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叔讲伤寒论 少阴条文323~ 325 四逆汤证

三二三、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三二四、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太阳、阳明、少阴、厥阴都有四逆汤的条文。四逆汤治的是寒证,这点没有任何歧义。主要理解:寒证发生在不同的经,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规律。寒邪伤害了什么样的功能,就会规律性的表现出相应的脉色症。寒邪又有其共性的发病规律,既要理解共性的发病规律,也要理解各经不同的规律,相鉴别。

四逆汤属温里剂,当太阳篇、阳明篇出现四逆汤的条文时,肯定不是一个单纯的表证,不是个单纯的三阳证,是三阴的阳已经受损不足了,而表现在三阳的症状。虽然太阴篇条文很少,没说四逆汤,但是四逆汤的结构能治太阴病,毋庸置疑。太阴、少阴、厥阴,四逆汤治三阴的寒。记得联系四逆汤与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的区别。每当读到这样的条文,就要做这样的练习,反复练习。随着反复读伤寒论,功力就会慢慢增长。这是背诵条文所不能替代的练习。

四逆汤以甘草量最大的方式,使这股热量得以向里持续作用。在里持续的增加热量,跟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鉴别类比。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是为了让热能更强的通行,而不是向里持续加温。明白这个道理,这股热是向里灼烧加温,还是向外往全身通行,随证加减变化进行配伍。

搜索条文会发现四逆汤身疼痛:“九二、……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和“九一、……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等条文,这是放在太阳篇的。因为有里寒,所以在体表的热量不够而出现的寒证疼痛。能想到身疼痛,自然能想到骨头疼,畏寒怕冷种种症状自然能考虑到。这是因为里寒,在里热量不够,使得在表卫外固里的能力不够强而出现的问题。如果影响胃肠道,就拉稀,饮食忌寒凉,寒凉就拉稀、腹痛。能够理解寒证造成的下利腹痛,就能理解寒证造成的呕吐、腹胀、便秘等一系列症状。能够理解寒证影响了太阴运化,再理解寒影响了少阴的藏而待发,以及寒影响了阴阳交接,那就理解了寒证的传变。

现在是少阴篇的四逆汤,肾水让寒冰冻结,没法上奉于心,心不得降温,就更热了,所以在少阴病,上热下寒就能看到了。这种心肾、寒热、水火不能交接,进一步会变成整体的阴阳不能交接,那就是厥阴病。少阴篇寒证是能出现死证的,因为阳热之力绝了,无法温热中土。因为先天和后天都寒了,先天不能帮助后天,后天不能养先天。这时候升起来的气机带着一股寒邪,寒邪的性质是寒则凝留,所以是温温欲吐,没有那么强的力量顶着让呕吐出来。如果还有足够的力量吐出来,说明根气未绝,肾阳之根未绝,那种寒呕、吐可以用四逆汤来治,也可以用吴茱萸汤治。但是真正发展到阳根已绝的时候,吴茱萸汤就治不了这个温温欲吐。阳根欲绝,所以要“急温之”,这就是抢救。

寒邪凝滞了胃肠道,大便不畅,不可下也,下更伤阳;不可吐也,吐也更伤阳。因为如果患者的阳根尚足,会自动产生拉稀或呕吐的反应来驱寒,现在都没劲吐或拉了,再用吐法、下法,可能就治出危证、死证。从这可以理解,那些尚能拉稀、吐的,还不那么严重,还有老本可以消耗着驱邪。所以条文三二四的不可吐、不可下,因为已经没有后劲了。这是恶化的病例,能恶化就能逆转改善,还有一种情况是寒邪已经让你治的差不多了,邪气所剩无几,所以不用吐、也不用下利,这时候更没必要用吐法、下法,还是用温法。还有一种情况,少阴四逆汤证,患者不吐也不下,可是当气绝将脱的时候,气越外脱,又吐,有可能还拉稀,那是气机将绝,彻底固不住了。后面厥阴篇就会讲到胃不纳谷,吃了就往外吐,胃气已绝。

