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少阴条文312 313 半夏证咽痛

三一二、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三一三、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上下四个条文、五个方子都在论及咽痛,以咽痛症状为中心,论及不同的病症,并且明确表达是少阴病。显然这些方子不仅能治少阴证的咽痛。条文至此,咱们必须揣摩一下少阴证咽痛的原理。即是上下南北水火相交出故障,表现的咽痛。这南北水火或者单向,或双向,翻译成咱们的表达方式,上焦和下焦,或是心肾,或比喻成水火,即要平衡,又要动态的平衡、通畅的平衡。要是单论,心跟肾,南跟北肯定不是平衡的。南方火盛,北方水旺,两者运动开能够阴阳相交,在相交中达成的平衡。所以要同时重视通畅和平衡。

从这几个方中也能有所体现,比如加上桔梗提升,动态的。加上半夏开散,肯定是针对有痰湿阻滞不能通畅。半夏配桂枝,桂枝有提升之力,而且是热性的。这就是跟半夏苦酒汤相鉴别,苦酒汤里用的是鸡蛋清,还有米醋,甘淡酸收,敛阴,一边养阴,一边收敛阴。一个是阴,一个是阳;一个是酸收,一个是提升。说到提升,桂枝性热是提升,而桔梗不是性热,桔梗能提升气机,也能提升津液,同时还能开结散痰。说到治痰,半夏是开散肃降治痰;桔梗是提升治痰。这里讲的是以某一个症状,比如咽痛做为切入点来分析条文、方药。除了通行、通畅,还有平衡。加桂枝肯定是因为阳不足或有寒,加猪肤肯定是为了养阴、润阴、收敛阴,因为皮都有收敛的功效。

这里用的是猪皮,阿胶用的是驴皮。有猪皮胶这个药,还起了个之前的名字:新阿胶。猪皮熬的胶和驴皮熬的胶有何区别?乍一看好像两者功效相似。前辈医家用不同的皮分别熬胶,最后发现驴皮熬的胶药效最好。前人已经研究过,并且留下了论述,咱们查阅即可。比如驴皮胶入肝息风的效果最佳,其他的胶不是效果差,就是没有息风的功效。其实就是增强肝的收敛节制的力量,将军之官嘛,得节制。少了节制,肝风发出去就是风邪了。再比如,养脾胃肠道,牛皮胶比较好。唐代的书里,有用牛皮做阿胶的说法。同时也能查到唐代的《本草拾遗》“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因为是皮,皮都有固摄收敛的功效,所以能够止泄、补虚,但是治风,驴皮胶最好。借鉴一个近代学者做的实验,比如治血虚,发现驴皮阿胶入血、止血、养血、补血的效果是最优的,这块功能猪皮胶远不如驴皮胶。至于那些什么氨基酸含量比较,都不用看。各种文献资料查阅之后,对咱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比条文、对比案例运用。

看看在伤寒论上什么情况下用阿胶。猪皮胶就这一处,有点不太好对比,所以才会查其他资料。如果像桂枝一样反复出现的药,也不用查其他资料了。搜一下哪些条文方剂里有阿胶:炙甘草汤、猪苓汤、黄连阿胶汤。再对比一下猪皮,猪肤汤,伤寒论就这一条,只能查其他的案例了。就会发现驴皮胶和猪皮胶的差异:病位较浅的口疮、嗓子、咽喉能找到大量猪肤汤的案例,咱们就可以依此这么用,但心里得知道这么用是有效的使用,却不能说驴皮阿胶不能治咽痛、口疮、嗓子,那就以偏概全了。一定是你先有了一套构建理法体系的方法,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阿胶是药,不能当营养品来吃,吃多了会出毛病。我见过两三个这样的案例,当时还纳闷怎么困滞之象就是治不好,刚改善又困滞了,后来才知道患者把阿胶当保健品吃。把阿胶停了再治,气机困滞就解决了。试想,发现这个得费多长时间、多少精力。有一个好处就是我积累了经验,知道阿胶吃多了是什么症,就是造成气血困滞。

半夏散及汤的服用方法,方后有两种,一种是吃散剂;另一种是吃了半夏散剂有不良反应,那就用水煮这个散,而且是短煮。用水一升煮七沸,等于水开了,放半夏散及汤的散剂两方寸匕,放进一升水里,药少水多,“更煮三沸”稍微煮开两下,温度凉下来了慢慢吃,每次一点点吃。这么看就是滚烫的热水冲一下药沫。

这个方子治什么?半夏性燥热,主要是性燥、开散;桂枝性温热,提升之气;配上甘草调中,所以属于温燥之法。温燥之法治的咽中痛,一定是有湿而阳气升发不利。半夏苦酒汤治的咽中痛,也是有湿,用半夏开散,但是阴不太够,需要稍微润泽一下,所以用鸡蛋清还有米醋。鸡蛋清养阴加上米醋酸收,酸收养阴的力量相结合。鸡蛋清质地比较清,清润酸收以养喉,再配上半夏的性燥开散,针对的肯定是嗓子这一部分津液润泽不足,再兼点痰湿。

这两个方子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其扶正的部分用药都比较和缓,所以真正的原因还是半夏针对的痰湿闭结。所以当咱们注解这个方子的时候,与其说苦酒汤里的鸡蛋清和米酒是为了润阴,不如说为了配伍半夏,防止半夏的燥性伤津液。因为假设真的是阴虚,就靠鸡子黄配米醋去润阴,劲不够,所以辅佐之用,不是根本伤阴。于是苦酒汤证可能现出一些津液不足的燥象或热象,但是不应该有明确的热象。如果嗓子疼是明确的热造成的,靠这个方子没什么效果,得治热。再多思考一步,在苦酒汤中又学到一个反佐半夏燥性的方法,原来米醋加鸡蛋清可以反佐半夏,防止半夏伤津液造成的后续麻烦,但实际临床不这么用,太麻烦。遇见这种情况,又需要开痰散结,就别用半夏了,用浙贝、南星,甚至水半夏都可以考虑。这就是学到一个法,用不用自己决定。比如没有浙贝、南星、水半夏,家里肯定有米醋和鸡蛋,但让患者回家弄又显得麻烦,所以权衡利弊如何取用,自己决定。

接着推演苦酒汤,还能领悟出一点东西。确实有这么一种患者或病机、证型,一边需要用半夏的燥性来治湿(燥力不足的湿),可是同时又有津液润泽不足的毛病,有点矛盾冲突,怎么办?可以学苦酒汤的套路方法。

此处讲的是如何通过条文锻炼思维的方法,研究条文一定要做丰富的联系和推演。所有的伤寒注解,作者不会这样带着咱们举一反三的推演练习,得自己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