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条文说“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久寒为何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淼师:祖师爷惜字如金,用词简练。理解这句条文不应在字面上的“内”、“寒”、“久”这些角度,而是要以方测证。方中当归的用意就是引药入血,于是此处“久寒”的意思就是寒已入血。即使寒的时间很长,只要寒没入血,也不能用此方。而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个从里到外通行热量,以散寒的套路。方中麻黄散表;细辛能通,把热从少阴一直通到三阳;附子温里。无论是久寒,还是新寒,只要从里到外都寒,就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所以鉴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和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就看寒在哪。寒在血就用前者;寒未入血,里中表都有,就用后者。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太阴少阴皆寒之证,或者作为少阴之寒有外出倾向时,助邪外出之法。
学生:同样是怕冷,如何区分表寒与里寒、太阴寒与少阴寒?
淼师:表寒(表阳不足)的症状倾向于对外抵抗寒的力量不足,最易现出的症状就是怕冷。而里寒一定影响脾胃,易现出胃肠系统的症状规律。
太阴寒和少阴寒的症状表现,大方向一致,只是细节不同。太阴寒影响的是胃肠道功能,少阴寒影响的是心肾相交功能。
睡眠是阳能入阴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当患者已经出现睡眠问题、情志问题,再有一派寒象,基本就病至少阴了。用这个方法判断就比直接用“少阴四逆、下利清谷、脉沉······”这些条文的症状规律,更有方向性。但这些推演出来的高概率对应症单独出现,指向性也不强。比如仅仅有点睡眠问题,或仅仅有点情志问题,而主要的症状还是表现在胃肠道问题上,就是太阴证。因为太阴被寒阻滞严重,确实会间接影响心肾沟通,现出类似少阴的症状。所以只有诸多症状形成一个同一方向的症候群,供咱们反复多项合参,才能实现诊断。
而那些低概率信息可以用于此诊断下的进一步佐证。比如:参照脉诊,少阴的脉和太阴的脉在指感上有所不同;参考手脚凉的程度,少阴的手脚凉肯定比太阴手脚凉更加严重。条文中把太阴的手脚凉称为“手脚不温”,而少阴的手脚凉称为“四逆”。
这种多症状组合确诊的方证思路再升级一下,就能进一步理解六经的功能。少阴和太阴的功能异常后,有可能表现出诸多伴随的脉色症。临床中如此追查线索,就能使得诊断更具方向性、目的性。
比如,有个患者刚要入睡就清醒,感觉被弹出来。这个状态就是指向少阴证,或者要从太阴证过渡到少阴证了。显然“睡觉被弹出来”这个症状,《伤寒论》中没有。如果用整体观这套思维方式,出现这种条文上没有的症状,也可以自行分析出来。但如果只是拿着条文的症状组合对方子,书上没说的,咱就不会。
所以关键还是打磨理论。有了理论的支持,每个人都能总结出一些高概率的症状组合。把这些东西逐渐凝练出来,就是今后临床中属于自己的诊断方法。咱们总是强调训练思维过程。同样是这些知识,练的不够就想不到,练熟了就自然能想的到。学医的过程需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开始推演时,不用担心想的多、想的乱,因为思考的时间久了,自然就会理出条理。
为何我没把自己总结的高概率症状组合直接给大家呢?就是因为那样做会限制大家的整合。学医需要自己完成“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工作。直接给出减化的东西,教不出来真正的能力。即使是死记硬背记下来,照搬着用也能用,仍然是被限制了的思维。
比如,我用当归四逆汤的诀窍是:从“脉色症”发现了血分的问题,诸如有舌质发青,舌下经脉明显淤色,手象上有明显的青淤血管显现······在此基础上再有那些寒象,就用当归四逆汤。但是如果一直教这些东西,仔细品味一下,是不是在限制大家的思维?
其实我知道,好多人就是想学这种东西。可是这些技巧真的只是“细枝末节”。只要具备理法,能够推演出无数的这种技巧。随便能说出很多,诸如:
偏头疼——桂枝汤加葛根、川芎。
青春痘——中焦温通,在表凉散湿热。
更年期——小建中汤合生脉饮。
······
这些方法大概率会有效,但真的只是皮毛。有人把这些东西称之为“干货”,确实是干货,毫无营养。现代人的思维已经被训练成“只关注结果”、“只关注何方治何病”。整体观教大家的是升级这个思维,如果总教这些东西就无法升级思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