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二、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如果是热证、阴虚证,一般不用灸法。所以本证虽然没给方,不能以方测证,也没给出病机,但是告诉了“灸七壮”,那应该是寒证或阳气通行不利的毛病。如果是寒证,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也行。如果是寒邪造成的经脉通行不利、经脉阻滞,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也可以,还有白通汤,择机而用。如果不是寒证,就不是四逆汤了。
本条文说的少阴病吐利、手足不冷,但是还发烧,很容易想到是四逆散证,属气机闭郁之后,阳气疏泄通行不畅,郁而化热。两种可能性都有,临床不会判断错。比如四逆散证,有可能出现一些怕冷的症状,可是又没法明确的发现就是个寒证,似寒,但又显的证据不足。比如怕冷,可是手脚不凉,甚至还发热,应该有的手脚凉症状没有,就是证据不足。另外,寒证得温则减,但是郁证得温是不减的。如果四逆散证的手足不冷反发热,还拉稀呕吐,肯定胃里不舒服,用热水袋捂一下或盖被褥不见改善,貌似又不是寒证。
这里讲的是通过读条文自行推演,诊法自然就练出来了。就像这段思维,练的就是诊法。条文没说灸七壮用什么穴位,根据患者来取穴,一般太溪穴就可以,少阴肾经的原穴,什么都管。如果希望阳气归根,灸关元之类的穴位。不过看本条的语境“脉不至者”不像是元气外越,不能归根。闭结于里发不出来,可以灸井穴或荥穴。其实针刺也行。或者兼有寒,灸的效果比针好。如果不是寒证,没必要灸,就用针。如果是热证或阴虚,最好避开灸法。但是下个条文二九三就直接说是热证了,而且热在膀胱。
二九三、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既然是热在膀胱,更常见是小便便血。热邪迫害血,所以就便血。影响了血脉运行,不一定是血分病,可是确实便血了,怎么判断是不是血分病?看舌象、脉象,单看尿血这个症状看不出来。不是血分病,猪苓汤就可以。如果是血分病,热在膀胱,那在猪苓汤里合上白头翁汤。也可以换个方法:白头翁汤里加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