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药致知

学生分享网上的脾虚用药经验:补脾气——山药、党参、白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黄芪养脾阴——山药、黄精、芡实、白芍、蜂蜜、大枣温脾阳——干姜、吴茱萸、半夏、砂仁、肉豆蔻、草豆蔻理脾气——陈皮、砂仁、蔻仁、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壳、莱菔子消脾积——枳实、厚朴、山楂、神曲、麦芽、槟榔、鸡内金燥脾湿——苍术、白术、薏苡仁、半夏、厚朴、茯苓清脾热——黄连、连翘、大黄、石膏、栀子、绿豆 

淼师:这份用药经验是这位作者自己对于知识的整合,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这些分类和术语表达,是作者的理解。学习和借鉴这种东西,需要有自己的理解,才能有所收获。学习这种零散知识,整体观的方法是:先建立思维框架,整合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位、病性找到相应的药、相应的穴位。最后把这个药、这个穴位,记忆在思维框架内的某个位置。

注意体会整体观做学问的这套方法。先构建理论,理论上缺少哪个点就针对性的吸取哪个点。比如,思维框架内缺少一味既能入脾(助脾开散),又能入心(助心通行,即通火、通血)的芳香药。在你学习过程中就会留意这种药。当你发现了这味药,自然会把它放在框架内空缺的这个格子里。

所以学习这种文章,绝对不能按照原作者的分类和思路去理解,那样学习收效甚微。要想有所收获,需要把这些内容拆开来看,找到对你有用的东西,放在你自己的格子里。

比如,本文把肉豆蔻归纳为理气药。而咱们学过远公对肉豆蔻解释:能入脾,辛温芳香开散,可用于脾滞。所以可以说它是理气药,也可以说它是恢复脾阳的药。肉豆蔻还能入心包,帮助心包开散。帮助心包开散就能帮助运转血和热。

于是你把药做了病位的定义,同时了解了它的药性,就能知道它能应对什么病性。这样学药就能把它们一个个分类。这个分类是直接跟你的理论相连接的。临床用的时候,需要思考的是理论,再连接相应的药。有了这样的思维框架,开方的时候就想的起来。如果直接学药,就想不起来。我曾花大量精力学药,但发现好多东西都是学完就忘。只有建立理论架构,把相应的知识放在架子里,才能牢记下来,用的时候才能想的起来。

比如,如果吸收理气这个定义,作为你自己框架的一个药的分类,就得分析病位、病性。哪种理气药入太阴,梳理中土;哪种理气药入少阳;哪种理气药入肝、哪种入脾、哪种入心、哪种入肺······这些知识是以架构的方式存在你的理解和记忆体系中的。找一味药就像在框架内找一件东西,先找到这个房子,再找到房子的这个房间,房间的书架,书架的某层,某层的某个。达成这样的思维结构,而且结构之间还彼此连接,所有收集进来的知识就都能运用自如。显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如此复杂的结构是无法简单的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除非用超链接。

知识间的分类和连接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比如,此文把肉豆蔻、草寇归类为脾阳。它们都是芳香开散的药,其实放在理气里也可以。当然放在脾阳里也没问题,因为恢复脾的燥力、推动力、通行力、热力都是在恢复脾阳,哪个分支出问题了,就恢复哪个分支。这种芳香开散的药显然是通过恢复脾的通行力来恢复脾阳。并且在整体观的体系中,又把脾的通行力归类为风性。然而通常的中医习惯里,肉豆蔻、草寇并不归类为风药。即便如此,这些不同角度的理解、分类、连接,并不妨碍咱们对一味药的整体把握和使用。只要能够融合成自己的理解,就能从任何经验中吸取到精华,为己所用。

比如,同样是帮助脾的运化,风药和芳香开散药的关系可以做如下比喻:河道堵的不严重,仅仅是堵了一些泥沙,加强河流的流速(通行力),泥沙就能被带走,河道就能得以通畅。这种方法咱们称之为疏风法。芳香开散法、破气法、散气法相当于,河道里堵了很多大石块,得把石块炸开才能通畅。“炸石头”的方法就是破气、散气、芳香开散的方法。比如,枳实就是破气药,比枳实更猛的还有三棱、莪术。除此之外,三棱、莪术还稍有破血、破痰湿的功效。通过这种横向、纵向的分类,把握这些药的对比和联系,建立自己的用药体系。这种对比联系越丰富,对某些药的理解和运用就越精道。

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分类就是能用的,这称之为“格物致知”。如果只是为了分类而分类,勉强能称为“格物”,但不能“致知”。比如,本文的作者按照其自己的思路分类,是对于其自己所学知识的梳理,对其自己是有用的。可是别人看了,未必适合。除非通过表面的文字描述,探寻作者更深的思考。

比如,文中“燥脾湿——苍术、白术、薏苡仁、半夏、厚朴、茯苓”。这些药区别何在呢?就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了。其实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方法再次分类。这些药中,苍术、白术、半夏、厚朴确实有燥性。厚朴——厚朴的燥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它治湿并非主要靠燥力。薏苡仁——在咱们理解中没有燥力,它治水湿靠的是甘淡渗利,通过“渗”的方式排水。茯苓——通过利水排湿。无论是排湿、排痰、排淤血、阳气的通行都需要水作为载体,所以好多方子里都有茯苓。苍术——苍术也不是只能治脾,好多感冒药里都有苍术。苍术比白术更善于达表。

于是用咱们的分类,真正能燥脾的药就剩下白术、苍术和半夏了。这些零散的知识,极容易遗忘。这也是我学医过程中的一个难题,直到建立了思维框架,才得以逐渐解决的。每个人会随着机缘不同,建立框架的次序也不同,建立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可能是在案例上学到了某个药,有的是从书中学到的,有的是听老师讲的······这些知识是比较贴近于实用,但仅仅是实用的最后一步。在实用之前,有更深的功夫是花在看不见的地方的。不能忽视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因为这才是你治病功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