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荨麻疹

同学A:初诊以行风增热法,为何无显效?

淼师:用了柴胡剂加麻黄、附子等药的方法后,例假的颜色由黑紫变得鲜红了。此时需要问几个问题:
1.例假的量——如果血虚了,势必会制约整体的恢复。而这些大热之药会进一步伤血。强大的热量能够化解淤滞,但是要驾驭这股热量,必须有相对足够的阴,阴足够才能去承载那些热药。反之亦是如此,用滋阴药时要考虑有没有足够阳来驾驭。
2.烦躁——是服药后明显变烦躁了,还是服药前后烦燥程度差不多,由此判断服药后是否伤阴。 所以问诊的目的有时是收集信息,有时是验证信息,有时是正向验证,有时是反向验证。相比之下问诊是效率最低的诊断方式。收集有效信息需要问好多问题。所以咱们不以问诊为主,但以问诊作为补充和验证一个重要的手段。如果所有信息以问诊的方式收集,那就是丧失了整体观,来到了方证思路。本来六经体系暗含一套整体观,但要想体现出来,必须把六经问全了。把虚实正邪问全了,问题量可想而知。所以这个问题是这个流派必须解决的问题。有经验的方证的大夫,可以通过已问信息、舌象、脉象来判断哪些问题可以不问。所以必须要解决收集信息问题,这个功夫也是要练的。而读医案无法训练这个能力,因为医案都是已经收集完成的信息,供咱们分析。同样的观点,同学提供的医案也是供大家练习,所以哪个结论更正确反倒不重要,因为不可能是完整信息再现。要从这种医案中有所收获,就要在脑中演练理论、诊法、治法:
1.诊断——假设他治法是对的,然后用他的治法来脑补出信息上的交代的不足,并且根据脑补信息推演患者还会出现哪些脉色症信息。2.理论——把每一个信息放在整体观下解释,这种解释一定是相互融洽的。3.治法——通过脑补完成的全信息诊断给出自己理想的治法。 所以读医案的目的是通过激发思维来训练临床能力,其本身的治法是否合适,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让这种训练法方法行成习惯,不断练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大夫,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好大夫也是练出来的,而不是靠积累知识学出来的。学习中医是个慢功夫,需要逐渐养成思维习惯,而且还得不断的试错调整,然后填补。思维习惯一旦养成了,其实已经是个不错的大夫了。因为练习思维习惯肯定还是通过各种知识、医案、条文,所以思维习惯养成了,相应的知识也很丰富了。  

同学B:为何患者晚上常流鼻血? 

此案流鼻血的原因不外几种:

1. 瘀血——《伤寒论》中有“衄血”一说,身体本想通过衄血把淤滞打开,但此证瘀血在里,衄血解不彻底。于是每一次发动正气解淤时,都可能流鼻血。子丑二时正是肝胆正气充足之时,所以衄血在这个时间段发生。
2. 风迫血行——血虚易生风。从这点出发,确实不敢用大量疏风药来解淤。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用牛膝,其既可以引气下行,又可以破肝肾的瘀血。如果牛膝力量不足,就用水蛭、土鳖。
3. 血虚不固——阴本身的功能就是固敛,固敛也分阴阳,既要固住气,也要固住自己。所以不但气虚固不住血,血虚也会固不住自己。遇到血虚不固的出血证,首选阿胶。阿胶的功效就是固血,并不补血。但是本案因为淤滞,肯定不能用阿胶这种明显性滞的药。本案固血,可以用白芍、乌梅。还可以用荆芥碳,所谓“红见黑则止”。荆芥碳有一定的升发力,同时还能固血,正是此证所需。 

同学C:为何津液收不住,就尿了?


淼师:津液收不住,究其原因还是淤滞。因为淤而化风,风的疏泄性和固阴所需的收敛性相佐。这两种属性本应平衡,现在失衡了,病就显现了。
面对这种虚实夹杂的病,当多重矛盾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有这种左右为难的感觉,用药只能在夹缝里左右逢源。所有矛盾,需要你逐一拆解,一一解决了,病就才能好。 病好了,一定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保证气血正常运行。如果不运动,只能是再次积累疾病,然后复发再吃药。比如,夏天至少每天出一次汗,如果只在空调屋待着,一点汗也不出,好人也得待病了。 

学生D:能不能用三七、丹参补血兼活血?

淼师:这两个药其实不能补血,它们只能活血。血动起来,原来得不到血养的地方,就得养了,外在表现感觉是在补血,所以有人说这两个药补血。换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为何没人说其他活血药补血,单说这三七、丹参活血补血呢?这说明这两味药活血的同时,伤血、耗血不明显。
关于补血,咱们反复强调——没有什么东西吃进肚子里就直接变成血。血由津液、阳气、营养(营气)组成,所以生血的前提是这三者的正常生成。除此之外,人体生血以下几个环节缺一不可:

  • 脾统血——脾胃功能正常吸收了食物中的营养。
  • 肝藏血——藏血以供应全身的使用
  • 心主血——用心气的推动力把血送到全身,用心火的温煦力把热量带到全身。

所以生成血需要多个原料以及多道工序,所谓的补血之法不过是在修复那些出问题的工序。绝对没有什么东西吃了直接能变成血。也许有同学会问“直接输别人的血行不行”?那也只是解决了基础材料的问题,加工过程还是没能解决。所以咱们常说格物致知,一定要把概念背后的原理疏理清楚,才能有的放矢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