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脾胃论结语

按照先前说的,给出一个治湿的方子,我常以此底方加减化裁。不要执于这个方子,而是领悟方子背后的原理,然后根据患者情况随证治之。学完脾胃论,再看这个方子,很简单。

分为几个部分:

一、风药:柴胡、防风、川芎、羌活。川芎有一些活血的力量,活血辅助化湿。风能胜湿。风药也不必非得是这几味药。

二、利水:可以加上茯苓。随证用茯苓或土茯苓。

三、芳香开散:枳实或青皮、橘皮,肉豆蔻、白豆蔻、砂仁都可以。

四、燥能胜湿:白术,或白术配苍术。如白术燥力不够就再加半夏。

五、软坚散结:开结的药用皂刺配瓜蒌。根据情况也可以用皂角,比皂角弱些的白芥子。看患者痰湿结的重不重,来随证取用何种力量级别的药。还有大贝(浙贝)。大贝和瓜蒌常用来治湿。因为有的人用半夏显燥,就用大贝来替代。另外再放上山楂和芡实,这两味药非常温和,量用大了也不会伤人。山楂具有通导开散性,能导滞。芡实是谷物,有补脾补肾的功效,同时还能甘淡渗利除湿,大量用不会伤正。

这几乎是除湿的全活了,风能胜湿、以燥治湿、开散治湿、芳香化湿、活血化湿,基本套路都凑进来了。需要扶正的时候另加减就行。此方名字我还没想好,暂时凑合叫全面探湿法。正气不虚的时候,用这个方子就能测出来。下一步就可以或补充、或精简。这招其实是个笨方法,一打一大片,这些套路其实就是跟前辈祖师学的。

脾胃论的讲解就到这里,之后讲一气周流,到时大家就能发现,其实说的是一回事。所以才会有一些老大夫说,中医的理论翻来覆去就那点东西。某种程度上说这句话是对的,但并不代表这点理论就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