那这个条文说的是哪种情况?就是大邪已去,阳热之力尚未完全恢复。因为语境表达“当温之,宜四逆汤”。“急温之”和“当温之”语气表达的急迫程度不一样。

为什么用“宜”,而不是“……主之”?条文三二四的“宜四逆汤”假设大病已去,阳气尚未恢复,那就不是非得用四逆汤,其他方子也可以,所以称之为“宜四逆汤”。条文三二三假设患者阳根即将绝,“急温之,宜四逆汤”,这个“”的意思是有可能救不过来。如果患者元气尚足,就是病邪太强,突然骤病入少阴,属于重病、急病的寒证。病虽重,但是元气尚足,这种能救过来,可以用四逆汤,所以称为“宜四逆汤”。当然根据患者情况,也许有更好的治法,比如白通汤、通脉四逆汤,或者四逆汤的重剂。所以一个“”字,代表了病情错综复杂的变化。

从厥阴少阴的四逆汤证,治到太阴病的四逆汤证,那些寒证的症状会反复出现,尽管反复出现,当你发现已经是少阴到太阴了,那就是见好,这是六经的用法。怎么判断是少阴或是太阴,都反复讲过了。没法通过特别简单的哪几个症状组合,判断是少阴、或太阴厥阴,那种方法判断六经只是简化的模糊版。而是需要脉色症合参,整体的收集信息,判断影响的是太阴的功能还是少阴的功能。虽然可以找出一些症状规律的组合来大概率的确定,但是那个方法不是放到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用的,万一这个患者没出现这些症状规律呢。每一个患者的症状规律不一样,但是每一个患者一定有运化的功能、藏而发的功能、阴阳交接的功能,通过脉色症的整合是一定能看出来的。

还有一个困难,当今中医学界对六经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淼叔用十几年的时间整理出的六经功能定义,不敢说完善,只能说用在临床好用。主要用来判断病情进退、病好治难治。因为那些症状会反复出现,当反复出现的时候,患者的病情是改善?退步?还是原地踏步?单用藏腑学说很难判断,得凭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通过脉象、气色来判断。用框架式的解决方式就是六经。比如当四逆汤证的寒证影响的是藏而发的功能,逐步变成开始影响运化的功能,如果看症状,还是那些或吐、或利、或畏寒。脉象也时不时会发生变化,或沉、或时而不沉,那怎么判断病情进退?六经给出了一种判断方法。咱们还给出了其他判断方法,就是五种基本生命常态:饮食、二便、精力体力、睡眠,以及情志。在这几套方法参照之下,一定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患者的病情进退,不会被这些反复出现的症状所困惑。不会认为局部的改善就当成真的治好了,也不会看到局部的加重而举足无措,咱们称之为整体观。因为从局部上看,有时候判断不出来病情进退,有的时候可以,比如下个条文。

三二五、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在康本里“当温其上”是“当温其背上”,类似后世的火龙灸——艾灸整个后背脊柱的督脉。本条说的是少阴病一开始拉稀,一天拉好几回,慢慢不腹泻了,这时候脉跳的更加微弱,还变的更加涩滞。患者还在出汗,不断的丧失阳气、丧失津液。也可能在呕吐,不断的在伤胃气,这时候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伤阳的同时也伤了阴,因为又吐又拉稀会伤津液,三阳的津液伤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伤三阴之阴了。像这种阴阳两伤,损之又损的病,用这种“当温其背”火龙灸的方式,能不能救过来?不绝对。如果患者通过又吐、又利、又出汗,寒邪轻了,但就是元阳之根还虚弱,那可以救过来。如果这时候邪气还很盛,元阳之根也衰乏了,那就有死证了。

再思考一个问题,本条三二五说的是“当温其背”灸之,用汤剂怎么解决?一边巩固元阳,一边还得帮他向外运化阳,这么一说就能想到:四逆汤配合桂枝汤、附子理中汤合上桂枝汤,这套方法。假设寒邪已去,大邪已退,那药量不用大,慢慢养。在养病期间,一定要避免再次受寒、避免饮食过量,甘肥厚腻。在扶阳的治疗中,要随时观察津液恢复情况,避免扶阳速度太快,让津液没跟上恢复,反而会显得伤津液或显得燥。这就是平衡阴阳。治疗阴阳两虚的患者,这点极为重要。一旦弄不好就变成了扶阳而伤阴;滋阴而碍阳。

至于条文中说的“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有饮证,但不能用吐法治,因为这个饮证是寒造成的,得治寒。寒证压制了气机,所以脉弦迟、手足寒,这当然不能用吐法或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