的毛病。但并不是眼睛上的毛病都治肝。这股湿、热或风伤了血之后,影响了血生养肌肉的功能,长疮。所以,不管文字表达看着乱七八糟,背后必有一套完整的理路。咱们读书的时候,是不断构建这套理路,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连着几段讲的东西,其实跟远公的表述已经很接近了。比如“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如果用五行学说来理解,就很费劲。水先乘木,然后妄行,又来侮土,这股捣乱的气息四处为祸。本来脾、肝、肾均衡通畅就是正气,现在脾没法制约水,再加上一股疏泄过度的肝气,这股捣乱的水,此时就是邪水了,四处为祸,文中表达为“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显然这里说的都是病理产物,不是正常的汗、泪、涎。古人写书喜欢对仗,所以不用纠结为什么入脾为涎?脾也能生痰湿,为什么入脾不是痰湿?不要这么一一对应的思考。其实有些概念临床治病不需要,比如涎,即口水。用不着纠结什么叫涎、什么叫唾、什么叫液,这种表达方式是古人喜欢对仗。再比如入肺为痰?为什么入肺不能成鼻涕?当然能成鼻涕。东垣老人怕咱们一一对应,所以后面马上补了一句“为嚏,为水出鼻也。”所以除了表达习惯不同,脾胃论的表达方式跟白话文差不多。
条文继续,病情变得更复杂。化出来的汗、涕、涎、痰还遇见一股火、热“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这时候治起来就麻烦多了。一开始是土不能制约水,水湿痰饮泛滥,这股痰湿水饮又被热给熬干了,单治痰湿水饮治不好,因为还有一股热;单治热也治不好,因为还有痰湿水饮,结果还是没治好。病情继续恶化,又开始影响肺。肺是生肾的,怎么理解肺生肾,金生水?无需弄的特别复杂,收敛之后才收藏,先得敛才能藏。对肾而言,无论肾阴还是肾阳,都得先通过收敛才能藏的起来,久了就肾虚。到底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因人而异,看这人的先天禀赋。所以当一股水湿兼热影响了肾气收敛的时候,有可能收敛的阳不足而出现了肾阳虚。这一个循环中间某个环节出问题了,造成下个环节收敛不足,进而收藏不足,这时候更麻烦。还有可能肾是阳气不足的,而心肺是偏热的,里面还掺杂着一股被热灼干的痰浊之气、湿浊之气,这种病其实临床并不少见。真要解开这一个循环,得花点力气。
听到这,感觉金木水火土、生长收藏、左升右降都出问题了。这就是一气周流学说和脾胃论最难学的地方。这个问题属于在理上复杂,治的时候反而简单。因为反正中土夹着一圈都出问题了,当前治哪就看脉,脉告诉你治哪步就治哪,九成不会错。通过脉来决定当前治哪个藏腑,通过六经三阴三阳来决定病情有没有治的根本好转。如果是三阴证,太阴、少阴、还是厥阴来确定这个病有多难治。用脉确定藏腑的病位,但是脉很难确定六经病位。因为手太阴寸口脉直接确定六经的哪一经,并不容易,没有直接的方法。但是寸口脉确定藏腑的定位是直接相应,这就是寸口脉相应藏腑学说非常明确,相应六经要复杂的多,需要脉色症合参来判断哪一经。既要确定病位,也要确定病性,即便没有弄清楚虚实正邪传变,只是把病位确定好了、哪一经确定好了,通过脉来确定当前治哪个藏腑,哪一藏腑的什么虚、什么实,这么开方就已经会有效了。往少里说,已经可以治好临床七成的毛病了,至少是明确有效。
从这品一下,从理论到实用的中间过度,怎么理论联系实用,确实要下一番功夫。咱们给出的路径就是以万物类象的思维,反复练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不断的联系、不断的对应。看到的每一个条文,都去思考背后的理;看到的每一个理,都要找到相应的条文或医案,在思路上验证、推行它。这么反复练,直到数年之后,练的非常熟练,看见就能在脑里自动蹦出答案。诊断的思路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哪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而是收集到一些信息之后,用你的理论去解释它。当信息收集还不够的时候,此时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个可能性或者能想到数个可能性,都是脑子里自动蹦出来的。随着继续收集信息,因为有了判断,知道照哪个方向收集信息可以大概率节省时间。随着信息收集,诸多的可能性被一一排除,最后剩下的、确定的就是辨证结果。有了诊断、辨证结果,就要思考怎么处理。肯定是根据诊断,得出一个治法,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方子、什么药、取什么穴位来实现这个治法。治法就平时读书读来的。
比如脾胃论说“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乍看犯晕,其实是不习惯李东垣的表达方式,其实讲述的是同样的意思。试着用咱们的表达方式把它翻译一下,首先概括的说,就是阴阳虚实的传变,传变的路径就是五方,中土加四维,左升右降,升降沉浮。有了这个概念,再看这段文字就比较容易了。比如什么叫“泻阴火以诸风药”,以及后面的什么是“阳分、阴分”。再复习一个概念,五藏各有其功能,功能有其根本和向外的表现,或者称之为根本与功能,向内有一个根本的支撑,向外又得表达某种功能。向外表达为某种功能或者完成某种人体功能的这个概念,在经方一脉称之为气化。这就是阳分,就是这段文字里的阳。在里的根本需要有所藏,藏的精华才能支持里面的根本,藏和藏的精华称之为阴,就是这段文字里的“阴分”。所以各种词在什么位置什么意思,得联系上下文,看作者在这个时候用这个词要表达什么意思。千万不要用咱们对这个词的定义,来理解这个作者的含义,那就乱套了。有了这些概念的确定,再看这段文字,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在藏,不管是肾、肝,还是哪一藏,在里面藏了一股热,称之为阴火,怎么泄阴火?“泻阴火以诸风药”,把它升发起来,升发就不会藏在里面、陷在里面,否则就成了热邪内陷。人体的这点热得活动起来,通畅起来,不管在哪堵着,就会发为病,堵在里祸害里,堵在外祸害外面。后世医家称之为提升举陷。后世医家也是汉以后的医家了,对咱们来说也是祖师级别的。这股被内陷的气机升发起来了,藏于肾里的肾火被升发起来了,不再把肾淤堵住,那肾水就能升发起来。肾水升发起来就能去涵养肝、心和其他各藏,所以称之为“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升发起来的气机,就会表现为这一脏或这一腑向外表现的功能,这个功能称之为阳分或者称之为气化。阳气升发起来之后,先升发再宣散,阳气越升越多,这时候表达为全身阳气供应都充足了。原文说“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就是让这股阳气运行更加充分,“使大发散于阳分”,这时候气化的功能被恢复了,这个藏或这个腑向外表达的功能被恢复了。“而令走九窍也”,代表全身的气血津液全都能通畅运行了,自然就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