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看待小孩多动症?
淼师:面对“多动症”这种毛病,首选并不是用药。因为小孩的常态就是好动,不动反而是不正常。所以要先加强孩子的运动量。因为现在好多孩子的怪毛病都跟活动量不足有关。其次从饮食上调理。这两招不好用,再考虑用药。如果真的是运动量不足造成的,用药也只是一时减轻,停药就复发。
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多动的案例,上课不注意听讲。我给出的建议就是加强运动,然后就好起来了。气血足的孩子,不把精力消耗一下,就会憋出毛病来。咱们小时候,早晨起来就出去疯跑,中午放学再出去疯跑,下午放学还去疯跑,晚饭后还去疯跑。现在的孩子就没有这种运动量。可是孩子就需要有这么大的运动量。如果没有,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诸如时常感冒、痰湿体质、阳气不足、脾胃不和······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再比如那个时常胸闷气短的小孩。孩子的母亲就是中医。医生的思维是“遇到这种情况,会惯性的当做病去处理”。看舌象和症状,有点湿热、积食,但是顺着这个方向就是治不好。看了发过来的信息后,我得出的判断也是湿热、积食,治疗的没问题。而再仔细看发过来的视频,才发现孩子的呼吸方式有问题。正常的呼吸是胸隔膜下压,腹部凸起,称之为“腹式呼吸”。这孩子正好相反,吸气的时候胸腔向上提,两肩上耸,胸隔膜也向上。所以此案造成胸闷气短的,不是病,而是错误的呼吸方式。
其实绝大多数“多动症”不是病,而只是不自然的生活方式所致。咱们医生面对这种情况存在一个困局——病人来看病,大夫却说不是病,病人和病人家属能否接受?
我遇到过这样的事。多年前,亲戚家小孩偶尔有点头晕、头疼,到医院一查发现脑袋里有点血栓。按照传统思路,就得开颅。全家人非常紧张。找中医看,老大夫一号脉,说孩子挺健康的,不用担心血栓的问题。“因为孩子是健康的,血栓就不会增长。随着孩子长大,血管越来越粗,血栓自然就通开了,不用额外治疗。”这个说法显然不能让孩子父母接受,认为老中医是个庸医。直到后来,找到大医院。西医专家说了类似的话,才相信。最后也没治疗,一直到长大成人,孩子都很健康。如果当时开颅,这孩子就废了。幸亏遇到了两位清醒且负责的大夫,一位中医和一位西医。那位西医大夫还特意,单独和孩子聊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有经验,知道家长的紧张会给孩子暗示,带来不良的影响。聊完后,确定没事,开了点谷维素。显然谷维素不是治血栓的。当时此事给我的感觉是“中医真没地位”。后来还是学了中医,这确实是真爱呀!
还有另一个尿床的孩子。按照医生惯性的思路,凡表现出来的症状都往疾病上思考。可是有些时候真的不是病,所有治疗都是无效的。后来这孩子还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好起来的。睡觉前让他先小便。大人起夜的时候,也把孩子叫起来小便。如此这般,半年后,尿床的毛病就没了。这不是病,如果当病治,难不成吃点六味地黄丸?
这类问题的困局不在医学层面,而在社会层面。如果你如实告诉病人,这不是病,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患者会认为你是庸医;其次,你的领导也不喜欢你。
类似的道理,还有那些心里有病的人,至少是被心理学界定的那些心理上的疾病。如果遇到真正好大夫,会逐渐给他建立超越自己的心境。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告诉他,这些问题不是病。一定得先建立起这样的信心。如果医生始终在强调“你是病人,我在给你治病”,这个病永远治不好。在精神(心理)层面有一个铁律——“内在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我是病人,我就是有病的。不打破这个认知,治不好心理疾病。
其实这个规律也不用打破,只需要建立内在“我是健康的,我就能超越这个毛病”。这只是一种精神状态,接受并且超越了,就没事了。那种状态始终存在,却不再是疾病了。不会太影响患者了,就是治愈。如果一直在强调那个心理疾病,就永远也治不好。
一个很重的病,往轻了说,有利于给患者树立信心;一个很轻的病,说重了,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私人医生常用这个规律来治病。而医院这样治病,就会带来巨大的麻烦。重病说轻了,万一治不好呢?轻病说重了,会别当成庸医、或谋财之医。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开出对证的方子,那么简单的事。最终如何取舍,大家自行决定。