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少阴条文287 290 291

二八七、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本条文说的是病自解的一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经过治疗,病改善的情况。脉由实象变虚,这个虚指邪气退去。条文语境是“脉暴微”,就是本来紧脉,突然一下不紧了。这个“”指不紧了,不是病脉的微。当然也可以做他种解释。比如邪气虽然退了,正气虚表现出来了,所以脉微,之后还得治虚。哪一种都说的通。本条文的“愈解”肯定指的是邪气退了,阳气恢复起来了,所以手脚暖和了。下利是驱邪的一种反应。邪退而脉安。本条学的是脉症合参。因为单靠症状看,拉稀了,之后变好变坏不知道。但是一看手脚暖和了,脉的邪象也退掉了,那知道是往好里发展。下利拉稀是排邪的反应,能排邪是因为正气足够,正气已复。

为什么会烦?跟下利一个道理,正邪相战,等正气赢了,也不下利了,烦也就停了。不妨细追一步,不拉稀,脉也安,可是还烦,那就是虚烦,一定还有虚证。因为实退了,还剩下毛病,那就是虚了。到时候一定会有足够的脉色症信息,能够鉴别虚实。能够捕捉到这些症象信息,锻炼的就是诊断的能力,诊法。如何有效的收集你需要的信息?这个能力一般书上不教,但必须自己练。用理论指导,能知道追查什么信息。病情一趋向复杂,有时候病人表现出的脉色症信息不能直接确诊,信息是残缺的,不足以直接靠这些信息得出确诊的结论,剩下的怎么填补?提升诊断能力。解决的方向有两个:学习更多的诊法相互合参,望闻问切全用上,信息收集的越详细,越有利于准确诊断,那诊断的时间和成本更大。这个方向势必会造成收集有效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整合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得两条腿走路,另外一条就是理论,缺少的环节可以用理论把它弥补起来。通过理论来弥补诊断信息的残缺,这条路也只是一条腿,只用一条腿还是有问题,弄不好就容易变成用想象代替实施。能够统一矛盾的两极谓之中庸,中医的中。

病情随着脉象的变化,其进退有什么规律嘛?这个问题有简单的回复,也有详细的解说。咱们整套整体观教材,试图从整体上把握病情的进退,因为只有从整体才能真正把握病情进退。局部的看,无论是症状的改善,还是单一脉象、舌象的改善,都不一定是真正的改善。因为受困于语言和文字,当前只能说脉。脉象的改善一定是整体的改善,三部九侯,寸关尺、浮中沉、内正外,不断的趋向于均匀和缓就是改善。如果初学,一开始掌握不了,咱们有个简单的方便法,就是七八成的时候对,但是不完整。其实此文的脉暴微,由紧脉突然和缓下来,就是这种情况。脉由实象变为虚象,大概率是病情改善。由跳的特有力变的无力,大概率是改善。由脉道又紧又硬变的脉道柔软下来,大概率是改善。所以脉怕实,不怕虚,只要三部都有脉,虚点问题不大。但是实脉,无论是某一部,还是好几部,甚至整体的脉是实,都是有病。

二九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脉阳微好理解,由实象变为虚象,实在改善。阴脉怎么浮了?浮的阴脉怎么为欲愈?阴脉应该处在一种收敛收藏的状态,应该偏沉才对。毫无疑问,本条的阴脉阳脉说的是病位,可以对应尺脉和寸脉来理解。为什么尺脉浮还叫为欲愈?其实条文中已经给了解释“少阴中风”,因为是外感,外感从太阳直入少阴。外邪渐退,所以阳脉微,尚未退尽,所以阴脉还没收回去,还在浮。

伤寒论里中风的“风”,跟咱们体系内病性的“风”,定义不一样。咱们说的风是指风邪疏泄过度。伤寒论的中风是什么意思?把所有关键词“中风”搜出来看一遍就明白了。从三阴篇一直搜到三阳篇。三阳篇的中风基本是在治外感。外感诸邪都有可能用中风表达。就像祖师爷说伤寒二字,也不是单指寒。三阴篇的中风出现过三次,太阴、少阴、厥阴各一次,查一下条文。太阴篇和少阴篇的中风条文毫无疑问是外感。厥阴篇的有点复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按这样的语境,如果是外感,有点说不通。外感不浮了,应该是要好了,“不浮为未愈”就有点说不通。所以厥阴中风的条文应该不是外感,说的是气机阴极化阳,交接不畅,该浮的浮不起来,沉于里。所以这个脉浮不是指的浮脉的浮,是不沉了,不是深陷于里了。讲到厥阴这个条文的时候再细讲。太阴篇的“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跟少阴篇的“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极为相似。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伤寒论中的中风并不是咱们说的风邪或后世的中风。三阳篇的中风就更多了,几乎什么症都有,有寒、有热、有湿,显然不是单指风证。就比如咱们最熟悉的桂枝汤证太阳中风,也不是个风证,当然也可以硬解释成太阳卫气为风寒所伤,导致阳气不能固摄津液,津液疏泄过度而显得有风,这么解释倒也能通。但是其他的条文“中风”,就是硬跟风证联系,有的都联系不上。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这是在讲研究伤寒论的方法,不是直接给结论。这也是在讲学中医的时候,遇见名词不理解该怎么办。太多的词没有权威定义,比如之前讲麻子仁丸,其脾为约,脾约。“脾约”一词在阳明篇开篇“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只出现过这两次。只靠这两个条文,没法真正确定“脾约”的定义,尤其“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这么解释,那麻子仁丸的脾约又不太通畅。要是非要硬解,比如解成“趺阳脉浮而涩”,有浮所以是太阳,所以麻子仁丸证就是太阳阳明证,这就是硬解。因为趺阳脉浮,它是太阳病吗?趺阳脉是什么脉法?是手太阴肺经的寸关尺脉法吗?硬要把这浮说成太阳病,后面“浮则胃气强”,胃气强的脉是太阳病,立刻就没法自洽了。因为马上就得面对一个解释:太阳病的脉浮怎么跟胃气强扯上关系的?这么解释就进入死胡同,没法自洽。咱们在这讲的是研究中医的推演自洽的思维方式。有点像玩的手工模型,一大堆零件得装的上,装不上硬装就会坏,安装合适了,一定是能跟以前的知识相兼容自洽。

条文“脉阳微阴浮”转为寸关尺的脉法,就是寸脉和尺脉代表阳脉和阴脉。寸脉的邪气已经退了,尺脉还没沉下去,所以为欲愈,还没彻底好。等尺脉安静、沉下去就是彻底好了。其实本条也教了一种临床诊断。尺脉为藏,现在不藏了,原因是外感,外感好了必定能自己收回去,尺脉又会恢复到沉的状态。如果不是外感呢?是内伤久病虚耗、虚损出来的,是常态的尺脉浮呢?那就麻烦的多。

二九一、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还是发病的时间规律,这个讲过很多了。提醒一下:六经愈解时,不是疾病发病的全部时间规律。还有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的规律,还有一日之内的早中晚规律,还有一年之内的四季规律。以及五运六气的时间发病规律,还有六日规律、七日规律等等。看病人符合哪个规律,就用哪个规律去解释并运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