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病篇20 东垣法度–羌活胜湿汤法

通气防风汤

柴胡 升麻 黄芪(以上各一钱) 羌活 防风 橘皮 人参 甘草(以上各五分) 藁本(三分) 青皮 白豆蔻仁 黄柏(以上各二分)

通气防风汤一般被解释为泄风热、泄肺气、行肺经、行膀胱、解肌表。咱们再补充一点:能治湿。以风胜湿的治法思路,再加上白豆蔻、青皮这种辛香开散治湿的方法。所以本方虽然各家注解一般不说治湿,而实际可以治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 独活(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藁本 防风(以上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川芎(二分)

同样的思路,羌活胜湿汤听名字就能治湿,但也能治外感。因为本篇条文已经透露了能治感冒的意思。湿犯太阳,湿犯肌表,表证有湿,羌活胜湿汤主之。在《脾胃论》上查治湿的方子,看目录索引,有治湿的方名,比如羌活胜湿汤,咱们就先看这个方子。

条文的语境以肩背疼痛症状为思维线索,先说了通气防风汤,又涉及到羌活胜湿汤。通气防风汤用来治疗风寒气机闭郁。不止肩背疼痛,看条文列举的症状,这样学诊断。方中有寒凉药黄柏,从这能知道风寒闭郁化热了,热是闭郁化出来的,所以治法就在疏风、开散、通行,把闭郁之气打开,而不是直接治热。疏风开散法,风能胜湿。开散法也能打开湿的闭结,所以这个方虽然治风寒闭郁,但也有治湿的寓意。藁本其性开散,上行,入上焦。藁本治湿的功能就源自于通行开散之力。豆蔻经常用来治湿,取的是芳香开散,能入上焦和中焦。芳香性的东西都能入中土。但是豆蔻色白,它从中焦往上焦、往外开散。依此组方解构,去掉柴胡升麻,减少疏风的力量,再加蔓荆子和独活,基本就是羌活胜湿汤了。

条文的表达是用来治“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这是黄帝内经的原话,如果按伤寒论就是项背强痛。上冲头痛,这个上冲的肯定是那股湿。如果是寒上冲造成的头疼,就是伤寒一脉最熟悉的桂枝治上冲,桂枝本来就是一个有升发力量的药。如果是气机上冲、上逆造成的头疼,不可能再用提升的药。一定是寒上冲造成的头疼,才用桂枝这种热药来治寒。如果已经上冲过度,属上逆之证,不可能再用更强的升发力,那就犯了虚虚实实了。所以上冲的是寒用桂枝,是湿用藁本、蔓荆子。按条文的语境表达,这个毛病是太阳经运行不足,被湿气困滞。此处的太阳经是经脉的经,不是六经的经,但是六经的太阳病也能犯太阳经脉的病。比如头项强痛,就是循经病。但是都知道,六经的太阳跟经脉的太阳,虽然彼此有相关性,但不完全是同一回事。

羌活胜湿汤用了羌活和独活,还用川芎来替代柴胡升麻。因为羌活和独活都有辛味,有辛燥之力,虽然燥力不强。川芎是活血药物中具有风性的,能够引血上行、引气上行的药。血引上来了,气肯定得跟着上来。伤寒一脉,葛根基本取的就是起津液的功能,但是赵老用葛根生阳气。

再引申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升发气机。好像是张锡纯的书,有一个患者气机升发不利造成气机内陷,结果表现出虚象,好多大夫根据虚象治就治不好。张锡纯问了诊治的过程,发现有人在养气益气的药里加过桔梗,之后症状有所缓解,单用益气养气的药反而加重。那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气机内陷升发不利显得阳不足,不是真的阳气不足。改用升发的方法,病就治好了。法记住了,会用,就算学会了。

羌活胜湿汤用的是带有升发、提升,同时兼有微弱的燥性、开散性质的方法把湿开散掉。用了风能胜湿、开散治湿、微弱的燥能治湿的方法。再联系通气防风汤,里面还有黄芪。如果患者还有因为气虚化湿无力、升发无力,加黄芪。如果还有气机闭郁(升发不起来,又有湿,很容易把气机闭郁),加青皮、白豆蔻。也可以凑合用橘皮、枳壳、枳实替代青皮。明白了理和方法,可以灵活处理。

