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视角读条文2

初学伤寒论接触的方子:桂枝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这套方子都是在桂枝、麻黄的范围内变化。桂枝汤的架构变化,几句话概括:通过桂枝的辛温升,配上白芍的酸收补,一升一降,一温一凉,以此实现调和营卫,运化中土,增助太阴。

麻黄汤这种架构跟太阴有什么关系?貌似没关系。直接思考麻黄汤不好思考,思考另一个方子——还魂汤(麻黄三两,杏仁七十个,甘草一两),麻黄汤去掉桂枝。还一个说法是用桂心,咱们取不用桂枝的说法,在《金匮要略》上。麻黄是青绿色,青色入肝,肝藏魂。所以还魂汤肯定跟调肝有关。一般的注解说还魂汤是说治表证,通过表闭来解猝死、昏厥、气绝、口噤不开等。显然一个表证、外感不至于把人弄得气绝、猝死、昏厥,所以不是治表证。麻黄汤是治表证的思路,但还魂汤是解厥阴的闭结,肯定是气机的闭结。也可以换一个说法,一个外感就气绝、猝死,那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外感,跟厥阴有关,厥阴的气机闭结。这么看跟太阴关系不大,可是联系到上节讲的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把治外感的剂量改成治运化的剂量,就能处理太阴了。

根据太阴主运化,再看几个方子: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从太阴的角度试着去理解,就是怎么一边加强太阴的运化力,一边又顾及到太阳,同治太阴和太阳的思路。

再看个有代表性的方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是一个一直有争议的条文,但是从太阴的角度,思路就清晰了。之前讲过,太阴的津液有点亏虚,燥湿利水的劲还有点不够,导致往太阳输送的力量受阻,不足了,所以当桂枝汤去了桂枝,加了茯苓白术后,它的作用病位就不是太阳,而是治太阴。通过恢复太阴的阴,再恢复它燥力的功能,间接恢复太阳。所以这个条文明显是讲道理的,真遇到这个证,不会用原方,会加一些升发津液的药,效果会更好。通过恢复太阴的阴,同时恢复太阴燥、利的功能,于是太阴能够支持太阳,太阳的症状消失了。而且像这种讲理的条文,很难搜到用原方的案例。因为实际用的时候不这么用,尤其紧密联系上下文的时候,下个条文就是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又是一个巩固中土津液的。之前用芍药为主导,甘草干姜汤用甘草为主导,但是加了热散、横散的干姜,这是联系上下文阅读伤寒论的技巧。

品品甘草干姜汤,以方测证。如此大剂量用甘草(四两),是伤寒论里的最大量,其用意非常明确,就是强烈的补固中土的津液,并且用干姜的横散之力把这股津液散出去。一定不是为了扶阳,如果为了扶阳,甘草的量不会翻倍于干姜。想想四逆汤,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比例是1.5比2。而甘草干姜汤甘草用到四两,很大的量。研究量和比例,很多道理可以有所领悟。

炙甘草四两,另外一个方子就是炙甘草汤,这两个方子可以相互联系着理解。咱们当前的讲解是以太阴的视角,炙甘草汤里放了地黄、阿胶、麦门冬,所以滋阴补阴的力量更加全面、深刻,这样滋阴的力量是可以入少阴的,当然厥阴也可以。甘草干姜汤的力量不是重虚久病,看甘草干姜汤的条文也能知道。炙甘草汤就不一样了,炙甘草汤可是重虚久病,是一个大号升级版。增加点阳热之力刺激津液,刺激点阴运行,用的是桂枝和生姜;另外还有麻仁,取仁的润性润一下。怎么理解麻仁?有油润之性,还有通利的功效。治大便干燥的药里,能看到麻仁。显然炙甘草汤里的麻仁不是润大便的,是润阴的,这里的阴可以是津液、血脉、水道。所以当太阴或太阴兼少阴阴虚,因为阴虚而运化力不足,少阴之藏,藏的肾阴不足,所以要补阴、滋阴。还要让润补的阴能够活动起来。生姜的力量不像干姜那么横散,没那么猛烈,相对的持续柔和。显然这里生姜不是用来治呕,也不是用来治水,是用来刺激脾胃肠道,刺激太阴缓慢运化。

太阳上篇还有四逆汤跟太阴的关系。其实如果单纯治太阴,咱们会选择附子理中汤。但如果太阴跟少阴并病,会先用四逆汤,之后再用附子理中汤。用意是有寒就先治寒,寒被消到一定程度,一边治寒,一边治它的运化力,各种不同的病性、病因。

再复习一个概念,心肝肾肺四方,发病确实有其规律性的偏性。比如心发病,一定会影响心属火、心主血的功能;肺发病一定会影响肺主气、肺主肃降的功能;肾和肝亦是同理。其发病会呈现倾向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倾向性,带给了诊断的思路和线索。

再看中土太阴,其功能的实现必须平衡稳定通畅的配合和借助于四方,所以四方的所有病它都能得。

再梳理一个概念,太阴主运化,脾主运化,表面看没区别。想用文字表达清楚,就得多费几句口舌。当脾借助四维的功能,完成了它自己所有功能的时候——生成和运化,这就叫太阴。脾单靠自己,完成不了太阴的功能。要完成太阴的功能,脾是主体存在的中心,论中心的时候叫脾,论功能的时候叫太阴。打比喻,军队的职能是保家卫国,主体存在是军队。所有的这种存在主体,要实现它的功能,是一定要借助其他主体的功能才能实现,这种思维也逐渐形成了整体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