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少阴条文309 吴茱萸汤

三0九、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借本条整理一个思绪,同样是寒证,吴茱萸证的寒和附子证的寒如何区别?理上如何区别?诊断上如何区别?其实之前都讲过了。如果从语境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区别,都是少阴病,都有可能出现下利、呕吐、手足逆冷、烦躁、寒邪上犯,都有可能出现头疼。我在临床做了验证,相互替代,很多时候都能有效。最初学到的鉴别方法是:出现恶心、头疼的时候,用吴茱萸汤;出现四逆下利的时候,用四逆附子辈。暂且不论这种区分在条文上是否能够通达,在使用上相互替代也能有效。想要继续研究,就必须找到用吴茱萸治不好的寒证,但用附子能治好,或者反之。甚至扩展而论,用吴茱萸和附子都治不好的寒证,用其他什么方法?当前探讨的是吴茱萸和附子的区别。

其实正是这些思考,整理出了古人对药性的性味归经,证治功效的理解运用。才发现原来古圣前辈早都说了,只是我没看懂而已,因为语言和文字以及思维方式的代差,造成的学习上的屏障。后人无论对药物怎么解释,都脱离不了古圣先贤给留下的框架:性味归经,功效证治。性味归经是这味药的根本属性。功效就是这味药对人体能产生什么作用。证治就是能针对什么症状。从核心到外围依次是:性味归经是核心,其次是功效,最外围是证治。证治一定要遵循功效,功效一定要遵循性味归经,不可脱离性味归经而论功效,绝不可脱离功效而论证治。咱们这里复习的是如何学习药物。性味和归经最为核心,相互影响、相互配合,有些药的性味决定了它的归经;而有些药本身就有强烈归入某一经的倾向。因为这种归经倾向,又能把其性味、功效带到这一经、藏、腑,由此达到治疗目的。这便成了临床用药的核心思维之一了。有一些药物性味和功效属性极其明确,反倒是归经属性不那么明确。那就意味着它的这种性味功效,哪一藏、哪一腑、哪一经都能处理,比如附子入肾经、肝经、脾经等等,又能看到附子入十二经,通行十二经的热,所以附子这味药并不是明确的入肾、肝或脾。在用的时候,就需要引药归经,用其他药引动它,让它去哪。四逆汤加干姜色黄,入中土脾胃;甘草更不必说了,这是引动。百度百科基本已经把各种药物都整理好了,性味归经,功效,它上面不叫证治叫主治,就是那些症状,还有很多其他信息辅助理解。关键在于解读的方法,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信息消化不了,这些性味归经功效看着差不多,怎么区分?借吴茱萸汤这个条文,讲讲这个方法。

吴茱萸汤已经反复讲过。无论是吐利、手足逆冷、烦躁都是因为寒。肝木生心火,肾水上交于心,结果因为寒,升上去的是一股寒凉气,寒凉撞心就烦。明白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不一定是烦,也有可能是情志病、失眠、头疼、甚至心慌、心悸、心疼等等,都有可能。从吴茱萸汤的方子结构看,明显有养虚的人参,十二枚大枣固守津液。此处的大枣能不能用甘草替代?四逆汤用的甘草,为什么吴茱萸汤用大枣?像这种问题如果追问的话,无穷无尽,怎么解决?七成靠理论自洽,是想通的,三成靠临床验证。比如吴茱萸不加大枣,有一部分人会烧胃或烧心,但脾胃津液很足、心阴很足的,不加大枣也没事。如果中医是一门靠实践经验就能积累成的学科,一定是用科学能够解释中医,显然不是。

