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书中觅真传

​读书的本质其实是把别人的能力和经验以低成本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因为如果学习都靠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实现,代价太高。关于读书普遍存在两种误区:

1. 读书无用论——认为读书无用论的人,一定是不能把书中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才会萌生读书无用的想法。

2. 读书至上论——固守书中的教条,也不会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读书至上论其实更倾向于把自己变成书。

咱们学医过程中更容易受到读书至上论影响。比如,学一气周流,变成黄元御附体;学远公学说,变成远公附体······常常陷入这种学习误区。毫无疑问,在某个学习阶段,咱们或多或少会被书中的内容禁锢。换个角度思考,这种禁锢也可以是进步的跳板。禁锢本身就是一条明确的道路,在初学者没有方向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们迈出勇敢的第一步。初学者不可能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此时相对死板的遵循老师设计好的路线来学习更加现实。但这条路绝对不能永远走下去,学习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把“禁锢之路”当成跳板,走出自己的路。如果学了三五年之后,还固守老师的思路,而未能酝酿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反思了。

每一个学说流派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流派。这是由人的上限决定的,人的能力有上限,寿命有上限,这都决定了人推演的理论有上限。所以无论选择哪一个流派,都要有一个心理预期——“能学到什么,学不到什么”。因为受商业时代的影响,优势容易被夸大,不足却鲜有人提及。注意力不要全被“夸大的信息”所吸引。所以求学过程中要“证真”——求证所学流派优势,同时要“证伪”——求证所学流派的劣势。

比如,经常能看到“何方治何病”这样的技术。似乎这种方法及极其高效,于是就需要临床验证。未经验证的情况下,你并不会真正知道它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高效、什么情况下无效。问题是这么多病,一一验证将会浪费多少时间、精力,甚至造成误治。所以咱们采取的方法是以理驭法。

以“止疼”为例,很多的止疼方法试过之后,就会发现有效率并不高。这是因为造成疼痛的原因不尽相同。比如,治疗寒疼可以用的是“乌头、吴茱萸、蜂蜜”煮水的方法。而如果是热证造成的疼痛,也用这种方法岂不是抱薪救火吗?

如果是气机敝郁引起经脉不通的疼痛,就要用到通行气机的方法。比如,可以用升麻浓煎,涂于患处。而如果是热淤证、血瘀证、痰湿淤证,用这个方法,效果就不好。

如何判断这些高效方,用在具体患者身上是高效,是低效,还是反效呢?咱们是通过建立一套经过验证的理论体系,来驾驭这些高效方的。试想如果没有这套理论体系,一一验证将会陷入何等困境。理论体系给出了一个大方向,在这个大方向指导下推演,验证工作才更加轻松高效。但是仍然需要验证,因为只有经过验证的经验才能成为自己的能力。

为了不断的进步,咱们需要博览群书。直到理论框架建成之时,你终会发现,核心的理论就那几本书。咱们博览群书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寻觅出这几本书,发现这几本书的真正价值。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但没有这万卷书,那一句话也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