东垣祖师还讲了很多后续的变化加减。湿因为热力不足化不掉,加附子。如果想增加更强的燥散力量,加苍术。热力不足或有寒,寒湿也能憋出热,那就在原方基础上寒热并用,东垣祖师很喜欢用黄柏。方后加附子、黄柏、苍术的条文,说的是身重、腰发沉。阳气不足、热量不足,闭郁又化热的情况,其症状表现不一定非得是身重腰沉。明白理,方法照用。条文上说身重腰沉,东垣祖师用这两个症状来举例,是因为出现的概率大。但绝对不能只靠这两个症状得出是湿热或寒湿化热,必须合参。如果这种沉重无力是因为寒湿闭郁,更加严重靠附子和苍术劲不够,东垣祖师给了更猛的方法:乌头和防己。此处用的是汉防己,咱们一般用木防己。这里就学到了汉防己的用法:治湿。汉防己比木防己更善于治湿,而且是结住的湿。木防己行湿的力量不是很强,主要是行水,或以水为主兼湿。木防己行水、通水,能通一身之水。这就是学治法。理论是和诊法治法一起学,不能拆开学。

条文后面马上又提到气机升发不利,还有湿气停留,会犯水道,影响小便,那就加上通水的药。一边通水道,一边用风药,风助水行。方法学会了,不一定非得用祖师的这些药,自己组方也可以。

后面条文话锋一转,改治虚证,气虚、血虚,结果大便白脓。这个白脓是因为气血虚,这叫以方测证,都是常用的学习方法。稍带着又学到了一个关于诊断的知识点:气血虚了还能出现大便有脓。这是学诊法。这股闭郁之气不一定犯哪,犯哪就加哪的引经药,如犯肝加柴胡。现在犯肺,出现的症状是“膨膨而喘咳,胸高气满壅盛而上奔者”。气上逆,憋在肺里。首先把郁结的气打开,如果打开了,气机自动回敛就没事。如果不回敛,加些收敛的药,条文给的是五味子。如果还有气虚,用人参。如果壅滞的气化热伤了津液,用麦门冬;有热加黄连。也不是非得用黄连,清热药很多。润肺的药也不是非得用麦门冬,百合也行。气机壅在肺上,闭郁住了要散肺气,可以用前胡、杏仁、麻黄。所以叫随证治之,后面的加减变化就是在教随证治之。

咱们推演一下,什么情况下会加上麻黄、前胡、杏仁去宣肺?靠脉?肺脉气机闭郁,肺脉明显的盛,那就宣下肺。如果发现膨膨而喘,胸高气满,但是肺脉没那么盛,那些药就不用加,因为本方的基础是气血虚。气血虚的同时气机闭郁,又虚又郁,这种虚实夹杂,病机错综复杂的毛病,咱们通过合参自然有套办法知道当前这步治哪,治哪的什么毛病,是虚是实,什么性质的虚实,什么病位的虚实。像这种推演演绎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读书要揣摩作者的侧重点。

比如下一段提到如果是冬天,去荆芥穗,加草豆蔻。这段话加这句是什么意思?就是联系时令,冬天气机本来就处在一种收敛、收藏的状态,不要过度打扰藏,别用太强的生发力。千万别按字面意思,只要冬天就不能用荆芥穗,这样理解就浅了。冬天也有得那些,必须得用升发才能治好的病,那就得用升发药。后面还有一条,大便白脓,气脱加附子。一看加附子,以方测证知道是热力不足造成的。之前讲气血虚弱造成的大便脓血,这还有一个热力不足。其他的条文,大家自己整理就能看懂了。

虽然在讲羌活胜湿汤,讲气机闭郁、升发不利、湿气困滞,但能兼见其他的毛病,兼见寒、热、虚,不同性质的虚,能犯不同的病位。所以只要理清楚病性、病位、虚实正邪、传变,基本就是一个好大夫了。一个好的教材一定是结合理、诊断和治疗,融合的去讲。虽然不能面面俱到的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但是掌握了这种方法和思维,就可以不断拓展。羌活胜湿汤并不是只讲湿,后面的方后加减,各种虚实、不同的病位都有所涉猎。没涉猎到的自己能想通。想通道理了,不同病位的不同病性或虚或实,你知道用什么药能针对。也知道会表现为什么样的脉色症症象规律,虽然这些规律都不能单用,必须合参,相互参照增加诊断准确率,自然就能治这个病。理上明白了,诊上可以通过合参,相互印证减少误诊。治法是最好学的,方子就摆在那。理诊治就圆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