演示一下怎么对比这两味药,这是学习方法。在百度百科上搜附子和吴茱萸,就能搜到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不叫证治)。一定牢牢记住:药一定要放在方子里学,方子一定要放在条文或案例中学。学药也是,看百度百科的吴茱萸和附子,这些信息,单看永远是点状的知识,永远无法转换为实际的能力。所以真实的学习过程是:知道了它的发病原理,那就需要有治法,有治法就得有方子,方子是由药组成的,某味药查到了百度百科。然后这味药在不同的病,不同的方子里多次看到,渐渐补全了对这味药的理解。当把吴茱萸和附子的性味归经、功效都查完之后,发现好像没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吴茱萸味苦;附子味道淡,没什么明显的味。于是这个苦和不苦就成了咱们理解附子和吴茱萸区别所在的线索,因为其他信息都极为相似,比如查百度百科的附子,在主治里有个“胸痹心痛”,在吴茱萸里没查到。因为一味药的证治非常广泛,不可能只靠这点文字就全说清楚。附子能治胸痹心痛,吴茱萸味苦入心。再至于腹痛、呕吐、下利等等的信息,也看不出什么区别。初学中医看到的就是这样。

查归经。归经学说是学药挺麻烦的一件事,因为大多数药物不是只归入某一经或某一藏腑,它可以影响多经、多藏。一小部分药物又有明确归入某一经、某一藏的特点。有的药取其归经做药引子,有的药取其性味,这是根本治疗的疗效所在。有些药的性味比较平和,不是那么偏激,那咱们就主要使用它的功效或归经。比如昨天我给自己开了一副药治寒痰、寒湿,有批苏子上次炮制的时候过火糊了,大概还剩50~70克左右,全放进去了,结果吃完之后拉稀。平时我不太用苏子,因为放10克、20克功效极不明显,但没想到50~70克下去功效非常明显,一天的排便量得是平时的四倍,因为之前受寒导致肠胃呆滞有宿便。然后才想起来,以前查苏子的功效确实能通便,只不过用10克真的没什么效果,到50~60克效果才出来。类似这样的经验积累,非常缓慢。

就像刚才说的,吴茱萸有的患者吃了烧心,配上大枣;有的患者配了大枣吃了还烧心;有的患者不配大枣都不烧心。所以中医是靠理论的。看完附子和吴茱萸性味归经的知识点,其实还是理解不了。查完整个发现区别就在味苦。然后又查到伤寒论的条文,在当归四逆汤里加吴茱萸。又查到百度百科的相关配伍里,发现吴茱萸的配伍基本都在攻邪,附子的配伍可养正可攻邪。还能查到味苦,苦能燥、能泄、能坚。这个燥有燥湿的功能,但不仅仅限于燥湿。这个坚有坚阴的功能,但不仅仅限于坚阴。讲到这,可能会越听越乱,学习过程中的思绪混乱非常正常。不用恐惧、烦躁,整理思绪就像整理屋子,没整理好之前,一定反而显得更乱。咱们考验的不是对一个单点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而是对各种知识的整合能力。比如当咱们看到关于苦味的某一些功效时候,把它联系到了吴茱萸,性热吴茱萸的味苦,并且还配合了辛的力量,苦辛,形成了辛苦大热的吴茱萸的性味。然后查到了归经,归肝、归脾、归胃、归肾,就差肺了,四方都入了,剩下的那方也躲不开,好像也没规律。然后又查到吴茱萸的配伍中多用于攻消。当寒凝有形的时候,配上吴茱萸,根据情况加干姜、蜀椒等等随证变化。分析到这才发现,原来吴茱萸的特性是偏于攻邪,甚至于有形之邪。附子并没有直接攻有形的特点,用附子攻有形也是因为它恢复了阳气的通行气化能力,以无形气化有形。

现在是直接把结论说出来,把思维推演的过程简化表达了。实际研究一味药要花很大精力,这些消耗的精力不会白花,因为在查阅各种资料的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打磨理法体系了。反倒直接掌握正确的结论,是学不好中医的。这是咱们这套教材最后一次讲怎么学习药物。之前至少讲过三回,群里也不止讲过三回。这么反复啰嗦,试图在不同的场景讲同一个知识,以不同或相同的角度,希望借此构建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希望借此弥补思维的线性缺点和语言的碎片化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