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太阴视角读条文7

再用太阴角度解读几个方子。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肯定是从桂枝汤治太阴病的角度来理解新加汤。虽然此方出在太阳上篇,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从太阴治太阳的方法。注意观察药物的比例和用量:芍药四两、人参三两,这两味药组合,是简单的气津两补的方法。可是要治太阳,得把补的气津调度到太阳,用的是生姜,所以此方生姜重在其升发力,一边升发,一边利水,把水利到体表,那就不是在去水。此处可以对比一下生姜泻心汤里的生姜,那是去水用的。所以同一味药,用来调动正气或驱邪气,都可以用。因为药有其性,这个性可扶正,可攻邪。从这就能领悟出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一味药,明显是攻邪的,邪气减退了,正气不就有机会恢复嘛。所以扶正和驱邪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再拓展一个思路,太阴气虚,津液也不够,需要两相扶持,还要把扶持的津液和气调到体表,如果不用生姜呢?用葛根、川芎。再比如,某个患者体质偏热,桂枝三两的比例偏多,怎么办?一个办法是就用原方,用完之后如果桂枝没化热,那正好;如果化热了,后续再处理热,这也是个办法。反正这一步先把主证处理了。临床中有的时候就是选用这种方法,因为世事无完美,方子也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咱们只不过在随时权衡利弊,不让弊扩大,不可能杜绝弊。也可以做更多的考量,加减斟酌。比如不用桂枝,用桑枝。对那种气阴两虚还化热的,或用三根汤(葛根、芦根、茅根)。如果患者的气虚没虚到非得用人参,用黄芪就行。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简称厚朴半夏汤。这个简称类比于金匮妇人篇的半夏厚朴汤(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这两个方子,一个更专注于太阴,一个能治太阴的同时,还兼顾少阳和太阳,即;兼顾表。一个是加人参一两,看比例就知道虚的不是很严重。另一个方中不但不用人参,还用苏叶这种走表的药。半夏厚朴汤用来治“咽中如有炙脔”,就是咽中如梗。所以同样是治太阴,太阴里有气机运行不畅,有些痰湿。两相对比,一个是治太阴有虚,虚的不是特别厉害,有些气机和痰湿的郁滞。另外一个方子,不用考虑太阴的虚,只需要利水湿,兼而走表。这俩毛病的症状可能一样,背后的病机可能也极为类似。但一个是新病,一个时间久些。按温病的路数品一品,半夏厚朴汤有点透转湿气淤滞的方法。这就是以温病的角度看伤寒。

道理理解了,就可以变化一下来适应不同的证型。比如不需要透到表,太阴往三阳透转就行,那就把苏叶改成苏梗。再比如咽部的淤结化为有形了,单靠气化的调整,效果很慢,那加上功消有形的药,比如皂刺、皂角。再比如嗓子里有痰,加上桔梗。咽中有痰,不吐不快,吐之后快,一看这些就可以用桔梗。类似于这种药证的变化运用,只要理明白了,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最简单的阴阳两补的方子,一边扶阳,一边芍药甘草酸甘养阴,可以养太阴,也可以养少阴。但是因为方子太简单了,可以阶段性的使用,或就剩这一个问题,邪气也去得差不多了。如果病情复杂,有其他的邪气或虚掺杂其中,单靠这个小方想把阴阳都扶起来,其实也做不到。可以合方,随证加减化裁,抓住先后主次,轻重缓急,随证处之。

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虽然还是出在太阳上篇,可是这个方子的结构一看就知道可以治太阴,当然也可以治少阴。通过治太阴的方法来治少阴。再强调一个概念,六经是从看不见的功能着手划分的,不像有形的各藏腑,有自己泾渭分明的边界。所以太阴和少阴,说出来是两个,实际是套在一块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用圈来比喻,太阴是大圈,大圈里套了个小圈是少阴,它们是一个圈。

栀子豆豉的一系列方子

芳香开散。当太阴需要芳香开散的时候,可以用它。本方当然是散热。栀子寒凉。能散热就能散寒。豆豉跟温热药也能配,所以祖师爷后面立刻给了加减变化——栀子干姜汤。看到栀子能跟干姜配,自然能想到,豆豉也能跟干姜配。干姜是热散,栀子是芳香开散,这俩劲可以合着用。

真武汤、四逆汤。这些温阳、温热的药,用于治太阴,之前已讲过很多。比如真武汤或附子汤,明显是通过治太阴的方式治少阴。四逆汤和附子理中汤也是这个套路。再联系一下干姜附子汤,不用甘草。通脉四逆汤里还有甘草,就是把甘草量降下来,让通行力更强。现在干姜附子汤彻底不用甘草,于是药力就变成一股强横的热力加以通行。更适合治哪经?比如治太阴,肯定是阴寒比较盛的时候,需要这股更为强横的力量通行热力。但强横的热力通行,不太符合太阴本身的和缓运化之象,所以用干姜附子汤治太阴不会久用。如果太阴阳热不足或寒,四逆汤可能会久用,但干姜附子汤不会久用。

干姜附子汤治少阴是什么道理?显然是因为少阴有股强横的寒,阻滞了少阴,影响了或藏,或藏而待发的功能。如果影响了藏的功能,没法藏、藏的不利,把它打通了。如果是藏的过甚,发不出来,还是用这股热力把这股寒破掉,让它能够发起来。在条文上举的例子是影响了正常的睡眠,“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这肯定说的是病态。如果晚上安静,睡好觉了,何必白天睡觉?白天不得眠?所以是病态。晚上虽然不烦了,但是还睡不着觉。白天想睡却睡不着,还烦。以此症状为例,能想到其他的症状。所以少阴或太阴的一系列其他症状都有可能出现,只是条文没法一一表达,就得读到条文背后的意思。

干姜附子汤治厥阴。厥阴的功能是阴阳交接,阴极化阳,阳极化阴,肯定还是因为这股寒阻滞了交接,阻滞了转换。强横的干姜附子汤直接热力通行。理论上用四逆汤慢慢温,也可以,只要时间够。用通脉四逆汤减少甘草的量也可以,只要时间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