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三、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这个条文意思明确,没那么复杂。直接告诉咱们“亡阳也”。亡就是逃的意思,阳气固不住了,失根而散。中土不固,所以又吐又利,固不住而上逆,所以吐、出汗。什么病性?没有方子,没法以方测证,也没有具体交代,但是说脉“阴阳俱紧”,说明邪气之盛,表里皆伤,阴阳皆伤。仅为邪气盛,所以阳气失根而脱是邪气所害。什么性质的邪气造成了伤阳而亡阳?有几种可能性,一一去推演,比如最容易想到的是寒。热邪也能伤及阳根,《黄帝内经》说了:壮火食气。不管什么性质的邪,一边驱邪一边固住阳根。如果是寒邪伤了阳根,一边驱寒一边固气机之根,该用什么方?如果是热邪耗散了阳气,使得阳气脱根,该用什么方?大家自己思考。病性病位把握准了,再加上固摄的方法,治法都出来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方药实现就没太大难度了。
为什么会“咽痛”?脉阴阳俱紧,气机被强盛的邪气闭郁住,同时还亡阳,阳气脱散。一边脱越,一边又闭塞住了,两股相矛盾的病气互相纠结着,邪气闭结的同时,阳气还外越而亡,相冲之下犯及咽部,所以咽痛。由此可知,不仅仅是咽痛,只是拿咽痛举例而已。病情发展至此,就有可能出危证了。所以在少阴篇、厥阴篇能看到大量“不治”“死”。遇见这种危证,先把命保住,不可能一上来什么都治,命保住之后,再各藏腑各经逐一调治。所以这个条文的病症也是可轻可重的,重的能要命;轻证亡阳只是气机亡散,但根气未败,那令气机归根相对容易的多。所以此证是否难治的关键在于元气之根还有没有。这个根气也存于少阴,少阴主的就是藏,必然跟肾主藏的功能息息相关,但是又不能说少阴等于肾,其原理就跟太阴和脾的关系一样。
少阴的功能是藏而待发,能藏能发,发出去又能节制主,能固住。在诊断时候,有可能太阴病和少阴病有很多相似的症状,但是从根基讲是少阴,从运化讲就是太阴。影响了运化力就是太阴病;影响了固摄,影响了藏,那就是少阴病。少阴心、少阴肾,肾主藏,心主宣散,宣散和藏的功能必须相互配合完成心肾相交,而心肾相交的功能归属少阴。心肾相交的功能又离不开太阴在中土斡旋,一南一北,一水一火就需要中土来加以斡旋调和。本条亡阳,气机始终处在亡散脱耗的状态。阳至极不能化阴,阴至极不能生阳,阴阳不相交接那就是厥阴病,少阴就变成厥阴了。单论心肾水火相交为少阴的功能,扩及整个阴阳的相交接就是厥阴。讲到这再品品“六经即一”并不困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