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者用伤寒学说于临床,势必要确定六经为何。“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嘿嘿不欲饮食”,这些症状规律就是少阳吗?“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这些症状规律就是太阴吗?咱们就是这么使用六经的,通过症状规律确定六经,再确定病性,哪一经什么性质的病,再通过症状和方剂的对应,实现六经方证的运用。但是仔细一想,中间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六经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只有知道其功能,才能对其进行定义。只有实现定义,才可以交流。更重要的是,只有知道其功能,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然后不断翻阅前辈和同行的著作,希望找到六经功能的总结,如何定义。就像做拼图一样,把前人和同行的思想试图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全景图。因为伤寒学界至今为止,尚未对六经有明确的定义,对六经功能尚未有完整的描述。这的确很难,会发现前辈医家在研究伤寒的时候,不得已采用某种角度进行切入,这不同的角度尚未形成整合。
仅仅是研究伤寒论的方法,粗略就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六经方证、一类是六经气化、一类是六经藏腑。于是开始了学术融合之路。这很艰难,因为只靠伤寒金匮的条文,无法完成六经概念完整的编制。以前聊过伤寒论的写书方式,明明是三阳病比较简单,尤其是太阳病、阳明病,简单这一经的病却复杂的讲,千变万化,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反倒是三阴病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却简单了讲。也试图揣摩过祖师爷的用意所在,大致是简单问题复杂讲,复杂问题简单讲。因为简单的问题才更容易举一反三,变化运用,而复杂的问题再复杂讲,就容易失于迷茫。所以反倒简单了讲,容易提彻纲领,以简驭繁。
如果通过条文就能直接确定六经的功能及定义,这个问题就不会成为千年的难题。咱们想到了阴阳观,对立而相互共存的思维方式,如果不能正面的确定六经的功能定义,那可以反过来研究六经出毛病之后,显出的异常有什么规律,反推没出毛病的时候,正常的六经是什么功能。只靠伤寒金匮的条文就远远不够。于是六经学说与藏腑学说的融合、寒温融合、金元宋明各家融合,这张全景图都已渐渐拼接成形。
距最后的一环,便是厥阴的功能是什么、定义是什么。厥阴为何,是一千八百年来,伤寒学家困难所在。咱们研究尚不完善,但可以给学生一个由学生去完善的框架。淼叔未尽之事,由接下来的淼叔继续完成。
咱们的表达方式,拒绝使用创新的概念。前辈古人留下的概念,足够用了,咱们只需要整合。后续三阴篇的条文虽然简单,但讲解会更困难,如何体现祖师爷以简入繁的思想展开,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