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寒热”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症状,可以帮助咱们拓展理解临床中遇到的诸多“往来症状”。凡是两个相反属性的症状交错出现,都可以用这个思路理解。比如,燥和湿交错出现,风和郁交错出现,乃至于所有气血津液在身体某处时多时少,现出的交替症状,都属于“往来症状”。
从六经深浅层次上看,同样是“往来寒热”,如果病人能一日数发,说明他有正气支持一日发作好多次;如果数日一发,说明正气抗邪一回需要数日。由此说明,由三阳病至三阴病的正气越来越虚,正气抗邪的频率也就越来越低。于是为了便于区别,频率高的往来寒热,咱们称之为“往来寒热”,而厥阴证那些频率低的往来寒热,咱们称之为“厥几日,热几日”。这种“厥几日,热几日”背后的原因,要么是阻滞,要么是某一功能失常而引起的调节两极能力的失常,要么是出现两种性质相反的邪气同时存在。本次重点讲一下最后这种情况:
以寒邪和热邪同时存在为例。三阳病的病机比较简单,因此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种复杂的情况肯定是三阴证,且虚实夹杂。当人体处理热邪的时候,由于正气的阴不足以一次性驱邪外出,以至于处理几天也没能解决问题。身体转而发动正气的阳来处理寒邪,同样因为正气的阳不足,驱邪做不到一蹴而就,努力数日也未能解决问题。转而再次发动不足之阴对抗热邪······这样循环往复,寒热交替就现出了“热几日,寒几日”的症状。
由“热几日,寒几日”推而广之,同样的病机还可能表现为精力异常——“亢奋几日,低沉几日”。这说明调节阳气出入的功能出现异常。阳气敛藏不回去,就亢奋;阳气升发不出来,就低沉。也有可能表现为大便异常——“几日偏干,几日偏稀”。这说明调节津液润泽胃肠道的功能失常,或者正常吸收食物中的水谷精微用以润泽胃肠道的功能失常。胃肠道中水多,就拉稀;水少,就干燥。这些调节两极的能力都属于厥阴的功能。
厥阴病是不是像条文上写的“······不治”、“······死”呢?也并非如此,条文的语境是为了加强语气。因为厥阴所发挥的功能,是其他五经共同参与实现的。所以有可能因为某一经的功能失常,使得厥阴的功能变差。这种情况并非死症,只需恢复这一经的功能,就能解决问题。比如,病人规律性的几天拉稀和几天便秘交错出现,就说明太阴系统跟厥阴系统之间的互动出问题了。只要把这个互动调好,厥阴证就好了。所以厥阴证也不都是极其严重的病,只有那些虚到极点的厥阴证才有可能是重证。而且厥阴病也并非一定会现出循环往复的交错症状。这些在临床诊断时,都要注意。
另外,除了少阳证、厥阴证可以出现“往来寒热”以外,其他经也可以出现类似症状。比如,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往来寒热”,就是太阳和阳明并病而表现出来的症状。这种“往来寒热”是闭郁造成的。本来寒热、水火、表里、阴阳是要相交的,但是在相交的漫长路径中,如果某个点堵住了,就会引起整体循环的不畅,继而出现“往来寒热”。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往来寒热”,就是因为寒邪堵在太阳(表),造成里面不畅,引发的“往来寒热”。就像环线公路,任何一点堵了,整个环线都不通畅。被堵的点,会因为阻滞化热、或化寒。如果化热,身体就会启动正气的阴去疏通这个热。通开后,启动的阴会因为身体的惯性继续发动一会儿,此时身体就表现为阴象,于是怕冷。所以这种怕冷其实是正气发动的怕冷。这个道理源自于远公对于少阳枢机不利造成往来寒热的解释。之所以学习远公的解释是因为这种解释能够很好的指导运用。
以少阳淤滞为例:阴和阳本应被运送到对方所在位置,得以相互平衡。现在因为路径被堵住,而不得平衡,自然就有可能表现为寒象(阴象)或热象(阳象)。而这种同时淤寒、淤热的情况,是因为不通造成的。于是身体就会自行发动正气去通,寒郁用热通,则发热;热淤用寒通,则恶寒。一时通不开,就反复的交替疏通,于是就现出“往来寒热”症状。
少阳证的“往来寒热”是正气发动的。同样有恶寒症状,麻黄汤证的“恶寒”就是邪气发动的。这个思维就是正邪观,其指导下的治法就是扶正祛邪。于是诊断的时候要判断表现出来的脉色症是正气发动起来的,还是邪气发动起来的。正气发动起来的得扶正,邪气发动起来的得驱邪。
正邪观的背后就是阴阳观,于是问题又回到了思维层面。咱们学中医,练的是思维的习惯。这个是最重要的,是核心,知识的复制反倒是次要的。如果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那么没传授的知识怎么办?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传授知识上,你就会发现——讲十句,最好的学生也只能记住五句,教学就必然陷入麻烦。所以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思维习惯、方法论、价值观上面。
通常看到往来寒热的注解是“出阳则热,入阴则寒”。但这句话其实跟没说一样。直接理解这句话会产生非常多的歧义。必须给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能理解运用这句话。这是咱们学习的另一个困难——需要适应古人的说话方式。而对于现代人,这种表达带来的误解相当大。
比如,这句“出阳则热,入阴则寒”,如何定义“阴阳”呢?如果把“阴阳”定义为病位,那么“出阳”就是从少阳出至太阳、阳明,“入阴”就是少阴入至太阴方向。这样理解带来的结果是——“出少阳”就成了少阳阳明证、或阳明证,并非纯少阳证了。而“入阴”就成了太阴证、或少阳太阴证,也不是少阳证了。所以这句话的“阴阳”就不能解释为病位,那就只能解释为病性。出阳就得理解为身体处理淤滞的阳,入阴就是身体处理淤滞之阴。于是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这么解释就通达了。
由此发现必须对古人的解释,再做一遍解释。咱们看《伤寒论》看不懂,再看前辈的解释理解《伤寒论》,还看不懂。还得解释前辈的解释,再用前辈的解释理解《伤寒论》。这个逻辑链太长了,反而是低效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难发现,原来思维方法、文化背景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咱们没有那样的思维方法和文化背景,还要看那种思维方法、文化背景下的注解,自然很难看懂。不如索性就直接看《伤寒论》原文,慢慢适应古人的表达方式。由此可知咱们讲的《伤寒论》也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只适合这个时代。一两百年之后,这种讲解方式也不适合了。
就像咱们看鲁迅的书,我小时候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因为我小时候,并不知道民国的时代背景,所以根本无法知道鲁迅要表达的意思。后来知道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再看才渐渐明白。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流派之争”。归根结底还是没能在一个背景下讨论问题。如果不以对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对方,肯定会充满争执。同一个事物,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的角度下,都能得出不同结论。即使在同一时代,不同的角度下看,也能得出不同结论。而以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能力,就是整体观的能力。同时掌握各个不同局部的角度,然后把它们整合起来分析,就是整体观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